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以人民为名,为人民司法,让人民满意

作者:灋苑

作者:芷兰

“东风送春归,发我枝上花。”乘着浩荡东风,3月的中国进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

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引发热烈反响。

往前追溯至建国初期,1950年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沈钧儒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作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历史上的第一份工作报告,距今已整整74年了。

74年,于个人而言,如新生婴儿走到暮年。

74年,对我们的国家而言,青春中华风华正茂;最高人民法院初心不变,风雨兼程,砥砺前行。

自1949年成立以来,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紧跟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法院工作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结合好;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近年来,每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内容丰富、数据翔实、亮点纷呈,一直是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共识。

奉法者强则国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承担着重要职责。刚刚过去的一年,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领下,人民法院凝心聚力、勇担使命,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主动服务和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以高质量司法审判助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努力做到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张军院长在报告中多次提到为人民司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坚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的根本立场,用心用情办好关系民心向背的“小案”,久久为功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难事”,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用心用情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坚持“就是头拱地也要把人民的事办好”的解难决心,推进“有信必复”工作,对触及社会敏感问题的案件在法律框架内寻求最佳处理方案。

坚持“抓前端、治未病”,主动融入和促进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助力实现良法善治。让矛盾不激化,让纠纷少成讼。2023年,全国法院通过委托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专业调解组织等成功调解纠纷近1200万件,同比增长32%,占同期诉至法院民事行政案件总量的40.3%,大量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化解在成讼之前。

坚持“感受公平正义的主体只能是人民群众”的评判标准,在审判实践中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公平正义。

……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为人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新。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人民法院,是人民的法院,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的权利和利益,则是人民法院的天职,是司法工作的根本和灵魂。

为人民司法是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满意是衡量法院工作的重要标准。2023年,人民法院践行能动司法,实质性化解纠纷,让公平正义“更快更好”实现,让司法为民更有温度力度。全国各级法院审判执行工作质量、效率、效果明显提升。

“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商君书·更法》中,法度是为了惠及百姓,商鞅之言今天已彻底成为现实。

《荀子•君道》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意为,法律制度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君子则是实行法律制度的根本。

人民法官,君子也。

一年来,最高人民法院按照“讲政治、顾大局,促公正、提效率,重自律、强队伍”的总体要求,纵深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法院铁军。

有这样一位法官,他已经离开两年多了,2023年的冬天,他的笑容依然温暖——

永怀初心,一生为民,踏遍佤山村村寨寨,化解桩桩件件陈年积案;无私无畏,执法如山,公正公平守护百姓利益,堪为楷模。

卫护公平,忠于正义,跋涉边陲山山水水,奋斗年年岁岁勤勉正气;无怨无悔,春风化雨,为法为民奉献肝胆生命,真乃榜样。

他就是执法如山、温润如玉的人民好法官鲍卫忠。

鲍卫忠同志扎根西南边陲,他对党忠诚、公正司法,为民族地区繁荣稳定贡献法治力量,矢志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他严于律己,坚守为民初心,守护公平正义,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佤山法治“老黄牛”“佤山百姓的贴心人,心连心的好兄弟”,直至牺牲前仍奋斗在执法办案、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为人民燃尽生命中最后的光和热。

2023年12月,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并号召全社会向他学习。

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不负人民。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人民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坚持能动司法,狠抓提质增效,履行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努力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人民法院任重道远。

向法者,不以山海为远。对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来说,司法为民精益求精,追求公正与法治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