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项羽已经逃出汉军的包围圈,为何在乌江自杀?史书其实记载了原因

作者:许历史说

项羽已经逃出汉军的包围圈,为何在乌江自杀?史书其实记载了原因。项羽作为一代枭雄,在垓下之战后仅带着800人突围而出,本想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然而,随着追击的汉军不断减员,最终只剩下26人陪伴在项羽身边。这种由万人到数十人的巨大落差,让项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众叛亲离"。曾经的江东子弟何在?战死沙场的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投降或被俘。作为一代战神,项羽何曾体会过如此孤立无援?这种精神上的重创,加之对"天意"的虔诚信仰,最终导致了项羽在乌江边的自尽。但具体的心路历程又是如何?项羽为何会对"天意"如此执迷?让我们一探究竟。

项羽已经逃出汉军的包围圈,为何在乌江自杀?史书其实记载了原因

众叛亲离的巨大落差

乌江之战,项羽带着800勇士突围而出,本想东山再起、卷土重来。可谁曾料到,这原本就是一支精锐之师,竟在短短数日之内,就只剩下26人陪伴在项羽身边。

起初,项羽并未太过在意。毕竟作为一代战神,他从未将胜利寄托于人多势众,而是全凭自身的无坚不摧。只要有这800勇士同心同德,足以渡过重重难关,东山再起指日可待。

然而,随着汉军的紧追不舍,项羽的心中开始生出隐隐的不安。当身边的骑兵只剩下100余人时,他不禁回想起八年前的那场反秦大起义。当初,他只带领8000江东子弟渡江西征,如今这8000人又去向何方?莫非尽数战死沙场?即便如此,难道就连一个投身大业的勇士也不剩下?

项羽的疑虑很快就得到了解答。当他们渡过淮水,身边的骑兵只剩下100多人;到了东城,只剩28人;最后在乌江边,更只剩下26人。 原来,这些日夜与他并肩作战的勇士,有的被俘虏,有的被杀,更多的则是见风使舵、临阵脱逃。

这种由万人到数十人的巨大落差,给予了项羽前所未有的打击。作为一代枭雄,他从未体会过如此孤立无援的滋味。当年带领8000江东子弟反秦,如今这8000人又去向何方?即便战死沙场,也应该有几个勇士能与他同甘共苦、生死与共啊!

韩信曾这样评价项羽:"项王震怒咆哮时,吓得千百人不敢稍动,但不能放手任用有才能的将领,这只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言语温和,有生病的人,心疼的流泪,将自己的饮食分给他,等到有的人立下战功,该加封进爵时,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里玩磨的失去了棱角,舍不得给人,这就是所说的妇人的仁慈啊。"

项羽已经逃出汉军的包围圈,为何在乌江自杀?史书其实记载了原因

正如韩信所言,项羽对手下确实恩爱有加。有人生病,他会亲自探视,心疼得热泪盈眶;有人立功,他却总是舍不得加封进爵。如今这些曾经的手下,有的已阵亡,有的已叛变,剩下的也只是为生存而已。

想到这里,项羽不禁悲从中来。他曾亲口对手下骑兵说过:"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这番话原本是要鼓舞士气,却不曾想到,如今身边的勇士竟然所剩无几。

面对如此"众叛亲离"的巨大落差,项羽再也无法维系最后的斗志。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一切,甚至开始动摇了对"天意"的信仰...

对"天意"的虔诚信仰

面对如此"众叛亲离"的巨大落差,项羽开始动摇了对"天意"的信仰。作为一代枭雄,他从未将胜利寄托于人多势众,而是全凭自身的无坚不摧。然而,当身边的勇士所剩无几,他不禁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拥有"天命"。

追根溯源,项羽对"天意"的虔诚信仰,可以追溯到他的家族教育。项氏家族世代在淮阴一带,家学渊源,重视子弟的教育。项羽自小就受到家族的熏陶,对于"天意"的崇拜,早已根深蒂固。

更为重要的是,项羽一生经历实在太过传奇。他起兵反秦,只带领8000江东子弟,却最终一路过关斩将,横扫六国,一时间声威赫赫。如此惊世骇俗的成就,难免让项羽产生"天命所归"的念头。

正所谓"胜败兵家事不期",项羽虽然最终失利,但在他看来,这并非是他个人作战的过失,而是"天意"的旨意如此。因此,在乌江之战时,项羽曾亲口对手下骑兵说过:"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为了证明这一点,项羽甚至亲自冲向数千汉军,独自一人就斩杀了一名将领、一名都尉和百十来名士兵。面对手下骑兵的惊诚,项羽得意洋洋地说:"怎么样?果然如大王所说的那样。"

项羽已经逃出汉军的包围圈,为何在乌江自杀?史书其实记载了原因

可见,项羽对于"天意"的信仰已经到了执迷的地步。他认为自己的一切成就都是"天意"所归,失败也是"天意"使然,而非他个人的过失。这种思维方式,无疑加剧了他在乌江之战的精神崩溃。

更为关键的是,项羽生于战国时期,当时社会风气就是"尚武"。作为一代枭雄,项羽自小就接受了"以武力征服天下"的教育。因此,在他看来,只要凭借个人的武力值,就足以扭转乾坤、改写"天意"。

这从项羽在乌江之战的表现就可以看出。当时,汉军的兵力占据了绝对优势,项羽却丝毫不惧,依然孤身勇战。他不仅独自斩杀了数百名汉军,自己也身负十余处创伤。直到最后一刻,项羽依然坚信自己的武力值足以改写"天意"。

