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会操干货丨注意“零申报”的常见误区,会计人千万别踩坑!

所谓“零申报”,是指企业纳税申报的所属期内没有发生应税收入,当期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真实申报数据全部为零。

但很多人对零申报存在认识误区,在实际的操作中会引发违规零申报的情形。

会操干货丨注意“零申报”的常见误区,会计人千万别踩坑!

下面,之了君给大家盘点了一些常见的零申报误区,赶紧来学习吧:

❎误区一:小规模纳税人本期收入10万以下可以零申报增值税

免征增值税不等于零申报增值税。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政策规定,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但申报时应按照报表填写说明,在申报表免税栏次如实填列实际免税额,而不能简单“零申报”。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政策有关征管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号):

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的销售额等项目应当填写在《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或者“未达起征点销售额”相关栏次,如果没有其他免税项目,则无需填报《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

会操干货丨注意“零申报”的常见误区,会计人千万别踩坑!
会操干货丨注意“零申报”的常见误区,会计人千万别踩坑!
会操干货丨注意“零申报”的常见误区,会计人千万别踩坑!

(图源:国家税务总局官网通知截图)

❎误区二:增值税长期“零申报”对企业无影响

长期“零申报”将影响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评价。

依据纳税信用等级评价政策,因非正常原因一个评价年度内增值连续3个月或累计6个月零申报、负申报的,不能评为A级。

需要注意的是,“正常原因”是指:季节性生产经营、享受政策性减免税等正常情况原因;非正常原因是除上述原因外的其他原因。

【注意】:按季申报视同连续3个月。

❎误区三:本期收入为0就可以不申报增值税

申报收入数字为“0”不能免除纳税人的申报义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规定:

纳税人在纳税期内没有应纳税款的,也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二条: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会操干货丨注意“零申报”的常见误区,会计人千万别踩坑!
会操干货丨注意“零申报”的常见误区,会计人千万别踩坑!
会操干货丨注意“零申报”的常见误区,会计人千万别踩坑!

(图源:中央人民政府官网通知截图)

❎误区四:个税“零申报”未缴纳税款不能开具完税证明

从2019年1月1日起,纳税人申请开具税款所属期为2019年1月1日(含)以后的个人所得税缴(退)税情况证明的,税务机关不再开具《税收完税证明》(文书式),调整为开具《纳税记录》。

纳税人申请开具税款所属期为2018年12月31日(含)以前个人所得税缴(退)税情况证明的,税务机关继续开具《税收完税证明》(文书式)。

纳税人2019年1月1日以后取得应税所得并由扣缴义务人向税务机关办理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或根据税法规定自行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的,不论是否实际缴纳税款,均可以申请开具《纳税记录》。

也就是说,即使个税是零申报,也在纳税记录中连续记载,并可以开具《纳税记录》。

❎误区五:认定按期申报印花税税种,但当期未签订合同,故不需要申报印花税。

认定按期申报印花税,没有签订合同也是需要“零申报”,不然会产生逾期未申报记录,影响公司纳税信用。

⭐以上就是本期给大家分享的实操干货啦,赶紧转发给你身边有需要的伙伴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