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蛋鸡引领大产业 智能化赋能现代化

作者:陇南西和发布

近日,随着三期扩建工程完工投用,西和县六巷乡海旺养殖专业合作社又迎来了4万羽新成员,至此,养殖规模达到了12万羽。该合作社自扩建转型以来,鸡舍内自动化设备一应俱全,定居于此的海兰褐蛋鸡住上了恒温定湿的“小洋楼”,现代化的养殖、标准化的生产、高质量的发展,现代科技走进了养殖场,不仅为蛋鸡养殖插上了翅膀,也为附近群众搭建了增收平台,更为六巷乡产业振兴注入了新活力、添加了新动能。

小蛋鸡引领大产业 智能化赋能现代化

春日里,走进海旺养殖专业合作社闻不到一点异味,看到的却是成千上万只鸡竞相觅食,自动喂料机正在投喂饲料,场面非常壮观。鸡笼整齐排列,分列左右两侧、上下5层,每一层都配有食槽和传送带,一按开关,排列整齐的鸡蛋就被传送带输送到了捡蛋台,工人们只需将鸡蛋分拣和装箱即可。

“现在我们合作社海兰褐蛋鸡存栏达到了12万羽,每天产蛋11万多枚,产蛋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九十六,因为我们采用了专用饲料,蛋质好、个头大、口味香,所生产的鸡蛋既有常年的订单、又有周边的超市,更重要的是还有慕名而来的散户和网上下单的外地客户,还真有点供不应求,以前渴望成为‘万元户’,现在‘日进万元’变成了现实。”海旺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艾海弟乐呵呵地说,“我们合作社,现在采用的是自动供料、供水、机械清粪、机械输送鸡蛋等现代化新技术,在各方面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既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及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同时还极大地降低因人为因素导致的生物安全问题。”

小蛋鸡引领大产业 智能化赋能现代化

六巷乡海旺养殖专业合作社于2018年扩建,占地面积13360平方米,目前,已建成标准化鸡舍3栋、专业育雏舍1栋,附属设施有饲料加工房、鲜鸡蛋存放库、鸡粪无害化处理发酵罐各一处,合作社采取“两加三建四带”联农带农发展模式,2023年年产鲜鸡蛋19500吨,产值2150万余元,今年预计年产鲜鸡蛋将达到2950吨,产值将达到2750万余元。同时,还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在特色变蛋生产、活禽屠宰和有机肥加工上做文章、求突破。

下巷村村民艾桂花在合作社工作快5年了,主要负责捡鸡蛋、装箱等工作,工资每月3000元左右,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在“家门口”工作、在“家门口”创收。“我在这儿负责分捡鸡蛋,这份工作挺适合我的,一方面是自己没啥文化,出去也找不到啥工作,另一方面是这儿离家里近,我还能照顾上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最重要的是合作社的效益越来越好,我们的收益也在逐渐提升,我真的很知足。”艾桂花说。

小蛋鸡引领大产业 智能化赋能现代化

据了解,海旺养殖合作社现有15名长期工人,而且都是六巷乡本地人,主要负责管理、运输、清扫、分拣鸡蛋等工作,每年合作社都为他们发放劳务费共约54万元。同时,合作社每年还为入股的村集体和农户进行分红,2023年底分红达到了45.5万元。

蛋鸡养殖已成为六巷乡促农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围绕产业发展,六巷乡在做精做强禽蛋产业链,提升现代禽蛋产业竞争力,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我们六巷乡坚持以实施市委畜牧养殖‘11421’增量行动为抓手,以智能化赋能现代化为切入点,通过改造升级产线技术、优化利益联结机制等,持续推动蛋鸡养殖专业化、产业化、智能化发展,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全力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实现新突破。”六巷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文亮说。

(报道:常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