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党建引领双拥共建有温度

作者:浏览视界

沐春风而踔厉奋进,仰北斗而勇毅前行。江苏海安高新区孙庄街道通学桥村党总支、民兵营(连)、退役军人服务站坚持以新思想为指导,着眼乡村振兴大局,不断拓展双拥内容,有的放矢精准发力,发挥退役军人的骨干引领作用,有力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进一步增强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的荣誉感、幸福感,让“双拥”之花更加绚丽灿烂。

党建引领双拥共建有温度

核心引领注“活水”。注重教育引导,充分利用党日活动、节日专题活动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关于双拥工作重要论述,积极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国防教育,不断增强党员群众参与双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优化乡村振兴核心队伍,实现双拥共建一条心。

选聘优秀退役军人担任村“两委”干部,让“兵支书”“兵委员”有责有权,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事业的“领头羊”,带领村民群众共“趟”增收致富路。民兵营长“兵委员”彭玉桂同志,先后被评为海安市“最美退役军人”、“十佳民兵”。他在去年的“7.7”特大暴雨洪灾中,能闻“汛”而动冲在抗灾第一线,为民排忧帮助群众排除家中积水,疏通道路渠沟,投入到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整治填平杂沟小渠30多处,平整优化空间土地30多亩,带领农民种植作物创收致富。退役军人蔡翔东同志,被村两委会充实到网格化队伍建设中,参与网格安全巡逻、矛盾调解、社情民意收集、风险隐患排查、政策宣传等,为基层乡村社会治理贡献力量。

党建引领双拥共建有温度

关心关爱造“氛围”。通学桥村民兵连、退役军人服务站努力解决退役军人“三后”问题(后院、后代、后路),后院,即家庭生活问题。组织上门慰问,通过慈善救助送温暖帮助解决现役军人家属、退役老兵的困难生活。后代,有的退役军人外出打工,家中的孩子只能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精心谋划开展系列未成年人活动,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后路,组织青年志愿者对辖区关爱对象进行心理疏导、技能培训,推荐公益性岗位,支持引导到企业、工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包大户等经营主体吸纳就业。通学桥村19组村民陈世来老俩人常年患病生活拮据,女儿离异,孙子陈铁生在部队建功立业。作为帮扶对象积极解决他们的“三后”,不定期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这不,上个月还筹措资金帮其修筑了一条150多米长3米宽的硬质水泥路,方便安全出行。

党建引领双拥共建有温度

双拥共建添“温度”。退役军人是重要的人才资源,他们不同于普通的社会人才群体,长期的军营生活培养了他们忠诚坚定、扎实刻苦、作风优良的优秀品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退役军人更有可能成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带头人。注重培育“兵先锋”,为乡村地方振兴注入活力。退役军人韩良稳,退伍后回乡创业,创立了恒安建材有限公司。通学桥村持续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双拥共建活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免费提供技能培训,为企业输入人才,为当地村民提供了近80人的就业岗位,企业每年为地方政府回馈近180万多的税收,每年为慈善资助5万元。

党建引领双拥共建有温度

接下来,通学桥村将以双拥教育激发党员干部、村民群众支持国防建设的热情,特别发挥好退役军人的骨干引领作用,通过关心现役军人军属和退役老兵的家庭生活,积极开展送慰问、询想法、解困难等服务活动,不断提升服务温度,把解决退役军人的实际困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带着感情把好事办好,带着温度把实事做实,用实际行动书写通学桥村乡村振兴事业的新篇章。(江苏海安高新区孙庄街道通学桥村)

责任编辑: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