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子乔达摩·悉达多经过七年探索苦思,终于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作者:小火慢煎文与史

乔达摩·悉达多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觉悟之后被称为释迦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

世界第一个觉者,佛教创始人,大雄宝殿中间供奉的塑像,民间通常称其为如来佛祖。

王子乔达摩·悉达多经过七年探索苦思,终于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据说,悉达多的母亲摩诃摩耶在一个叫做蓝毗尼花园的地方,摸了一把参天大树的枝条,儿子就出生了。

作为王子,他一直备受呵护,享受着优厚的物质生活,无忧无虑,结婚之前没有出过王宫。

想必悉达多是一个内心极其单纯的青年,这种状态继位之后容易亡国,所以他爹认为有必要让他体验一下外面的世界。

走出王宫游历了几次,悉达多内心无比震撼,原来平民和自己过得完全是判若云泥的生活。有人因为没有食物在挨饿,有人因为疾病而痛苦,有人因为衰老而无助。

王子乔达摩·悉达多经过七年探索苦思,终于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悉达多陷入迷茫,开始厌恶富足奢侈的日常状态,并且开始思索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大多数人都在受苦受难。

可惜啊,悉达多没有认识到,穷人的苦难是因为贵族的压榨而造成的,心中未能燃起革命的火花。

不过他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试图为所有人解脱苦难。

富人同样是苦的,他们也有情欲之烦恼,也为得失而喜怒,同样摆脱不了生老病死的折磨。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既然众生皆苦,自然要从苦这个方向,去探寻究竟。

王子乔达摩·悉达多经过七年探索苦思,终于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29岁那年,悉达多放弃尊贵的地位和让人羡慕的家庭,毅然开始修行,体悟苦的真谛和解脱之法。

乞讨、节食、苦行、打坐,把对物欲的需求尽可能地降低,让自己受罪。

如此六年,不得其法。

悉达多经过反思,认为过度的苦修与过度的享乐一样,让人无法处于一种正常的状态,并不能引领自己领悟大道。于是王子净身进食,心身安定平静,既然苦思无果,就放下一切念头,不刻意再去求索。

那一天,悉达多走着走着,在一株菩提树下席地而坐,完全进入了“非想非非想”的绝妙境界。

王子乔达摩·悉达多经过七年探索苦思,终于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公元前588年,悉达多于菩提树下一坐七日,大彻大悟,悟道成佛!

因为小编不是佛,无法描述那种体悟。大体应当是:宇宙的生与灭,一切的因与果都在佛陀的意念之中演绎,由此明了世界的本质,时空的本质,获得无上正等正觉。

悟道不是拥有超能力,不是说释迦摩尼可以腾云驾雾,餐风饮露,搬山倒海。

某种程度上,他依然是平凡之躯,只是对世界的认知维度,高出了我们一般人。

或者说,佛陀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理解世界的思想和角度。

此后佛陀归纳教义,传播教诲,形成影响极其广大深远的教派——佛教。

当然了,每一个教主,都不免要被信徒赋予神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