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次半小时,33岁女子肛裂住院,医生提醒:一次最好别超过10分钟

作者:锐眼天下

“哎,你知道吗?我今天在洗手间里一口气看完了一篇长篇报道!”张琳(化名)兴奋地分享给邻座的小赵,脸上洋溢着满足与成就感。

小赵却面露忧虑,回道:“琳姐,你这爱好可得悠着点儿。我前两天看到一条新闻有个女白领就是因为每次如厕都要耗上半个小时,结果得了肛裂,住进了医院。”

一次半小时,33岁女子肛裂住院,医生提醒:一次最好别超过10分钟

“什么?上个厕所也能得病?”新入职的小陈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思议。“可不是嘛!我也有时候看手机看得忘记时间,这下得小心了。”

“肛裂到底是什么鬼?有那么严重吗?”技术部的小王插话问道,显然他对这个医学名词并不熟悉。面对众人的疑惑与惊讶,张琳(化名)也显得有些动摇:“真的假的?就蹲个厕所也能出问题?”

01.肛裂的成因与危害

“半小时马桶时光”的隐形杀手:肛裂是一种发生在肛门周围皮肤或黏膜的裂口性疾病,虽看似不起眼,却因其剧烈疼痛及潜在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困扰。

一次半小时,33岁女子肛裂住院,医生提醒:一次最好别超过10分钟

长时间如厕,尤其是伴随用力排便,正是催生肛裂的“隐形杀手”。当我们在马桶上度过漫长的“阅读时光”或“刷屏时刻”,直肠下端及肛管承受的压力持续累积,肛门括约肌被迫长时间紧张。

久而久之肛门皮肤与黏膜在反复摩擦与高压之下,逐渐失去弹性,变得脆弱,一旦遭遇硬便或强力排便,便容易出现裂口,形成肛裂。

“隐痛”背后的连锁反应:肛裂患者往往伴有便秘问题。由于惧怕排便时的剧烈疼痛,他们会选择抑制便意,减少排便次数,从而进一步加重便秘。

一次半小时,33岁女子肛裂住院,医生提醒:一次最好别超过10分钟

硬结的大便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变得更加干硬,再次排便时对肛门的压力更大,裂口反复受损,不易愈合,形成了“便秘—肛裂—便秘加剧”的恶性循环。

局部感染与并发症:肛裂裂口处由于直接受粪便污染,极易发生感染,导致局部红肿、疼痛加剧,甚至形成肛周脓肿。

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感染可能沿着肛管深部蔓延,形成复杂性肛瘘,需手术干预。此外慢性肛裂患者还可能出现肛乳头炎、肛窦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一次半小时,33岁女子肛裂住院,医生提醒:一次最好别超过10分钟

心理压力与生活质量下降:长期遭受肛裂折磨的患者,往往会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他们害怕排便,担心疼痛复发,甚至对日常生活中的社交活动产生回避心理,严重影响人际关系与工作效率。

02.预防肛裂的健康策略

“短时高效”的如厕法则:每次如厕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并调整如厕习惯,将阅读、玩手机等延长如厕的行为转移到其他时段。在卫生间,专注于排便这一核心任务,避免分散注意力,力求“短时高效”。

一次半小时,33岁女子肛裂住院,医生提醒:一次最好别超过10分钟

“纤维联盟”助力肠道畅通:膳食纤维被誉为肠道的“清道夫”,是预防肛裂不可或缺的营养素。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摄入,能够增加粪便体积,软化便质,使排便过程更为顺畅,减轻对肛门的压力。

“动起来,更健康”:避免久坐,定期起身活动,是预防肛裂的重要一环。对于长时间伏案工作的职场人士,做做办公室拉伸操,或是利用午休时间散步,都能有效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一次半小时,33岁女子肛裂住院,医生提醒:一次最好别超过10分钟

面对肛裂这一看似不起眼,实则影响深远的健康问题,我们应当警醒:每一次忽视肠道发出的警告,都可能为日后的痛苦埋下伏笔。健康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在每一个明智的选择、每一次积极的改变之中。

注:文中内容 仅供参考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侵权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