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居里夫人已经去世90年了,遗骸仍需厚重铅板覆盖包裹,究竟为何?

作者:江话直说
居里夫人已经去世90年了,遗骸仍需厚重铅板覆盖包裹,究竟为何?

与众多受人瞻仰的科学家不同的是,已长眠于人世的居里夫人却被人们封存在厚重的铅板之内,仿佛铅板包裹的不是人的骸骨,而是可怕的吃人魔鬼。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科学巨人——居里夫人的遗骸经受这长达九十年不见天日的封存?

居里夫人已经去世90年了,遗骸仍需厚重铅板覆盖包裹,究竟为何?

一、与放射性物质结缘

生命中的那点点星光,总是在不经意间被某些智者所发现,而名垂千古的居里夫人正是这其中的佼佼者。

或许那迥然的放射性差异,很难会让“马大哈”的你我看出什么端倪,更甚是怀疑检测的数据是否有误。

然而敏锐的居里夫人早在那时就已大胆的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沥青铀矿残渣中定还藏有比纯铀放射性更强的物质。”

不过光猜测不验证那也不净瞎搭吗?

要想让所有人都信服这种推论,居里夫妇二人肯定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证据来加以佐证,说人话就是必须要将这种物质分离出来,于是乎长达数年的沥青铀矿残渣提炼工作便就此拉开了序幕。

居里夫人已经去世90年了,遗骸仍需厚重铅板覆盖包裹,究竟为何?

虽说在1896年,贝克勒尔就借铀盐发现了放射性的存在,但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所谓的放射性带给人的毁灭性危害。

而常年没有任何防护的暴露在具有放射性沥青铀矿残渣下的居里夫妇,则更不用提,居里夫妇在如愿以偿的成功从沥青铀矿残渣分离出了钋盐和镭盐的同时,自身也在承受着威力比铀强数倍的钋和镭带来的痛苦与折磨。

以至于拖了两年才去斯德哥尔摩拿属于他们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居里夫人已经去世90年了,遗骸仍需厚重铅板覆盖包裹,究竟为何?

原本乌烟瘴气的实验环境和每况愈下的身体,已经让居里夫人够难受的了,可偏偏祸不单行,1906年居里先生也因一次意外车祸离她而去。此时就只剩居里夫人孤军奋战在研究放射性物质的实验室中。

唯一支撑她的可能也就是丈夫那句临终前的叮嘱“一定要研究下去”。

居里夫人已经去世90年了,遗骸仍需厚重铅板覆盖包裹,究竟为何?

没办法的居里夫人只好强忍着亲人离世的悲痛,继续夜以继日的在实验室埋头苦干下去。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的提取和分离,她获得了纯的钋和镭,也再一次让世人为之惊叹——赢得了属于她自己的诺贝尔化学奖。

二、“成败在此一镭”

当神秘的镭元素一横空出世,便引来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不光是居里夫人在研究如何将它应用到生活之中来造福人类,就连制表厂商也开始打起了它的主意。

散发着蓝绿荧光的氯化镭无疑是表盘上最好的点缀剂,即便黑灯瞎火,啥都看不见,人也可以在幽幽绿光下准确读取时间。

不用多想在那个手机还没有普及又时常发生战争的年代,荧光手表必定大卖呀!甚至有时供不应求都是常事。

居里夫人已经去世90年了,遗骸仍需厚重铅板覆盖包裹,究竟为何?

而医学界也在针对镭的研究当中,惊奇的发现镭竟然能消灭人体内的癌细胞,有望用于治疗癌症患者。

在一众人都在为镭带来的好处而欢呼雀跃之际,一桩桩生前都曾接触过镭的离奇惨案。打破了人们妄想用镭治愈各种疾病的美梦。

那些之前为表厂打工的画表女工无一例外都因过多接触、甚至是误食镭而患各种病症离世。

居里夫人已经去世90年了,遗骸仍需厚重铅板覆盖包裹,究竟为何?

发现自己“上当受骗”的黎明百姓当然是把所有罪过都归咎到万恶的资本主义和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

如果说前者还算是罪有应得,后者那可真是何罪之有。明明居里夫人自己也是深受镭的伤害,怎么到头来却成为了人人唾弃的始作俑者。

三、铅棺中深藏的秘密

由于放射性物质会经过皮肤、黏膜、呼吸道、口腔等进入人体,在组织、器官、骨骼内蓄积,所以与镭和钋日夜相伴的居里夫人的体内积聚的放射性物质当然是常人的数倍。

而且镭的半衰期长达1600年。在这期间随时都有可能释放出高能的α、β、γ射线,去穿透人体皮肤黏膜屏障,撞击人体内的原子。

居里夫人已经去世90年了,遗骸仍需厚重铅板覆盖包裹,究竟为何?

于是原本手(电子)拉着手的原子,一下子就被撞得连手都找不到了。由众多原子组成的蛋白质、DNA那绝对是死伤惨重。

再一不小心撞出了个白眼狼的自由基,那脆弱的人体更是雪上加霜。

铅作为已知原子序数最大、稳定且密度高的非放射性元素,对高能放射性粒子具有很好的减速作用。能有效俘获高速粒子,从而阻止核辐射向外传播。

当然越厚的铅板起到的防辐射作用往往越好,这也是为什么居里夫人的遗骸要用厚重铅板包裹的根本缘由。

居里夫人已经去世90年了,遗骸仍需厚重铅板覆盖包裹,究竟为何?

总结

居里夫人对于放射性物质的研究,无疑让还处于懵懂无知的人们瞥见了微观粒子蕴藏的庞大能量,也为后人开创核时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你还知道哪些居里夫人鲜为人知的事情?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