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支出强度有待提升——2024年3月财政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作者:梁中华宏观经济研究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海通宏观 | 梁中华团队

本报告作者:

侯欢 S0850522080004

梁中华 S0850520120001

· 概 要 ·

扣除特殊因素后,财政收入实现正增长,但是进度偏慢。2024年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877亿元,同比下降2.3%,在全年的预算进度略低于过去三年的水平。其中,3月当月增速-2.4%,与前两个月增速相比变化不大。在扣除特殊因素影响后,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2.2%左右。分项来看,从行业看,文旅消费、先进制造业等行业税收较快增长。此外,3月非税收收入同比增速明显回升。

狭义支出增速回落,进度尚可。今年一季度,狭义财政支出进度延续较快节奏。但是,2024年3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当月同比增速-2.9%,相比前两个月增速6.7%有所回落。其中,城乡社区、农林水、交通运输、技能环保、教育等支出规模回落,增速也不及前两个月。考虑到今年2月底前,财政部将1万亿元增发国债资金全部提前下达地方。国家发改委表示,将推动所有增发国债项目于今年6月底前开工建设。我们认为,接下来,城乡社区、农林水等基建类支出增速或边际回升,并带动整体支出增速的改善。

对于第二本账,今年3月份,政府性基金收支同比增速边际回落,进度相对偏慢。在收入端,当前房地产供需压力仍然存在,土地出让收入是主要拖累。在支出端,新增专项债的发行规模小于往年。接下来,新增专项债的发行规模和进度的变化值得持续跟踪。

整体来看,在化债、基数等因素的影响下,3月财政支出增速边际回落。接下来,新增国债资金的下达或对财政支出有所支撑。但是,广义财政支出的变化需要持续跟踪。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

1

狭义收入:扣除特殊因素,实现正增长 扣除特殊因素后,财政收入实现正增长。2024年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877亿元,同比下降2.3%,在全年的预算进度约为28%,略低于过去三年的水平。其中3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当月增速-2.4%,与前两个月增速相比变化不大。

在扣除去年同期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抬高基数、去年年中出台的部分减税政策翘尾减收等特殊因素影响后,按照可比口径,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2.2%左右。

支出强度有待提升——2024年3月财政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支出强度有待提升——2024年3月财政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2024年一季度,全国税收收入49172亿元,同比下降4.9%,其中3月当月增速-7.7%,相比前两个月增速-4%,降幅有所扩大。在非税收收入方面,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速10.1%,其中3月当月增速12.2%,相比前两个月增速8.6%明显回升。

值得关注的是,税收收入的回落主要受到特殊因素的扰动。一方面,基数被抬高。比如2022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部分缓税在2023年前几个月得以入库,抬高了2023年的收入基数。另一方面是去年年中出台的减税政策对今年的减收影响。比如,2023年8月开始实施了减半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这就会使今年前8个月执行的低税率对应去年同期相对较高的税率。又如,2023年年中出台了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收加计抵减,提高部分行业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的政策也属于这种情况。根据财政部表态,扣除上述特殊因素影响后,今年一季度税收保持平稳增长。

从3月份分税种的当月增速看,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收入增速回升。消费税收入增速由正转负,增值税收入降幅扩大。从行业看,文旅消费、先进制造业等行业税收较快增长。不过,考虑到特殊因素的扰动,细分税收收入增速的变化不宜过度解读。

支出强度有待提升——2024年3月财政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2

狭义支出:增速回落,进度尚可支出增速边际回落。2024年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856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3月当月增速-2.9%,相比前两个月增速6.7%有所回落。财政部表示,去年同期疫情防控转段后集中结算相关费用、抬高支出基数。

从3月分项支出的当月增速看,与前两个月相比,社保就业支出增速持平,文体传媒、城乡社区等支出增速回落,但是均实现正增长。相比之下,城乡社区、农林水、交通运输、技能环保、教育等支出规模回落,增速也不及前两个月。

接下来,增发国债资金下达或将对支出强度有所支撑。2023年四季度增发国债的1万亿元资金,大部分于今年使用。今年2月底前,财政部将1万亿元增发国债资金全部提前下达地方,并督促指导地方及时落实到具体单位和项目。国家发改委表示,将推动所有增发国债项目于今年6月底前开工建设。我们认为,接下来城乡社区、农林水等基建类支出增速或边际回升,并带动整体支出增速的改善。

支出强度有待提升——2024年3月财政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支出强度有待提升——2024年3月财政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支出进度延续较快节奏。今年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预算的24.5%,高于近3年的平均水平。从具体支出科目看,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城乡社区、交通运输、住房保障等支出进度较快,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进度30.7%、城乡社区支出进度26.2%、卫生健康和交通运输支出进度均为25.1%,都超过序时进度。

支出强度有待提升——2024年3月财政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支出强度有待提升——2024年3月财政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支出强度有待提升——2024年3月财政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3

政府性基金收支:增速有所回落政府性基金收支增速边际回落,进度相对偏慢。2024年一季度,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0394亿元,同比下降4%,其中3月当月增速-15.9%,相比前两个月增速2.7%明显回落。此外,一季度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在全年的预算进度为13.3%,不及过去三年平均水平。究其原因,当前房地产供需压力仍然存在。3月土地出让收入当月同比增速-18.7%,相比前两个月增速边际回落。

2024年一季度,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7798亿元,同比下降15.5%,其中3月当月增速-23.3%,相比前两个月增速-10.2%,降幅有所扩大。在全年预算中进度约为15.1%,而过去两年同期进度均在17%以上。我们认为,这可能与一季度新增专项债的发行节奏偏慢有关。

支出强度有待提升——2024年3月财政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支出强度有待提升——2024年3月财政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支出强度有待提升——2024年3月财政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支出强度有待提升——2024年3月财政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今年一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小于往年。根据财政部的披露,一方面是以往年度为应对疫情冲击等特殊因素影响,加大年初发行规模。另一方面也与地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冬春季节施工条件、债券市场利率等因素相关。我们认为,接下来,新增专项债的发行规模和进度的变化值得持续跟踪。

值得一提的是,财政部表示,2024年不断优化调整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将更多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领域纳入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增加“独立新型储能”、“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纳入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引导地方加大对“国家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5G融合应用设施”、“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普通高校学生宿舍”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将“保障性住房”等纳入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进一步发挥专项债券撬动作用。

支出强度有待提升——2024年3月财政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 ---------------

迎难而上——2024年海通宏观经济和政策展望(海通宏观研究团队)

支出强度有待提升——2024年3月财政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支出强度有待提升——2024年3月财政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官方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