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条主线,一通全通——学习道德经不再纠结

作者:三棱心

问《道德经》有主线吗?回答是当然有!如果认为《道德经》连主线都没有,那说明连文字表面的基本意思都没有搞懂。

有连文字表面意思都没有搞懂的研究者吗?大有人在。有一位台湾的教授就明确指出《道德经》是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文字,是语录体,根本没有主题思想。

而更多的研究者可能会勉强说出来一个主线,比如“宇宙生成论”,或“辩证法”等,但臆想出来的这个主题毫无实际意义。

在我看来,《道德经》的主线非常明确,一目了然,前后呼应,环环相扣,我们把第一章、第四十章和第八十一章的内容摘录出来,就看到了《道德经》非常明确的论述脉络。下面我用示意图的方式表达出来:

一条主线,一通全通——学习道德经不再纠结

下面对这个“《道德经》主题脉络示意图”进行简要说明:

①在第1章,进入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总主题后,落脚在“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认知和思维方法论上。

什么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呢?翻译成现代白话就是:宇宙自然(即世界的“自然运行之道”)作为人类的认知对象,是可被认知和遵循的,认知的结果和遵循的方法(即人类的“实践之道”)并非恒定;认知对象宇宙自然中的客观规律和因果关系是可以用逻辑进行表达的,但表达的方法和结果也并非恒定。《道德经》开篇的第一句话,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人类认知世界、与世界和睦相处的基本规律,也确定了《道德经》的主题思想就是要论述人类怎样认知世界并与世界和睦相处。

那么第一章的最后一句“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表达的就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原则:常从“无”的视角来观察天地万物的本始,就可以探究其无限的可能性;常从“有”的视角来审视天地万物有限逻辑的原理,则可以明白认知的局限。所以,“无”和“有”这两者都来自于物的本身和认知的反馈,世界的客观性和认知的主观性两者相互作用,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玄妙之门。

我们要抓住本章的关键词“常无欲”和“常有欲”,即认知世界的两个角度:客观和主观。在认知世界的实践中,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谁要是不认同这个认知规律,请举个手,我们来看看你是不是有特异功能?

那么第1章其实就是“论点”,此后一直到第39章,大部分的篇幅就是在讲“基于客观和主观两种认知角度的认知逻辑构建”,即“认知之道”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②如果说第40章之前讲的是“认知逻辑构建”即“道可道”,那么第40章以后讲的是“认知和实践之道”在社会治理中的实践和运用,即“名可名”。也就是说,前边讲的是“道”,后边讲的是“德”。

那么第40章就是个承前启后的章节,短短的21个字,实际上是第1章换个角度的不同表述:即从认知到实践的转换。

“反者道之动”,就是“常无欲以观其妙”的实践运用。“常无欲以观其妙”的意思是:常从“无”的视角来观察天地万物的本始,就可以探究其无限的可能性,即看问题想事情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在具体实践中要做到“反”,做到了“反”,即“德其道”,所以叫“道之动”。“反”有两个含义,一是“反馈”,要正确反馈认知对象的客观性;二是“反回”,从事物的“名”反回到事物的本质“道”,或者说从“有”反回到“无”。换句话说就是“跳出主观”。

“弱者道之用”,就是“常有欲以观其徼”的实践运用。“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意思是:常从“有”的视角来审视天地万物有限逻辑的原理,则可以明白认知的局限。在具体的实践中要做到“弱”,做到了“弱”,也“德其道”,所以叫“道之用”。“弱”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弱”化主观思维,想问题办事情不要太主观;二是“弱”化对“有”的依赖性,“有”是人类对事物已经形成的认知逻辑,有一定的局限性、片面性和相对性,要“生而不有”。

本章的后一句“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就是呼应第一章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对为什么要“反”、为什么要“弱”的说明。有的解读者认为这一句是多余,是错简,是没有读懂本章与第1章的前后呼应关系。

③《道德经》第81章,就是对全书的总结,结论就是“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我们上文已经讲过,《道德经》的主题是什么?就是开篇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揭示的“人类怎样认知世界并与世界和睦相处的原则和方法”。“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就是对这个主题的结论。认知世界的思想原则就是“利而不害”,而“利而不害”的方法就是“无为”;这个思想方法运用到社会实践,就是“为而不争”。

思想原则的“无为”是从“常无欲”和“反”延伸而来的;而实践方法的“不争”是从“常有欲”和“弱”延伸而来的。

对于“无为”和“不争”,历来也是争论不休,虽然大部分解读也有一定的道理,但与《道德经》的主题并不是太符合。按照以上的思路,我对“无为”和“不争”的理解是:

“无为”就是基于客观思维的治理理念和实践之道。什么叫“基于客观思维”?就是统治者的治理逻辑来自于“常无欲”和对客观现实的“反(正确反馈)”。按照现在的话讲就是“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这样理解是不是很有实践意义?如果你是一位管理者,这种“无为”的管理思想拿来就可能用。

那什么是“不争”?即统治者要对自己的治理逻辑进行“常有欲”的反思,认清其中的“徼”在哪里?时常反思自己的治理有什么局限性?要“弱”化自己的主观干预,要做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要与时俱进。不但要“后其身——按照现在的话讲就是“人民至上”;还要“外其身”——按照现在的话讲就是“以人民为中心”。这就是为君的“不争之德”。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我已经阐述完毕,最后我还要大声疾呼、特别强调:不要再对“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进行误解、误传了。什么道是反向运用、走向对立面、物极必反、循环往复……这些解释,完全经不起推敲,我在这些解读者的评论区留过很多质疑,没有一个对我的质疑进行回复。比如老朋友@问道华夏在解释“反弱”时,认为“道的价值与人的追求是相反的”,我就对这种论断百思不得其解。而类似的论断几乎每天都能刷到,很是无语!我们从整部《道德经》的主题思想和主线脉络,来理解“反弱”这句话,难道还不足说明我的理解的合理性?

特别提醒:请持不同意者有理有据文明探讨,恶意评论者必针锋相对怼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