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全域共富,看钱塘如何夯实幸福之基

作者:钱塘新区报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

近年来,钱塘不断奏响

民生福祉“合奏曲”

点燃共同富裕强劲引擎

夯实全域幸福之基

一起来看看~

幸福生活,源自教育医疗双提升

医疗和教育,一是民生之需,一是民生之基。看病配药方便吗?家门口的学校办得如何?……桩桩件件,都是老百姓生活中最为关注的“硬核”民生问题。

全域共富,看钱塘如何夯实幸福之基

群众期盼处,就是民生保障的发力点。近年来,钱塘在医疗领域取得了一连串的亮眼成绩:成功创建省级健康区;引进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浙医一院钱塘院区),支持邵逸夫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构筑健康保障硬核支撑;与市妇产科医院(杭州市妇幼保健院)、杭州市儿童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助推妇幼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浙江省首家慢性进展期肝病数字化管理(CDM)中心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钱塘院区)正式启动……

在钱塘,居民的健康获得感越来越强,“病有良医”的健康之区正在加速形成。

不仅是健康事业,教育也成为钱塘人的幸福之源。2023年,钱塘上线2.0版“入学一点通”服务,1.6万余名中小幼新生实现指尖入转学,有效满足1000余名人才子女入学需求,在杭州市内率先推行“长幼随学”“托幼一体化”,满足2000余名学生就近就便入学入托需求。新辟青少年宫新湾教学点,实现公办校外教育7个街道全覆盖。

全域共富,看钱塘如何夯实幸福之基

在努力“扩面”的同时,钱塘还在“提质”上发力——

2022年,钱塘启动“钱塘印记”美丽校园建设计划,10个学校完成“钱塘印记”美丽校园提升改造;2023年,钱塘新建8所学校投入使用,15个学校完成“钱塘印记”美丽校园提升改造;

为进一步优化区内教育资源,钱塘通过加大投入、引培并举等措施,持续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同时不断完善教师交流制度,在杭州市内首推的“1+2+4”干部教师跨片交流培养获评省级优秀案例,基本实现“校校有名师”“科科有优师”“级级有良师”……

一系列的举措,使得老百姓的教育获得感、满足感不断加强,“钱塘优学”品牌也逐渐深入人心。以教育之优满足百姓美好生活之盼,以教育之强夯实钱塘高质量发展之基,教育成为了钱塘的又一张闪亮金名片。

扩中提低,重点聚焦“两类人群”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有项重大使命,就是要率先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其中,一项牵引性变革,正是“扩中”和“提低”。

2022年初,浙江发布《浙江省“扩中”“提低”行动方案》,方案明确了“扩中”“提低”八大路径、九类群体的“8+9”工作矩阵。其中的“9”是浙江为“扩中”“提低”精准施策划定的9类重点群体。而在这九类人群中,“技术工人”与“高校毕业生”与钱塘的联系尤为密切,均是构建共同富裕“橄榄型社会”的主力军。

全域共富,看钱塘如何夯实幸福之基

在产业经济相对发达的浙江,技术工人是构建共同富裕“橄榄型社会”的主力军,也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点。而在以产业立区、产业强区的钱塘,技术工人同样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90后”技术工人马师傅,在入职位于钱塘的金卡智能系统有限公司三年后,从技术员岗位成功晋升管理岗位,其综合薪资待遇超过同级非技术管理岗。而在钱塘超9万的技术工人群体中,像他这样“技高者多得”的现象屡见不鲜——

为了让技术工人享受到待遇和地位的“双提升”,钱塘倾力推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工作”见行见效,并积极探索“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钱塘模式。“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工作”入选杭州市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第三批试点。

近年来,钱塘聚焦技术工人成长、就业、生活等“急难愁盼”,全面实施技术工人提技行动、减负和安居行动,推进技术工人公共服务省级试点工作。2022年5月在“浙里办”上线“钱塘技工”应用,从提升服务和优化治理体系入手,为企业在技能人才招引、培训、评价、使用上提供闭环服务。2023年,钱塘技工共开发新功能9个,截至目前,其注册用户达5.9万人,注册企业2743家。

全域共富,看钱塘如何夯实幸福之基

同时,钱塘深入推进“定制式”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模式,聚力实施以行业为单位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举办汽车制造、生物制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行业的技能人才评价活动。聚焦特色产业,扎实推进技能竞赛,建立部门联动、院校协作、企业参与和社会支持的技能竞赛机制,坚持技能比武、岗位练兵常态化练赛,以赛励才,以练磨技,逐步拔高钱塘技能人才整体水平。

共富路上,钱塘还围绕区域特色,聚焦高校大学生所想所需,服务保障大学生就业创业。去年十月,《钱塘校融·大学生创新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出炉,坚持就业优先政策,积极打造政策、人才、平台、资本和环境“五位一体”创业生态。“钱塘的发展离不开这些青春活力的青年人才,我们也将着力服务好大学生在钱塘实现人生理想。”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钱塘正用实际行动全力打造全省产才融合高地,推动大学生融入钱塘、宜业钱塘、乐创钱塘,在钱塘感受更高品质的共富生活。

就业增收,“共富工坊”助力发展

低收入农户和困难群体属于低收入人群,怎样提高他们的收入,并使他们感受到这是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的,从而让未来的日子更加充满希望和动力呢?

这就要提到在钱塘“遍地开花”的“共富工坊”建设。所谓“共富工坊”,就是把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链、生产加工环节布局到农村、社区,利用党群服务阵地、闲置土地房屋等创办的厂房式、车间式或者居家式工坊,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够就业增收。

全域共富,看钱塘如何夯实幸福之基

义蓬街道春光村“春光里”共富工坊,采用了“企业+村集体”开发建设模式,通过盘活闲置惠农资源,统一租赁改造村内闲置农宅,构建稻乡休闲区域,探索“稻梦春光里”农家乐文旅路线。春光村借助特色农旅项目为村里带来了曝光度和人流量,吸纳本村人员就业,增加村民的收入。在此基础上,春光村还变“单一作战”为“多元合作”,除与中国计量大学等高校建立文化同盟,开展村校共建外,还持续推进村村共建,通过多村联合、成立强村公司,开展“共富加油站”项目,开辟资源共享、收益共享新路径,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全域共富,看钱塘如何夯实幸福之基

此外,区妇联也积极发动基层妇联力量,扎实推进巾帼共富工坊建设,为区域共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23年以来,区妇联发动基层妇联,利用妇女儿童驿站及村社区集体用房、闲置场地,授牌认定了首批12家“区级巾帼共富工坊”,初步形成“一街一品”“一坊一特色”的良好局面。此外,还成立区级巾帼共富工坊服务中心,开展“巾帼共富课堂进基层”项目,线上线下开展百场培训服务。

“2023年,区巾帼共富工坊通过制作‘观赛礼’的形式献礼亚运,点燃了大家的创作热情。今年,我们会借助社会组织、美丽企业的力量,为工坊的巧手姐妹们送去更多美丽赋能课,激励更多妇女同志在巾帼服务中发光发热。”区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建一个工坊,富一方百姓。共富直播工坊、金沙湖共富街、“巧手”共富工坊……如今,越来越多的共富工坊满载着居民的共富梦,成长于钱塘各个街巷,真正实现“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

民生保障走在前,全域共富夯实幸福之基。未来,钱塘将不断推进教育、医疗、”扩中“”提低“等事业的发展,将民生实事真正办到民众的心坎上,蓄力促提升,扩大群众美好生活的版图,确保共富路上,一个不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