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古代帝王,宁把皇位传给过继而来的儿子,也不愿意传给女儿

作者:开启画中画

维系封建社会统治的一个重要环节,便是皇权的交替。

现实当中,皇权的更迭往往充满了腥风血雨,每一代帝王和继承者都在竭力保证手中的皇权能够得到传承。

为什么古代帝王,宁把皇位传给过继而来的儿子,也不愿意传给女儿

但实际上,突发情况还是时有发生,逼宫、谋逆、篡位,比比皆是。

但有一种现象更令人感到遗憾,那便是在位的皇帝没有后代子嗣可以继承皇位。

而这里的后代,只是特指儿子,并不包含女儿。

面对这种情况,帝王能够想到的解决方式,只能是从众多亲族后代当中,过继一个男性成为自己的儿子,进而将皇位传给这个过继而来的儿子。

可是,帝王虽然没有儿子,却有女儿,

如此一来,就出现一种现象,古代帝王宁把皇位传给过继而来的儿子,也不会选择交给女儿。

这种现象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当中,已经形成了一套无法更改的潜规则。

为什么古代帝王,宁把皇位传给过继而来的儿子,也不愿意传给女儿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统一的选择呢。

首先,要考虑的便是皇位身后的代表性,虽然坐在皇帝宝座上的只能是一个人,但他所代表的家族利益却十分广泛。

家天下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天下是一个家族的,而非一个单独的人的。

所以,在皇位的继承上,家族其实也是有重大的发言权的。

以汉文帝为例,公元前180年,掌握汉朝大权的吕后去世之后,刘姓家族对于吕后当时确立的小皇帝并不买账。

认为不符合家族的继承原则,同时,功勋和外戚们也颇多意见。

于是,在功勋们的拥戴之下,远在太原的刘恒被迎回了长安,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新一代的皇帝。

为什么古代帝王,宁把皇位传给过继而来的儿子,也不愿意传给女儿

在此可以清晰的看出,刘恒的登基要归功于家族和功臣的谋划,但这实际上也是政治权力的妥协与分配。

当然,经由家族或者顺位继承而来的皇帝,也并不能对家族内部的财富与权力进行任意分配。

一个恰当的例子就是,在男尊女卑、家天下的规则之下,纵使权力滔天的袁世凯,也没有办法将1901年去世的、身为小妾的母亲刘氏,埋葬在祖坟中。

在继承权方面,男性继承权利是理所应当,甚至是天授神权的。

在推举刘恒的过程当中,所有的推举人全是男性,如果推举女性,那么,男性推举人的合法性便要受到挑战。

这种看似民主的推举制度,实际上维护的还是家族的利益,而维护家族利益必须以男性为主。

至于,继承皇位的人到底是不是亲生的,在这时就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维护家族利益和地位。

为什么古代帝王,宁把皇位传给过继而来的儿子,也不愿意传给女儿

其次,便是在皇位传承过程当中,缩小皇位继承人范围也是极其关键的。

因为,一旦将皇位继承人的范围与顺序无限放大,那么,迎来的必将是皇位的争夺。

清朝的九子夺嫡,便是一个鲜明的特例,由此,也可以看出嫡长子继承制度的重要性。

纵观中国封建社会的皇帝,有大才者屈指可数,大多数的继承人与皇帝都是默默无闻,甚至是昏庸无能之辈。

所以,希望在后代子嗣当中选择一位大才继承自己的皇位,那无异于是十分困难的。

基本上,继承人所受的教育成为了执政的关键所在,所以,只要是一个普通的人,经过系统性的培训、教育也足以堪当守国振邦的重任。

因此,当一个皇帝没有子嗣之后,往往会从自己亲近的宗族内选择一个后代成为自己的继子。

为什么古代帝王,宁把皇位传给过继而来的儿子,也不愿意传给女儿

1127年,登基的赵构就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

南宋刚刚建立之初,1129年,苗刘发动兵变之后,使得赵构的儿子赵尃(fū)惊吓过度而亡,导致赵构这一脉彻底断绝了后代。

没有办法的赵构,只能在赵匡胤的后代当中,选择了两个孩子过继到自己的名下。

并且,立赵昚(shèn)为下一任皇帝。

皇位之所以宁肯传给继子,也不传女儿,归根结底是为了保证传承有序。

同时,也是在着重强调自己死后,会有后代为自己祭祀,也让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得以稳固,不至于因为姓氏的改变而导致史书忘记。

种种因素,如果放到女儿身上,那就会变成另外一种景象。

为什么古代帝王,宁把皇位传给过继而来的儿子,也不愿意传给女儿

女儿继位,不仅会将继承人的范围无限放大,更是会导致继承的顺序出现错乱,引发争斗,对于一个国家的运行有着极大的危险。

同时,侄子祭拜姑妈的这种不可能的事情,会不会发生、能不能传承下去也是一个未知数。

对于香火的继承,无疑是巨大的挑战,这是封建社会所不允许的。

因此,便出现了皇位宁肯传继子,不传女儿的现象。

为什么古代帝王,宁把皇位传给过继而来的儿子,也不愿意传给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