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土地财政行不通了,各种怪象都出现了!

作者:风云锐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网上疯传一些消息,有的是水表即便拆下来还在转,有的是燃气设备全部关了但表仍在走,还有的甚至所有的电器全部都关了,电表仍然在继续跑码。有的地方马路两边的停车开始收费了,有的地方原来免费的景点也不免费了,甚至还有的执法部门直白的说,现在财政没钱的,所以执法必须到位。什么是执法到位呢?那就是两个字:罚款。所以说,随着近些年土地财政走下坡路之后,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一些不可思议的现象,其实根本原因就是地方政府没钱了,面临了巨大的财政压力。因而在这种情况之下,水电气全面涨价的时代还是来了。

土地财政行不通了,各种怪象都出现了!

我们先来看最近网上几条消息:

一是关于水涨价的相关内容

上海时隔十年上调水价,最高阶梯涨价超50%,广州发布水价改革方案,新方案供水价格涨价幅度接近34%,咸阳、芜湖、南充、赣州、曲靖等地陆续上调用水价格,涨价幅度在10%-50%不等。

土地财政行不通了,各种怪象都出现了!

二是关于燃气涨价的相关内容

深圳、福州、镇江等125个市县发布管道天然气涨价方案。重庆居民投诉燃气表“跑速加快”,隐形燃气费翻倍,重庆政府回复:已调查,情况基本属实。

土地财政行不通了,各种怪象都出现了!

三是关于用电涨价的相关内容:

广东、湖南、安徽、江苏等多省公布电价调整方案,开始执行新一轮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最高涨幅高达30%。

土地财政行不通了,各种怪象都出现了!

不仅如此,由本文开头的一些现象,我们也可以看出,不仅是涉及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涨价,就连群众自身也开始认真关注一些生活中的细节了。正所谓有钱的时候,大家都不在乎,一旦生活困难的时候,哪怕一分一厘都要开始认真计较了。但是我相信,随着这波水电气的涨价大潮,其他相关的生活物资也一定会迎来新一波的涨价,社会通胀现象愈加明显。尽管如此,国内某些专家竟然大言不惭的说:中国城市的水电气等公共服务费价格相较同等发展国家来看,仍然偏低,还有继续上涨的空间。当然,对于这些专家的言论,我们可以尽情的去骂他们,以解心头之恨,但是回头反思一下,其实这也正是在土地财政行不通之后,国家财政吃紧之下最无奈的选择吧。

土地财政行不通了,各种怪象都出现了!

尽管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想要促进消费,但是面对当前经济持续低迷的现状,广大人民群众心中有一种不安全感,所以都尽量的勒紧裤腰带,能不花钱则不花,能少花的绝不多花。也正因为如此,现在的人们消费观念变得更加理性了,再也不像从前那样铺张浪费了。从去年冬天的羽绒服遇冷,以及军大衣的东北大花的走红,我相信很多人也能够看出一些苗头。真的是现代的年轻人如此理性了么?非也!关键的问题是大家都没钱了,没有能力继续支撑自己的虚荣心了,所以只有找一个理由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开始理性消费了。

土地财政行不通了,各种怪象都出现了!

说实话,我不太清楚这一波涨价的原因。在我看来,经济持续走低,人们的生活成本相对变高,更艰难,本应该降价才对。只有降价才能够缓解群众生活压力,降低生活成本。有的人分析了这个原因,认为有两个:一是“低价+亏损+财政补贴”的模式难以为继;二是想要提升社会运行成本来摆脱通缩。一直以来,大陆的水电气,包括石油、烟草、中粮等国企和央企一直都强调,他们大多是通过“低价+亏损+财政补贴”的模式来运营的。也就是说他们根本都不赚钱,反而在贴钱运营,只是为了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便宜的公共服务。前十年,土地财政形势很好,地方政府财政都不缺钱,补贴个水电气没问题,但现在土地财政行不通了,所以政府财政也紧了,再想要补贴就很难了。

土地财政行不通了,各种怪象都出现了!

对于这种说法,我是不太认可的。大家都知道,这些企业往往都是一些垄断型企业,虽然每年为国家上交大量的税收,但是其中的利润我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应该不至于亏损。除此之外,尽管年年财务报表和统计数据都显示亏损,但是年年股东分红的数目都极为可观。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一个企业都连年亏损了,又何来分红一说呢?如果说城市公交系统亏损,这个我理解也认可,但是如果说水电气亏损,说石油亏损,说烟草和中粮亏损,我实在是想不通。毕竟在现在这个网络的时代,大家都不傻,制作包烟的成本有多少,虽然大家不是这个系统的人,但是多多少少是有点数的。

土地财政行不通了,各种怪象都出现了!

因此,如果说这些企业真是亏损了,那就说明这些企业养了大量的闲人,支出了超出正常范围的高薪,加上每年的分红,才导致的亏损,绝不是因为经营问题出现的亏损,大家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我们举个例子,这些国企的高管们每年的薪酬是多少,大家知道么?如果没有一个对比的对象,可曾记得前年退休的某科技企业老总,退休之后年薪就高达1.6亿,而这仅仅是一个人,哪一个企业没有成千上万个高管?这样看一看,企业能不亏损么?而且相对于普通劳动者,大多数国企的福利待遇应该远远高于全国中等水平,要不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挤破了头想进这些单位,如果是年年亏损,这些企业用什么来吸引这些人去工作的呢?

土地财政行不通了,各种怪象都出现了!

再者有的人说是为了提升社会运行成本来摆脱通缩。大家要知道,通缩和通胀是两个相反的概念,如果说真的通缩,除了房价通缩之外,事关老百姓生存的各种商品,好像都没有通缩,反而多数商品都在持续涨价。而且如果水电气一旦涨价,这些涉及民生根本的公共服务涨价必须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肯定会导致各种生活物资一并跟着涨价。这样一来,群众生活成本更高,生活将陷入困境,难道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么?从9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的物价都在上涨,又何来通缩一词呢?我实在是想不通。

土地财政行不通了,各种怪象都出现了!

难道是因为大家不愿意消费,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消费,促进社会资金流通?我不赞同这样的做法,我们要清楚的一点是,之所以现在经济下行,消费停滞最主要的原因是近十几年来地产经济的疯狂发展,已经将全国老百姓几十年的血汗钱压榨光了。老百姓已经没有钱,也没有能力再疯狂消费了,这是主要原因。有的人说,前些天网上不是说去年老百姓净增存款每人11万元么?如果你相信这个平均数,那你就太天真了,我们不排除有些人确实有钱,但是这些人却不是普通的老百姓,更不需要房子,因为他们的手中已经存下了多套房。所以说这具平均存款只是一种假象,是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增大的真实体现。

土地财政行不通了,各种怪象都出现了!

再者说,即使还有一部分老百姓收入中等,那他们的房贷、车贷,孩子的教育费用,老人的赡养费用,平时的生活费用都是一笔极大的开支,哪还有能力来强力消费呢?也正因为如此,水电气涨价不可能会促进消费,更不可能会缓解当前经济的问题,只能加重老百姓的负担,让老百姓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而已,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