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资治通鉴》汉昭帝卷1——我叫刘弗陵,长得壮大,但只有八岁

作者:半隐斋主人

通俗易懂说历史

洞察人性阴暗,洞悉人心不堪

人生如战场,办公室斗争必读

日拱一卒,每天进步一点点

《资治通鉴》汉昭帝卷1——我叫刘弗陵,长得壮大,但只有八岁

前文为武帝卷收了尾,本想最后再摘录点王夫之等人的评论,想想算了,武帝卷忒多了,一年多都在写他,刘彻大大要腻歪了,后面的昭帝也得着急了……汉昭帝,刘弗陵,武帝与钩弋夫人所生,-87年登基即位,这时只有八岁,据说聪睿且长得壮大——张麻子(一脸惊恐):这特么八岁?

武帝刘彻这一生,是战(折)斗(腾)的一生,可着劲折腾,没上位那会儿,老娘与刘嫖联手阴戳戳折腾栗姬母子;初上位,跟窦太后折腾,差点玩崩了;窦太后下线,放开手折腾,对内改革,对外用兵,不拘一格选人用人与开疆扩土、敲打诸侯王与反击匈奴都是同时并行……到老了,卫肽子、刘髆,两系力量被折腾得干干净净……最后,终于到站了,天黑请闭眼睛,刘弗陵小盆友上位——武帝下线时69岁,我以为,要是再活十年,刘弗陵未必能笑到最后!

“戊辰, 肽子(刘弗陵)即皇帝位。帝(昭帝)姊鄂邑公主共养省中,霍光、金日磾mìdī、上官桀共领尚书事。——资治通鉴”

这是-87年的二月,十二日,立刘弗陵为肽子;十三日,确定霍光等辅政大臣;十四日,武帝驾崩;戊辰,十五日,刘弗陵即位……很连贯!

这个时候昭帝太小,没有妈妈,一个八岁的孩子,虽然长得壮大,怎么也不像八岁,但他真的只有八岁,头上一撮毛,手上或许还攥着个小手枪,见人就喊不许动!因此,大家好商量了一下,将昭帝的姐姐,鄂邑公主,放在宫里,这是昭帝的异母姐,有的史料认为这也是巫蛊之乱后昭帝活着的唯一姐姐。

然后,帝国朝政大权的分配,霍光、金日磾、上官桀,这仨,共领尚书事——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大家从这个时候要有一个意识,今后不是丞相最大了,准确说应该是,丞相的地位还是最尊贵最高的,但没权力,权力在谁?就看谁领尚书事,这里是三人共领,未来的历史会有所区分,分为“领尚书事”和“录尚书事”,前者一般是一个人独领,因此可以理解为全拳丞相;后者在东汉中后期首次出现,我要没记错当时是两人同时录尚书事,“尚书始有录名”,可以理解为副丞相……因此,霍光、金日磾、上官桀三人的拳力分配,准确的表达应该是,霍光领尚书事(事实上行使丞相拳力,尽管当时有名义上的丞相田千秋),另二人录尚书事。

“领录”在后世拳力结构中非常重要,而这一切,是从武帝末期开始的——允许半隐斋主人再叨逼一句,领录尚书事,这真的真的是非常牛逼的发明,大家要知道,封建社会很重要的一条线,就是皇拳与相拳的斗争,而领录尚书事的出现,帮助皇拳有效夺了丞相的拳力……武帝的一生,也是标新立异的一生,就喜欢搞前人没搞过的东西,比如骠骑将军、冠军侯等等。

“(霍)光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霍)光召尚符玺郎,欲收取玺。郎不肯授,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霍)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霍)光。——资治通鉴”

