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曾国荃击败太平天国,打开天国国库后,为何能说出:我命休矣?

作者:老王爱分享

1864年的南京,太平天国已走向落幕。历时十多年的动荡终于在曾国荃(quan)手中画下了句点。作为曾国藩的四弟,他攻克了南京城,捉拿了头号战犯洪秀全。这一役不仅报了兄长的血海深仇,更为大清王朝挽回了一线生机。

可是明明胜利的曾国荃为何突然神色惶惶,自问"命休矣"?

曾国荃击败太平天国,打开天国国库后,为何能说出:我命休矣?

金库空空 忧心忡忡

洪秀全作为太平天国的开国之人,手中权力之大,财富之丰不言而喻。太平军在咸丰年间横扫江浙一带,夺取的金银细软无数。加之南京为太平天国根据地,十余年来变得富可敌国。于是清廷下令,谁能拿下天京,就将其中财富全部拨付军户,甚至就地册封王爵,世袭永久。

曾国荃击败太平天国,打开天国国库后,为何能说出:我命休矣?

曾国荃志在必得。他挥师直逼南京,殊死拼搏,终于打开了南京金库的大门。只是当眼前的画面呈现时,他却傻了眼,宝库之中一无所有,看不见任何可以称作宝物的东西。怎能不令曾国荃恐惧。他哆嗦着嘴唇喃喃自语:"坏了,我命休矣!"

曾国荃击败太平天国,打开天国国库后,为何能说出:我命休矣?

虎视眈眈 居心叵测

听闻此言,在场的将士无不惶恐。曾国荃打小做起,以狠辣著称,做事从不手软半分。好不容易干掉太平天国,可宝库空空如也,这使得他得不到应得的嘉奖,反而可能会被清朝当权者指责为私吞了宝藏,从而遭到严惩。如此危机,谁也不知他会何去何从。

曾国荃击败太平天国,打开天国国库后,为何能说出:我命休矣?

沧桑巨变 念念不忘

此时的曾国荃已是五十有余的老将了。他从20出头便跟随兄长曾国藩接连打仗,几乎用了一生的时间才等到这个一劳永逸的机会。可就在这最后的关头,一切辛苦付出竟然全然化为乌有,命运捉弄般的嘲讽着他最后的希望。

曾国荃击败太平天国,打开天国国库后,为何能说出:我命休矣?

从一开始并肩作战的弟兄们,如今只剩下他孤身一人在这荒芜的金库前彷徨。二弟曾国潢当年虽未参战,却也早已离世;三弟曾国华更是在安徽战死沙场,曾说过要与哥哥们一同喝酒的梦想,如今永远不能实现;至于五弟曾国葆,也在燎原的硝烟中英年早逝。就连洪秀全,如今也只剩下一具干尸了。原来到最后,宿命就是如此。

曾国荃击败太平天国,打开天国国库后,为何能说出:我命休矣?

对于曾国荃来说,南京之役虽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结局实在称不上圆满。他一生追求权利财富,最终却只得到一个虚位,并未获得当初预期的重赏。如果当初他能像兄长曾国藩那样有远见卓识,勤恳为政,廉洁奉公,定能少走不少弯路,赢得最终的荣誉。

曾国荃击败太平天国,打开天国国库后,为何能说出:我命休矣?

不过话虽如此说,对于当时情况来看,他也是别无选择,权力和财富似乎才是他唯一的追求。有时我们往往会被一时的贪婪冲昏了头脑,但通过这个故事,或许我们能引以为鉴,学会知足常乐。

看过曾国荃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有了一些感悟。权力、财富固然重要,但如果一味追求,往往会陷入迷途。相比之下,像曾国藩那样淡泊名利,恪尽职守,方能赢得最终的尊重和荣耀。

曾国荃击败太平天国,打开天国国库后,为何能说出:我命休矣?

不过,生活总是充满了无奈和艰辛,我们也很难全盘否定曾国荃一味追名逐利的做法。毕竟在那个动荡年代,权力就是一切,只有掌握了实权,才能保住家人性命。

那么,您是怎么看待曾国荃的做法的呢?人生的路有千万条,但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要活出自我,尽可能不留遗憾。让我们一起畅所欲言,交流您的独到见解吧!我期待与您的思想火花碰撞,共同开启一段新的思维旅程。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