可惜,现实终究是残酷的。面对汉军的重重包围,项羽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于是,他才做出了自杀的决定,宁可一死了之,也不愿活着受人指责。

正如项羽在自杀前所言:"天之亡我,我何渡为!"这句话道出了他内心的彷徨与无奈。作为一代枭雄,他最终还是被"天意"所弃,这对于一个虔诚信奉"天意"的人来说,实在是太大的打击了。

战神自尊的无法释怀

作为一代枭雄,项羽自小就接受了"以武力征服天下"的教育。在他看来,只要凭借个人的武力值,就足以扭转乾坤、改写"天命"。

这一点,从项羽在乌江之战的表现就可以看出。当时,汉军的兵力占据了绝对优势,项羽却丝毫不惧,依然孤身勇战。在这最后的一战中,项羽屡次建功立万,其战力可谓是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根据史书的记载,当项羽带着手下26名骑兵来到乌江边时,他对手下说道:"今日固决死,原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羽已经逃出汉军的包围圈,为何在乌江自杀?史书其实记载了原因

说罢,项羽就亲自冲向数千汉军,独自一人就斩杀了一名将领、一名都尉和百十来名士兵。面对手下骑兵的惊诚,项羽得意洋洋地说:"怎么样?果然如大王所说的那样。"

可见,即便是在最危急的关头,项羽依然对自己的武力充满自信。他相信,只要凭借自己的战力,就一定能够突破重围,扭转战局。

而事实上,项羽在乌江之战中的确是屡建奇功。根据《史记》的记载:"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

可以说,这是项羽一生中战力最为巅峰的时候。他独自一人就能斩杀数百名汉军,而自己也身负十余处创伤。如此战绩,足以彰显项羽当年"人中之龙"的威风。

更为关键的是,项羽在这最后的一战中,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武力,更是诠释了一代枭雄的不屈意志。

根据史书的记载,在乌江之战之前,项羽就曾对手下说过这样的话:"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可见,即便是在最危急的关头,项羽依然对自己的过往成就充满自豪。作为一代枭雄,他从未尝过败绩,所向披靡、一路凯歌。如今虽然陷入绝境,但他依然坚信自己的武力值足以扭转乾坤。

正是凭借这种不屈的意志,项羽才能在乌江之战中屡次建功。每一次他亲自冲锋陷阵,都是在向手下证明,自己并非是被刘邦打败,而是被"天意"所弃。

可惜,即便是项羽这等一代枭雄,最终也还是抵挡不住"天意"的安排。当他意识到自己无力回天之时,内心的自尊与不甘就油然而生。

项羽已经逃出汉军的包围圈,为何在乌江自杀?史书其实记载了原因

正所谓"宁可一死了之,不愿活着受人指责"。作为一代战神,项羽最终还是选择了自杀,只因他实在无法释怀自己的失败。他宁可一死,也不愿活着受人指责、被人耻笑。

最后的孤军作战

面对汉军的重重包围,项羽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无力回天。当他看到身边只剩下26名骑兵时,内心的孤独与绝望油然而生。

作为一代枭雄,项羽从未体会过如此孤立无援的滋味。他曾带领8000江东子弟反秦,虽然最终大部队阵亡,但总还有几个勇士能与他生死与共。如今,连这最后的勇士也所剩无几,项羽实在是难以接受。

然而,即便是在最危急的关头,项羽依然没有放弃最后的希望。根据史书的记载,当项羽带着手下26名骑兵来到乌江边时,他对手下说道:"今日固决死,原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这番话虽然语气坚定,但其实项羽内心已经开始动摇了。他知道,要想突破重围,唯一的办法就是靠自己的武力。

于是,项羽亲自冲向数千汉军,独自一人就斩杀了一名将领、一名都尉和百十来名士兵。面对手下骑兵的惊诚,项羽得意洋洋地说:"怎么样?果然如大王所说的那样。"

可见,即便是在最危急的关头,项羽依然对自己的武力充满自信。他相信,只要凭借自己的战力,就一定能够突破重围,扭转战局。

而事实上,项羽在乌江之战中的确是屡建奇功。根据《史记》的记载:"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

项羽已经逃出汉军的包围圈,为何在乌江自杀?史书其实记载了原因

可以说,这是项羽一生中战力最为巅峰的时候。他独自一人就能斩杀数百名汉军,而自己也身负十余处创伤。如此战绩,足以彰显项羽当年"人中之龙"的威风。

更为关键的是,在这最后的一战中,项羽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武力,更是诠释了一代枭雄的不屈意志。每一次他亲自冲锋陷阵,都是在向手下证明,自己并非是被刘邦打败,而是被"天意"所弃。

可惜,即便是项羽这等一代枭雄,最终也还是抵挡不住"天意"的安排。当他看到手下骑兵一个个阵亡,自己也身负重伤时,项羽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了。

正如项羽在自杀前所言:"天之亡我,我何渡为!"这句话道出了他内心的彷徨与无奈。作为一代枭雄,他最终还是被"天意"所弃,这对于一个虔诚信奉"天意"的人来说,实在是太大的打击了。

于是,项羽做出了自杀的决定。他宁可一死了之,也不愿活着受人指责、被人耻笑。作为一代战神,项羽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尽,只因他实在无法释怀自己的失败。

结尾

当项羽渡过乌江,来到对岸时,他最后看了一眼身后的汉军,长叹一声说:"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说罢,项羽就自刎而亡,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这一幕,至今仍让人扼腕叹息。一代枭雄就这样英年早逝,实在是可惜万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