霍光此前长期在武帝身边工作,顶层圈子里都知道有他这个人,而且知道皇帝非常信任、重用他,但大众视野里,还是以传统的三公九卿为主,对霍光并不熟悉。这个时候霍光并非丞相,却成为第一位的辅政大臣,政自己出,国家大政方针都由他制定,因此民间、文化界、舆论界对他很是好奇,甚至还有点神秘——这是怎样一个人呢,这人长啥样涅,皇帝为何就传位于,不对,就欣赏他呢……因此大家伙都想看看这个人,想闻其风采,掂量掂量此人几斤几两。

这里,光大爷立刻插入一段花絮——

这应该是昭帝刚即位时发生的,一直以来宫殿里经常出现怪事,这很正常,那么大的地方,住的还都是女人……昭帝上位后不久,某天夜里,大殿里又出现怪事了,莫名其妙的,群臣相惊,值班的大臣们都被吓到了,还不过瘾,你吓唬我、我吓唬你,宫中一片混乱。

霍光当时也在禁中,因为昭帝刚即位,阿光担心是不是有人想搞事情(谋篡),于是当机立断,召来负责玉玺的郎官,打算将玉玺收了自己保管(管你是谁,没有玉玺你没法篡)。

结果,郎官不肯给,郎官可能担心是不是霍光你个老小子想乘乱干坏事。霍光情急之下上手去夺……郎官也没客气,直接按剑,威胁霍光,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老霍你注意体面蛤,你再抢试试,哥们儿不客气了!

夜惊事件很快平息,毕竟不是啥大事,都是自己吓唬自己。事后,霍光觉得这郎官是个人物,面对自己这个辅政第一大臣竟然一点不怵,慌乱中不忘本职,敢于坚持原则……次日,给这郎官加了鸡腿,升官两级!

对顶撞自己的人不加贬斥,还升官,而且一升就是两级,尤其在自己刚刚担任首席辅政大臣,极需要树立威信的时候,这需要很大气度……因此,大家伙看在眼里,心里纷纷为阿光点赞,这厮有宰相胸怀,多,赞扬的意思。

“三月,甲辰,葬孝武皇帝于茂陵。——资治通鉴”

三月二十二日,将武帝葬在茂陵。

大家可能不知道,当初秦都咸阳,长安其实是咸阳的一部分,萧何修建汉宫,选择了咸阳原,在渭河南岸的地方,那地方原名为长安乡,隶属于咸阳,修建了汉都城,称之为长安。

而关中腹地、泾渭之交的咸阳原,是西汉皇陵的主要集结地。西汉王朝一百多年先后建陵11座,其中9座扎堆在咸阳原上,其中最为显贵的有五座,就是史书中大名鼎鼎的五陵原,即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和昭帝平陵……这五陵当时都设置了陵邑管理(并从关外迁来各地豪族充实五陵,因此这也是富人区),古诗中有“五陵年少争缠头”、“五陵裘马自轻肥”的描述,说的就是这五个。

茂陵,原属汉时槐里县之茂乡,故称“茂陵”。传说武帝刘彻某次打猎路过茂乡,发现了一只麒麟状的动物和一棵长生果树,认定茂乡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下命令将此地圈禁起来,作为自己人生后花园,营造了陵墓。

茂陵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号称中国的金字塔。工程始于-139,在-87(武帝驾崩之年)建成,历时53年。陪葬墓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没有卫子夫、刘据、李广利)……此外,该说不说,还发现了修陵工匠的墓地,面积约四万平方米,估计埋葬尸骨在两万具以上(为了不被人盗,将这些人都刹了,不单武帝,很多皇帝都这么干,虽说是常规操作,但很少达到武帝这个规模)。

“夏,六月,赦天下。——资治通鉴”

大赦天下,这是封建社会的常规操作。

“秋,七月,有星孛bèi于东方。——资治通鉴”

这是星象问题,半隐斋主人不大懂,这里提一下,就是说这年七月,对应公历应该是八月底九月初,东方有异星(彗星)出现……史书中经常有这类情况。

“济北王(刘)宽坐禽兽行自刹。——资治通鉴”

