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穿越世纪的目光·蒋子龙:著名作家与经典之作的时代回响

作者:晶报

4月13日下午,“穿越世纪的目光·蒋子龙”在福田区图书馆举办。活动特邀著名作家蒋子龙亲临现场,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建军、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一级作家南翔、活动系列主持人王海东等学者共聚一堂,就“改革文学”领军人物蒋子龙及其作品的时代性、社会反映以及文学作品的永恒价值展开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穿越世纪的目光·蒋子龙:著名作家与经典之作的时代回响

分享:一场“蒋子龙式演讲”

回溯1979年,蒋子龙以一部《乔厂长上任记》震撼文坛,成为改革文学的先行者,当时他正值38岁壮年。时光荏苒,如今已是83岁高龄的他,再次站在文学的舞台上,与大家分享他的创作历程与深刻感悟。活动现场,蒋子龙以特有的幽默与谦逊,呈现了一场别具一格的“蒋子龙式演讲”。

穿越世纪的目光·蒋子龙:著名作家与经典之作的时代回响

▲蒋子龙现场分享

蒋子龙的文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从军旅生涯到工厂车间,到踏入文学创作的领域,他的人生转折点伴随着机缘巧合与“阴差阳错”。最终,他以文学为精神庇护所,在文字中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也找到了表达内心情感和思想的出口。曲折坎坷的自身经历,让他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和人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观察,并将其经历与感触融进文学创作中。他所创作的《农民帝国》等作品,深刻揭示了农民生活的苦难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种种不公。

“我的才华是靠不住的,我的才华很少,我主要靠坚持,坚持比才华牢靠。”分享中,蒋子龙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提到了他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阻碍和挑战。他强调了坚持和努力对于创作的重要性,这比天赋更为关键。

“穿越世纪的目光”主策划南翔对蒋子龙的作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特别提到蒋子龙作品中的《乔厂长上任记》,认为这是工业题材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在那个国有企业主导的时代,蒋子龙作品中对于国企管理和改革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鼓舞了许多读者的心灵。

探讨:文学作品的时代回响

活动现场,王海东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蒋子龙的作品是否已经过时?”他引用了蒋子龙自己的话,即自己已成为一个过时的作家。

穿越世纪的目光·蒋子龙:著名作家与经典之作的时代回响

对此,南翔认为蒋子龙的作品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具有持久的价值。对于作品是否过时,他认为这取决于时代的变迁和读者的需求。他建议读者在阅读时要考虑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生命轨迹,因为文学作品有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重新被发现和重视。

穿越世纪的目光·蒋子龙:著名作家与经典之作的时代回响

李建军补充道,文学作品的价值是永恒的,即使在某个时代可能被认为过时,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可能又会被重新发现。他指出,文学作品的意义在于能够反映人类生活的真实,因此即使在不同的时代,作品也可能触及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对于自己的作品,蒋子龙既有自省,又有坚定。他深信,只要作家能坚持初心,不断反思和探索,作品就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他强调,文学创作应该勇于直面现实,鼓舞人心,同时也要有批判性的眼光,揭示社会问题,为时代留下深刻印记。

在文学的道路上,蒋子龙用他的笔触书写着时代的风云变幻,他的作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他的精神与智慧将通过「穿越世纪的目光」继续传承下去,激励更多的人追寻文学的梦想,创造更多的文学经典。

穿越世纪的目光·蒋子龙:著名作家与经典之作的时代回响

▲“穿越世纪的目光·蒋子龙”现场合照

关于「穿越世纪的目光」

「穿越世纪的目光」是由深圳市福田区图书馆推出的以中国文化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世纪老人为核心,倡导经典文学阅读的名家对话讲座活动。每期活动邀请3-4位与当期人物有关的知名作家、文化学者对主题人物及其作品进行解读,通过大家对谈、推荐相关图书馆藏,和市民读者一起交流思考,让市民读者享受到高质量经典文学阅读体验。

穿越世纪的目光·蒋子龙:著名作家与经典之作的时代回响

▲往期精彩

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今天,「穿越世纪的目光」将大型讲座与经典阅读相结合,以当代文化领域卓有成就的集大成的世纪老人为话题,主题鲜明而意义深远。

来源丨晶报APP

记者:冯燕

通讯员:黄佳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