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天道》:刘冰不过是被骗了,什么也没损失,为什么一定要跳楼

作者:梅子聊剧

在强者与弱者之间,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在道德与败坏之间,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

世界太大了,大得能包容罪恶、阴谋、眼泪……世界又太小了,小得竟然没有他刘冰的一块立足之地……

——《天道》

刘冰临死前喊的一声是:“丁元英,你撒谎了!你撒谎啦……”

对于刘冰跳楼,我第一次看《天道》时,就很奇怪,他没损失什么,不过是想讹人,结果被丁元英设了局,落空了,也不至于去死呀。

而且丁元英在交代完他事情后,特地说了一句,肖亚文不记仇,他跟着好好干就行了。所以,他得罪的是欧阳雪,最多继续打个工,或者辞职不干,也不用去跳楼。

我细翻了原著后,找到了一些答案:

1、和父母的疏离+只有音乐为伴

先看看他和父母的关系,书里是这样写的:

“刘冰住在平房里,跟其他家庭不同的是,他的平房与父母的房子完全隔离,唯一连通的一扇门也被他用砖墙封堵了,这使得他每天吃饭的时候都要多绕道十几米才能到家。”

《天道》:刘冰不过是被骗了,什么也没损失,为什么一定要跳楼

我见过农村和父母分开住的,也是因为结了婚,为了避免婆媳矛盾,把一个院子分成两个院,但是那种都是隔个墙,出了门,两步路就是父母家。

但是,刘冰和父母的距离,却要走十几米,也就是他既要和父母分开,还要隔得远远的,甚至唯一一扇门也被他用砖墙封堵了。

这代表着什么呢?

第一,他和父母的关系非常疏远,远到要走10几米才能走过去;

第二,他不想和父母交流,明明有个门,走过去就是父母家,他却直接用砖墙堵死。

如果只是用锁锁住,有个事什么的,还能打开,方便交流,但是他用墙把唯一的沟通口堵死了。

他做这些,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封闭的、可以发烧音响的环境。

往深里说,他和父母是没有链接的,他能链接的只有音乐。

2、夸大自体+贫穷的现状

他的父母是退休工人,他自己没有什么家庭负担。

但是,一直以来,在酒店当过服务生,开过出租车,与人合伙卖过服装,在认识丁元英之前,他经营一个小唱片店,生意惨淡到后面他只能靠丁元英卖给他的唱片存活了。

日子不好过的时候,他还要靠父母接济。

《天道》:刘冰不过是被骗了,什么也没损失,为什么一定要跳楼

同时,他也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他的梦想就是挣大钱,过上流社会的生活。但是,这只是一个与很多人都一样的梦想,遥不可及。

我们很多人也有想挣大钱、过上流生活的梦想,但是大部分只是偶然想想,最终还是会回归现实,做一个普通人。

刘冰本来也是如此,但是,他遇到了丁元英,丁元英给他一个井口让他爬着看了一下,他发现:那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呀!

过够了穷日子的刘冰,再也不想回到那种日子了;过惯了好日子的他,再不也想离开这种好日子了。

所以,退了股后,他又厚着脸皮让欧阳雪把他留下,只因为“我真舍不得撒手这辆车,舍不得这种生活的感觉。这感觉,真他妈太好了,扛不住啊!”

他为什么会这样想,就是因为他和父母关系的疏离,导致他内心有一个夸大自体,几乎是病态的。

如果一个人有病体的夸大自己,那么他对自己的优越性和独特性都带着夸张的不实际的想法;

幻想有杰出的成就、权利和地位的提升。所以,他天天梦想开豪车、住别墅。开上后,就没办法舍弃这种生活了。

对他人自负、敌意、贬抑。所以,丁元英说不要把自己当人时,大家都认同,只要刘冰认为,丁元英是资本家。

人际关系里也有过度的自负、傲慢、狂妄、自我中心、爱炫耀、以及自持身份的狂傲。退股后,他怎么也想不通凭什么肖亚文一转手就能得到600万。

所以,知道刘冰是一个病态的自体夸大的人后,我们就不难理解他所做的种种了。

3、幻想破灭=人生毁灭

在他的世界里,给他用过,就必须是他的,还要加倍变更多。

但是,他忘了一件事,这些东西原本就不属于他的,即便能给他的,也要看他的德配不配得上这个位。

站在刘冰的角度看,丁元英用空文件袋试探他,确实是一个陷阱。

但是刘冰完全可以有其他选择,但是他偏偏选了先跑去找乐圣于志伟,看看证据给于志伟了,于志伟能给他多少钱。

结果,于志伟答应给他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并让他担任格律诗音响店的副经理,有店里10%的提成。

很显然,这个回报他明显看不上。

于是,他又跑去敲诈欧阳雪,问欧阳雪要没有垫资负债的20%公司股份,按650万市值来算,是130万;还要当总经理;并要给他配一辆25万以上的轿车。

《天道》:刘冰不过是被骗了,什么也没损失,为什么一定要跳楼

没想到的是,欧阳雪压根不吃他这一套,直接拒绝。

他又拐回来想拆开看看,如果可以翻盘,就去找于志伟,最起码还有10万拿。

但是,拆开文件袋,他看到的竟然是一摞白纸,哪有什么证据?

自信和梦想的泡沫彻底破碎,他的内在本来就是空的,就靠那个夸大的自体支撑他活到今天。

但是,一切都没了,他能做的就是去死。

《天道》:刘冰不过是被骗了,什么也没损失,为什么一定要跳楼

无论是原著还是编剧,都保留了第二种,其实,现实中,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会自我觉悟,改变自己。

正如丁元英最初和韩楚风去五台山路上,韩楚风说的:

“这盘菜不是人人能吃的,如果扒着井沿儿看一眼再掉下去,那就真是饱了眼福,苦了贪心,又往地狱里陷了一截儿。”

丁元英说:“允许几个股东去扒井沿,能不能爬上来取决于他们自己。”

刘冰就是在井沿扒着,不肯走,最终陷入地狱。

这可能也是作者故意这样写,让大家引起深思。毕竟,你我任何一个人,谁心里没有住着一个刘冰呢?不过是大刘冰还是小刘冰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