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易经智慧】周舟: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启示

作者:秦楚刊号

@秦楚刊号

请加关注下期继续。

【易经智慧】周舟: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启示

究竟何为天人合一?

在机械化和标准化主宰的强调高效和统一的“现代化文明”范式中,仿佛文明一词已经与高效画上了等号。殊不知几千年来,全世界各大文明的起起落落,从来不是以速度作为比拼的标准,而是讲究多样性,讲究创造力,讲求为人类世界是否多增添了一抹特别的底色。我们现在所追求的西方式的现代化,追求标准化和效率,或追求所谓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自以为是现代人的首创,其实却是未必。

人类已经存在于地球上万年,何为自由,何为人生境界,恐怕古人的智慧远超我们。在突破了马尔萨斯陷阱之后,我们是不是也成为了物质的奴隶,沉溺在感官最浅层的物欲追求里不能自拔。

天人合一思想强调“道法自然”,即人类应当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和法则,而不是试图征服或改变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基于“道法自然”,据于“辨类重养”,归于“参赞化育”。在现代社会,天人合一思想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基础和伦理指导,而且为解决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根据“天人合一”思想,处理好天人关系必须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天人和谐的平衡原则,即人对自然要常怀敬畏之心(敬天)、仁爱之心(爱天)、顺应之心(顺天);二是协调有序的发展原则,即协调发展的伦理底线,从优先保护到合理开发再到有限利用,不过分追求当下的短期利益而无节制的开发和浪费,陷入无止境的个人欲望,全社会的消费泥沼,乃至于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

人类应将自己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不是主宰者。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鼓励我们遵循自然法则,也把自己作为自然中的一部分重要元素,不仅探寻外部世界,也要审视自己的内在,充分的学习和领悟自我与社会,与自然环境如何平衡,相互滋养,增长自己作为万物之灵的智慧,否则,人类必将自掘坟墓。懂得敬畏,懂得极限,而不是一味挑战传统,是需要学习的智慧。

可惜这是现代人非常非常自大和愚蠢的地方,也是借由工业化和机器制造所让我们滋生出来的更大的自我,就像一个巨人,四肢发达,却头脑简单!

【易经智慧】周舟: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启示

天人合一思想对于现代社会有哪些启示?

天人合一思想对于现代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它不仅为我们个人提供处理人与周遭社会环境相处的哲学指导,也为组织和社会构建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随着全球生态问题的不断升温,环境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挑战。各国学者纷纷从各个角度着手,试图寻找解决生态危机的良方。其中有些学者试图从西方生态伦理学寻找解决方案,有些学者从技术、政治等方面探寻适合方法;另外还有一部分学者则选择从道德、伦理角度入手,重新诠释与反思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并进一步深入挖掘它思想中的生态智慧,以从中寻找解决生态问题的思想根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天人合一”思想被视为解决人与自然对立关系的精神良药,把人类和自然作为一个共生体的生态自然观,为构建当代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提供了理论视角,按传统生态智慧、朴素生态观去平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局部与总体,当前和未来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思想体系和道德观,“天人合一”的思想从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上充分进行把握,而不是基于某一种利益的权宜之计,是一种综合视野上的价值观,值得每一个生活在支离破碎,分工明确的现代社会的人类好好体会,以审视我们自以为优良丰厚的物质生活。

事实上,每个人都不能割裂精神直接谈物质满足,连机器都不能脱离目的而存在,主体和客体,本来就是不可能分离的彼此。对于习惯于去分拆再分拆,以进行计量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的现代社会和科学体系而言,千万不要走向原子化,而忘了我们的存在和体验本身,才是一切微观层面工作的意义。

【易经智慧】周舟: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启示

《易经》的智慧如何启迪我的个人成长?

其实,《易经》几乎是中华文化最为精华的“元智慧”,中华文明非常多的思想都源于《易经》,例如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易经系辞传》,以及后来的诸子百家,最为著名的莫过于道家,墨家,法家,其实就连儒家的很多观点,也是源自于《易经》。

《易经》是变化的学问,也是微言大义的学问,它通过其卦象和理论,强调了精神和天人合一精神的重要性,提倡通过调节情绪、心理和意识来达到精神的平衡和稳定,从而实现身心的健康状态。这种思想不仅有助于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为每个现代人提供了一种追求身心和谐的生活方式。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了一个人先追求自我和谐的统一,从而推己及人,在其社会交往中展现出的道德境界,直接或间接的与他们家庭、事业上的成功程度有着紧密的联系。正是如此,道德修养和思维认知不仅是思想境界上的事,同时也是一种人生大智慧和处事之道。

《易经》的六十四卦都分别对应着人生事物的六十四中变化和情景,其中每一卦又有六爻和综挂错挂交互卦等多种变化形式,可谓是错综复杂变化万千。其中有四个卦:屯、蹇、困、坎被称为"四大难卦",它们分别对应了企业或个人在不同阶段可能遇到的四种困境。通过对这些卦象的学习和理解,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类似情况时,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和应对策略。例如,《屯》卦的守持正固,《坎》卦的节约自守,《蹇》卦的反身自躬,《困》卦的致命遂志,都是易经中关于如何面对困难的具体智慧。

所以,看懂这纷繁世界的变化,体悟八八六十四卦的变化和规律,某种程度上也就是一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过程,能不能做到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就看我们是否有悟性,且与道通行。所以,正因如此,《易经》是自然科学和变化规律的简化和总结,把象,数,理都搞清楚,自然也就能预测规律,预测可见的未来,从那些亘古未变的永恒里,窥见自己的命运,努力把握住因缘际会,从而有自己所为,所不为也!

【易经智慧】周舟: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启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