天天看点

生不出儿子,父亲想给我改名“招娣”,我说你俩可以改名“招儿”

作者:陈安若小姐姐

都说独生女是当今最幸福的女孩。因为家里没有儿子,她们不仅能得到父母完整无私的爱,长大后还能继承家产。哪怕是结婚以后,也可以随时回娘家,不用担心要看哥嫂弟媳的脸色。夫家如果对自己不好,娘家也是自己永远的后盾。

但这其中也有例外,那就是李娜。

李娜出生的时候计划生育还比较紧,因为只能生一个,全家人都心心念念盼着能生个儿子。但不巧,生了个姑娘。

生不出儿子,父亲想给我改名“招娣”,我说你俩可以改名“招儿”

得知消息的那一刻,李娜的爷爷转身就走,奶奶更是在产房门口嚎啕大哭,惹得过路的医生患者还以为产妇和孩子发生了什么不测。

出生好几天,女孩连个名字都没有,因为此前家人给准备的都是男孩名字。爷爷说,叫招娣吧,下一个准能生儿子。

爸爸叹了口气,说:“人家都不让生二胎,哪有下一个。”抬头瞥见电视里有个人物叫某娜,于是随口就给女孩取了名字叫李娜。

作为独生女,李娜并没有享受过什么优待。爷爷奶奶从小不待见她,觉得都是因为她,自己老李家才断子绝孙的。

父母也一直研究,如何躲过政策,再生一个儿子。但这毕竟不是农村,两人都有工作,怀个孕想要不被发现,难比登天。

李娜的父母开始考虑,要么辞职算了,毕竟传宗接代更重要。

可喜的是,就在两人犹豫不决的时候,好消息传来,政策松绑了,可以生二胎了。

李娜的父母喜出望外,开始备孕。这下更没人有心思管李娜了。

李娜从上学就没有父母接送,开家长会也没人愿意过来。一度有同学传言,说李娜是个孤儿,不然怎么从来没见过她爸妈。

生不出儿子,父亲想给我改名“招娣”,我说你俩可以改名“招儿”

跟李娜住同一栋楼的张甜甜说,李娜不是孤儿,而是她父母重男轻女,不待见她。同学十分惊讶,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个词真的无比新鲜。

高中毕业,李娜选择了辍学打工。一来自己的成绩上不了什么名校,二来,这些年读书跟家里要学费生活费都很困难,哪一次都要遭受一番冷言冷语才能拿到钱,生活费还特别少,饭都吃不饱。

李娜不想再过这种寄人篱下、手心朝上的日子了,反正自己也成年了,果断选择离开学校,去了一家汉堡店打工,更是拿到第一笔工资,就直接租房搬了出去。

这些,都没人关心,也没人在乎。毕竟父母还忙碌在生娃第一线。

只是天不遂人愿,李娜的妈妈自备孕以来,好几年才怀了一胎。这回家里人学聪明了,托关系找了个私人诊所去鉴定孩子的性别,没想到肚子里还是个女孩。

李娜的父母没有犹豫,直接选择了流产。之后再接再厉,继续备孕。

工作后的李娜,努力上进,每天早早来,把店里的卫生搞得一尘不染,接待顾客热情周到,店长很是喜欢。在公司的有意培养下,工作不到三年,李娜就升为了店长,虽然十分辛苦,要操心很多事,但薪资待遇也长了一大截。

生不出儿子,父亲想给我改名“招娣”,我说你俩可以改名“招儿”

李娜父母这边,在再次怀孕,又被检查出是女孩之后,彻底泄气了,觉得自己可能真的没有儿子命,眼看着李娜的母亲都快四十五了,想着要不放弃吧。

但李娜的爷爷坚决不同意,说见不到孙子,自己死不瞑目。李娜爷爷把儿子儿媳叫到一起,说无论如何都要再拼一次,老李家不能绝后。

李娜的母亲有些没信心,说自己年纪大了,这些年流产两次对身体也不好,如果再怀个闺女咋办?

李娜爷爷说:“我有个主意,咱们给李娜改个名字,叫李招娣,保证下一胎生孙子。”

李娜父母毕竟是读过书的,对这个办法将信将疑。

李娜爷爷举例说,谁谁家女儿叫招娣,下一胎就生了儿子,谁谁家叫改花,就真的改了花,生了个大胖小子,谁谁家叫盼儿,就盼来了儿子。还说,自古以来都有这么给闺女取名字的,要是没有效果,咋还那么多人用这个办法呢?

甚至还埋怨李娜父母:“当初我说叫招娣,你们不听,叫了什么李娜,要不我早就报上孙子了。”

这下李娜父母也信了,因为李娜母亲农村的表姐家有三个女儿,老三就是叫改英,结果真的改了,老四是儿子。

于是父母打电话将李娜叫回了家,李娜听父母在电话里火急火燎的,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尽管很忙还是请假回了家。

没想到,父母一见面就提出要她改名字,还是招娣这种极具封建色彩的名字。

李娜当然不同意,什么年代了,叫个招娣,自己以后还怎么见人。

李娜的父亲母亲开始道德绑架:“你忍心看妈妈一次次受罪啊,妈妈再流产,身体就垮了。”

谁知道李娜根本不吃这套,说:“你自己都忍心,我有什么不忍心的,你连自己都看不起,把自己当成生育机器,指望谁可怜你!”

李娜的父亲威胁道:“你要是不同意,以后就永远不要回这个家!”

李娜笑了:“乐意之至。”

父母见李娜不为所动,开始辱骂她,说她不孝,白眼狼,白养她了,还有很多难听的话不便描述,写了就违规了。

李娜懒得听,拎起包就走。到了门口又回头说道:“我倒是有个好主意,实在不行你俩可以改名啊,一个叫招儿,一个叫盼儿,然后让我爷爷奶奶也改名叫招孙,判孙,保准灵验!”

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李娜父母没有得逞,开始去她的门店闹。李娜索性跟公司申请,调到了别的城市,没有告诉家里任何人。

李娜父母再去了汉堡店,已经不见了女儿踪影。店员告诉她,李店长辞职了,不知道去了哪里。李娜父母没办法,只好作罢。

而李娜来到了新的城市,这是个一线城市,这里人人都有机会,李娜觉得告别过去,重新开始。她要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大城市努力工作,为自己买房买车,做一个独立自信的女孩子。

至于父母,以后年迈了她也不会不管,但亲情什么的,从前没有,以后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