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退伍军人创业十余年初心不改 办家庭农场带乡亲共筑“田园梦”

作者:前方plus

4月下旬,谷雨农忙。在阎良区振兴街道慕郑村的广财家庭农场里,一片片松花菜郁郁葱葱、水灵鲜嫩、长势喜人;一排排芹菜和着泥土的气息,散发出阵阵芳香……

“今年蔬菜大丰收,300亩地收成不错。”王晓峰弯腰摘下一颗圆润饱满的松花菜,黝黑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17年前,他立志保家卫国,穿上“橄榄绿”;退役后,他换上“农装”变身“新农人”,钻研种植技术,带领乡亲们共筑“田园梦”。

卸下戎装换“农装”

王晓峰是岐山县人。2007年,和许多有志青年一样,16岁的他满腔热血投身到从戎报国的行列,开启了为期5年的军旅生涯。高强度的训练、严格的管理,让他迅速成长起来。在部队,他先后两次荣获“优秀士兵”称号。

退伍军人创业十余年初心不改 办家庭农场带乡亲共筑“田园梦”

王晓峰在检查蔬菜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甜甜 摄

2012年退伍后,王晓峰选择回乡从事农业生产。王晓峰的妻子是阎良区振兴街道慕郑村人,二人结婚后,王晓峰了解到慕郑村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加上岳父张广财是十里八村名副其实的“蔬菜大王”,有着丰富的农产品种植经验。于是,王晓峰萌生流转土地发展蔬菜种植的想法,并暗下决心一定要闯出一片新天地。

就这样,王晓锋每天起早贪黑、以场为家,夏战酷暑、冬斗严寒,平整土地、搭建大棚、培育菜苗……为了搞好蔬菜大棚,他多次到外考察学习蔬菜种植技术。他大胆研究新技术、引进新品种,积极探索蔬菜种植的高效模式。

退伍军人创业十余年初心不改 办家庭农场带乡亲共筑“田园梦”

经过几年的发展,王晓锋的蔬菜种植规模,已经由原本的几十亩扩大到如今的300多亩,年总产值达100余万元,净利润30余万元。他和岳父共同经营的“广财家庭农场”也先后被评为“西安市示范家庭农场”“陕西省示范家庭农场”等。

“兵味儿”不改责任不变

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王晓锋自幼便受父母的感化,将“吃亏是福”这一处世之道作为人生信条,深深刻在自己的内心,5年的军旅经历也厚植了他乐于奉献的情怀。

“咚咚咚、咚咚咚……”2023年夏收季节的一天夜里,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劳碌了一天的王晓锋从睡梦中惊醒。他赶快起身查看,发现站在门外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当天,对方来附近纳凉,由于路况不熟,返家途中车辆深陷泥潭,只好寻求帮助。

听完陌生路人的诉求,王晓锋二话没说,拿起拖车绳便驾车赶往事故现场。经过近半小时的努力,终于将失事车辆脱困。事后,路人多次提出酬谢,但都被他婉言拒绝。“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作为熟悉路况的本地人,伸一把手是应该的!”憨厚的王晓锋淡然地说。

“想吃啥菜到我家地里摘去”这是王晓峰对村民说得最多的话。不仅如此,每茬蔬菜收获时节,他还会蹬着三轮车把刚从地里采摘的新鲜蔬菜运送到广场、校门口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免费提供给过路群众。粗略计算,这几年来他已累计为村民和群众免费送出上万斤新鲜蔬菜。

“吃这点亏不算什么,谁叫咱当过兵。”面对村民的感谢,王晓峰这样说。

带领乡亲共筑“田园梦”

“晓锋,今年菜种得好啊,不仅长得好质量高,经济效益也很好!你看叔能种不?年龄大了,出去干活也没人要,就想跟着你种种菜。”看到农场发展得红红火火,不少村民前来“取经”,同村的周峰就是其中之一。

退伍军人创业十余年初心不改 办家庭农场带乡亲共筑“田园梦”

在得知周峰的想法后,王晓锋很支持,他把自己多年来摸索的种植经验倾囊相授,并免费为周峰提供技术服务、资金支持及销售渠道拓展。

蹚出路子的王晓锋致富不忘乡里人,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他总是在思考如何才能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大家一起把日子越过越好。

他多次邀请乡亲们到家庭农场参观,现场讲解蔬菜种植技术,分析经济效益,提高村民发展蔬菜种植产业的积极性。在他的带动下,周边新增蔬菜种植户10余户,周峰家的年收入也从之前的两万元增加到了十万元左右,全家人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不仅如此,王晓峰的农场还带动了百余位村民就近务工。农场的蔬菜种类多,无论是前期的整地、育苗、施肥、除草、灌溉,还是到后期的采收,每天都需要大量人工。目前,农场有固定员工15人,收获季节最忙时有100多人,周边村里不少留守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都选择到他这里务工,一个人每天能挣八九十块钱。

“守着家门口不耽误干家务,余下时间还有精力种两亩田。晓锋给咱们办了件好事啊!”村民刘雪玲高兴地说。

“既然我现在有这个能力,就应该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王晓峰说。(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甜甜 图/除署名外由受访单位提供)

来源:西安新闻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