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申公豹为何非要保纣灭周,有三个疑点证明,他的来历很不简单

《歪歪侃封神》第1462期

纣王二十二年,张桂芳讨伐西岐,姜子牙有点弄他不过,遂一上昆仑,找元始想点办法。

元始一则传下封神榜,示意封神开始,二来呢,则糊弄他说,事到危急关头,只有高人来助。姜子牙不敢多问,只得怏怏出宫,没走几步,又有白鹤童子来喊:师叔,老爷有请。

申公豹为何非要保纣灭周,有三个疑点证明,他的来历很不简单

姜子牙再度回去,这时候元始就说了,这回下山,身后有人喊你,千万不可答应,否则,便有三十六路征伐伐你。

书中暗表,这三十六路征伐怎么来的,申公豹勾搭来的,申公豹是谁?姜子牙的师弟,同是阐教二代,理应同仇敌忾,一起为元始效劳,群策群力,完成封神才是。

可他呢?

见了姜子牙就是一通道理,之后,你要保周,那我就保成汤,扶纣王,同你掣肘,更有甚者,直接说出了保纣灭商。

保纣灭商是什么概念?

申公豹为何非要保纣灭周,有三个疑点证明,他的来历很不简单

自昊天策划封神之后,神仙圈里就都知道,成汤气数已尽,商灭周兴是天下大势,所谓大势者,自是顺者昌逆者亡,不是小事。

闻太师等截教弟子,同成汤牵扯太多,想撒手也撒不开,然而申公豹呢?

阐教当中,作为主力的十二上仙,也是因三尸未斩,遭逢一千五百年之杀劫,因而不得不顺着大势走上一遭,以求保全性命,追得更深的道果。

但申公豹,于成汤无挂无碍,一千五百年之杀劫也轮不到他,本应逍遥自在,无拘无束才是,可他呢,却偏偏在这关头,说出了保纣灭商的昏话。

炼气士一言一行皆有因果,又在昆仑这等天道钟毓的祖庭,就讲就一个出口有应,于是,申公豹这句话不要紧,一下将他置身于是非窝里。

申公豹为何非要保纣灭周,有三个疑点证明,他的来历很不简单

让人不得不问,为什么?他到底图了个啥?

难道就是姜子牙下山, 申公豹背后连喊三声没有答应,因而觉得自尊受了欺侮,所以气愤之下,决定跟姜子牙过不去?

如果是,那他上千年的道行哪里去了?刚入门的炼气士都讲究个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

申公豹堂堂阐教大能,还比不上凡间普通的炼气士!

如果不是,当然是背后另有玄机,到底什么玄机呢?

事实上,有关申公豹,他有三个疑点。

第一个疑点:出场就说什么足踏霞光闲戏耍,逍遥也过几千年。有几千年道行,

申公豹为何非要保纣灭周,有三个疑点证明,他的来历很不简单

姜子牙什么情况?三十二岁上山,四十余年道行,乘个十也比不上申公豹。

二者差距就这么大,却让姜子牙当了师兄,师兄者,入门早,姜子牙修行时间应该在纣王爷爷太丁末期到纣王九年,四十来年的时间意味着什么?

恰恰就是三圣共议封神的时候,三圣共议封神,元始收姜子牙为徒倒也说的过去,因为毕竟姜子牙有斩将封神的宿命,但收申公豹又是为了什么?

更要紧的是,拜元始为师之前,申公豹在哪儿?在干嘛?

第二个疑点:申公豹是阐教弟子,理应跟阐教众仙交好才是,然而,他真的跟阐教众仙关系好吗?

别说惧留孙等师兄见面就喊他孽畜、孽障,很少客客气气的叫一声师弟,单说阐教有为善最乐之士之称的南极仙翁,却也是一见面就下杀手,吩咐白鹤童子,将申公豹头颅叼到南海走一遭来,要申公豹一时三刻冒血而死。

申公豹为何非要保纣灭周,有三个疑点证明,他的来历很不简单

总之,申公豹在阐教就是人缘特差,是他人品不行吗?

可到了截教 ,即便阐截两教交恶的时候,他也是没有见不了的人,没有说不了的话,截教众仙不管谁见了他,都不会恶语相向,反而要恭恭敬敬的叫一声道友。

为什么阐教弟子却在截教吃香。

第三个疑点:这个疑点尤为过分,申公豹阐教弟子,还是阐教师尊不喜,师兄弟们都看不起的弟子,到了截教,却人缘特好,非但人缘很好,更有甚者。

万仙阵, 阐截两教已经彻底决裂,通天倾巢而出,要跟阐教见个高下,分个死活,就在这样关系截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通天排兵布阵之时,却让申公豹:坐八虎车,总督万仙。

地位仅在金灵圣母之下,享受了截教亲传弟子的待遇。

申公豹为何非要保纣灭周,有三个疑点证明,他的来历很不简单

以上三个疑点总结下来,封神时期,元始才收有数千年道行的申公豹为徒,申公豹在阐教人缘特差,在截教地位跟亲传弟子等同,甚至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待遇。

更有甚者,元始明明知道申公豹要跟姜子牙过不去,却对他一再纵容,为什么?

无非是一开始就知道申公豹要收拢封神榜上的三百六十五位正神。

难道仅仅是因为要申公豹到截教卧底。

通天呢,封神榜议定之后,就严禁弟子下山,可申公豹呢,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蛊惑截教弟子违反禁令,尽管如此,通天却始终给申公豹极高的待遇,甚至将申公豹视之为亲信。

元始不喜欢申公豹,却对申公豹一再纵容,申公豹一再破坏截教禁令,通天却对此视而不见。

一句话,无论申公豹犯么错,都能得到阐截两教圣人的谅解,还不得不信任他,重用他。

申公豹为何非要保纣灭周,有三个疑点证明,他的来历很不简单

以上,都可以证明申公豹的来历很不简单,那么,如此神秘的申公豹到底什么来历呢?

之后,申公豹封神时元始的评语是:尔申公豹身归阐教,反助逆以拒直,既以被擒,又发誓而粉过。身虽塞乎北海,情难释其往愆。

什么意思?

助逆以拒直就成了申公豹最大的罪过。

对金灵圣母,元始说了个自蹈于烈焰之中,都是自找的,对三霄,元始肯说个业更造乎多端,罪大的无法形容,对赵公明,元始说了个一堕恶趣,返真无路等等。

都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半点不带客气。

唯独对封神榜上多次出现的“误听凄菲”当中的凄菲,“虽申公豹唆使”当中的申公豹,却只说了个反助逆以拒直。

申公豹为何非要保纣灭周,有三个疑点证明,他的来历很不简单

对申公豹封神时期的过错,好一个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之所以如此,无非为之的姑念清姑念清修之苦,少加一命之荣服务。

意思意思,给个面子。

给谁的面子。

三界当中,还有谁值得元始、通天两尊圣人一起慎重对待,还有谁跟封神有密切的关系。

昊天!

也就是说,天庭缺人,昊天找鸿钧封神,之后并没有撒手不管,而是身边选了个申公豹。

暗戳戳派下人间,一则督促二教封神,二来呢,给地位低微的申公豹谋个出身。

申公豹为何非要保纣灭周,有三个疑点证明,他的来历很不简单

昊天的意思两教圣人当然知道,故而一直给申公豹提供各种方便,原谅他的各种过错。

原因无他,封神时期,申公豹就是昊天在人界的意志,就是封神榜的监督人。

正因为有了这层身份,所以两教之中,清贵的示以高傲,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寒微的示以亲和,也方便给自己谋一条后路。

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