当时的济北在今天山东济南一带。

刘宽,是淮南王刘长的后代,大家有没有脑子一震,我前面文章说了很多的代王系、齐王系、淮南王系的纠葛……淮南王系的刘宽,这个时候被曝出禽兽行,就是跟父亲的老婆们深入互动,被揭发了,中央派人下来查验、问罪。

这有啥好察的,这在当时诸侯王当中根本不算个事,严格起来,人人有份。所谓不合礼法,但大家不声不响都在干,民不举官不究……刘宽涉及这个,本是罚酒三杯的事,但据说这厮某次祭祀的时候诅咒皇帝,这就严重了,被问罪,被自刹——这勉强算代王系、淮南王系的余波吧!

“冬,匈奴入朔方,刹略吏民;发军屯西河,左将军(上官)桀行北边。——资治通鉴”

司马光将这条史料放在-87年最后,压轴——可见,天下不太平,这边老皇帝刚崩,那边匈奴就来窜门了,入朔方……史书上用字是非常讲究的,所谓入,就是攻破的意思。

大家要知道,拳力交接之际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混乱中的交接一定出大问题,比如马嵬坡之变,肃宗逼宫,发动Z变,这事儿严重影响了之后中晚唐的历史走向;再如咸丰急吼吼死于热河,慌乱中交接,同样导致之后局面波诡云谲。

因此,匈奴这个时候来访,长安很重视,立刻发军屯西河,不但不能示弱,还得强硬回击——派上官桀行北边。当时汉朝这边军事将领应该比较匮乏,之前李广利带着汉军精锐深入匈奴,折了很多。因此,长安派出上官桀,这是托孤大臣之一,阿桀亲自出马稳定局面。

“夏, 益州夷二十四邑、 三万余人皆反。遣水衡都尉吕破胡募吏民及发犍为、蜀郡奔命往击,大破之。——资治通鉴”

这是-86年,光大爷将这条放在这一年的首位。

这年夏天,益州夷,西汉是郡县制,没有省一级的单位,因此益州不是州(省),而是郡,益州郡,不在成都或四川,而在云南,治所位于昆明附近(成都叫蜀郡),但西南这些郡都隶属于益州刺史部(武帝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刺史部,刺史,起初是监察官,其工作是监督考核地方官,而不是负责行政民政,到了后来才逐步变成行政官)。

-86年的夏天,益州郡(云南、贵州、四川东南一代)的少数民族(统称为夷)聚众造F,二十四个邑,三万余人,规模不小——光大爷没说为啥反,但用脚趾头想都能知道,自古边民闹事,大概率是地方长官过分啦。

上一年的最后一条,本年的第一条,一个北方匈奴,一个南方益州郡,不太平啊,新皇帝刚刚上台,就来这些事,可见武帝留下的产业,不说烂摊子岌岌可危,但至少是四面漏风,不可大意。

长安派出水衡都尉,此人名唤吕破胡,这名字,真应景,招募兵马、并调动益州郡周边犍为郡、蜀郡的军事力量击之,奔命,跟时间赛跑,最后大破之,大获全胜——造F的都是活不下去的饥M贫抿,临死搏一把,跟正规军比没啥战斗力,问题在于地方吏治不搞好,这种事会经常发生,你得疲于奔命,最终总得倒在奔命的路上!

“秋,七月,赦天下。——资治通鉴”

上一年刚刚大赦过,这会儿又赦了,我之前说过,大赦这种事可以偶尔为之,赦多了不好……这条跟在上一条后面,可能是作为釒真压益州郡造F的后续政策,击破乱民以后,给个大赦,督促他们回乡。

“武帝初崩,赐诸侯王玺书。燕王旦得书不肯哭,曰:“……”——资治通鉴”

上述内容是昭帝即位时匈奴、以及南方边缘地区边民的情况,下一篇我们说说昭帝即位时,他的哥哥们啥态度……

用古人智慧

武装自己!

《资治通鉴》汉昭帝卷1——我叫刘弗陵,长得壮大,但只有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