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67军换防老山第二天,越军疯狂反扑,一个月后再不敢发起排级冲锋

作者:怀揽清风

1985年5月,解放军67军奉命进驻老山战区,接替原南京军区第1军防御作战的重任。然而,就在67军刚刚完成交接的第二天,越军突然发动了代号为"M-1"的大规模反扑。面对来势汹汹的越军,初来乍到的67军将如何应对?他们是否能够顶住越军的疯狂进攻,稳住老山的防线?67军又是如何在短短一个月内,让越军再不敢轻举妄动的呢?

67军换防老山第二天,越军疯狂反扑,一个月后再不敢发起排级冲锋

一、67军初到老山,立即遭遇越军疯狂反扑

1985年5月18日,解放军67军开始陆续进驻老山战区。这支久经沙场的劲旅,前身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华北军区第2纵队,曾参加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百色起义等重大战役。新中国成立后,67军又荣幸地参加了开国大典阅兵,并于1951年跨过鸭绿江,投入到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15973名功臣。

然而,这支英雄部队已经31年没有参加过大规模作战了。当年那些在朝鲜战场冲锋陷阵的老兵,如今已是凤毛麟角。与此同时,驻守在老山对面的越军,却是一支久经战阵的劲旅。除了1976年外,他们从1945年起就一直在打仗,先是在越南本土对抗法国殖民者和美国侵略者,后又于1977年卷入柬埔寨战事。能在枪林弹雨中幸存下来的,无疑都是精锐之师。

5月30日,67军终于完成了与原驻防部队第1军的交接。谁知就在第二天,也就是5月31日,越军突然发动了代号为"M-1"的大规模反扑。原来,狡猾的越军早就做好了充分准备,他们修复了此前被第1军摧毁的地道,又在中越将军岭前沿阵地构筑了长达50公里的坑道。越军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趁67军立足未稳之际,发动突然袭击,重新夺回老山失地。

清晨5点,当67军将士还在酣睡之时,一阵密集的炮火突然将他们惊醒。原来是越军炮兵部队对老山23公里防线发起了猛烈袭击,其阵势之大,火力之猛,不亚于一年前的松毛岭战役。紧接着,越军出动了两个步兵团的兵力,分别向那拉、李海欣等高地发起进攻。

面对越军的疯狂反扑,67军军长张志坚沉着应对。他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军事人才,不仅在军校接受过正规训练,还曾在志愿军参谋学院进修。他立即召集参谋长粟戎生等将领商讨对策。粟戎生是名将粟裕之子,毕业于哈军工,曾参加过援越抗美,对越军十分了解。

在二人的部署下,前沿阵地除了保留必要的观察哨,其余部队全部退入坑道,避开越军的炮火袭击。一旦发现越军冲锋,就立即调动二线炮火机枪予以拦截。同时,炮兵部队对越军炮兵阵地实施反击,但收效甚微。

67军换防老山第二天,越军疯狂反扑,一个月后再不敢发起排级冲锋

上午6点,越军开始对211高地、156高地等发起猛攻。由于越军采取了地道战术,这两个与越军阵地相邻的高地很快被攻陷。211高地守军寡不敌众,除一人跳崖逃生,一人负伤被俘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156高地战士则退入坑道,负隅顽抗。

直到8点浓雾散去,在67军炮火掩护下,156高地守军和增援部队才得以反击,将占领阵地的越军赶了下去。与此同时,在140高地、142高地,越军在遭受重创后也被迫撤退。

然而越军并未就此罢休。9点左右,他们又集结了近千兵力,在炮火掩护下,对156高地等发起新一轮进攻。67军将士这次学聪明了,不再轻易浪费弹药,而是等敌人逼近阵地,就用火焰喷射器、机枪、手榴弹来个近距离歼灭。

就这样,从早到晚,双方在群山峻岭间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越军数次发起冲锋,均被67军的钢铁防线挡了回去。直到晚上9点,在损失600多人后,越军终于偃旗息鼓,退回了阵地。反观67军这边,伤亡人数只有40余人。

尽管211高地的1号、2号哨位被越军占领,但3号哨位仍牢牢掌控在解放军手中。更重要的是,67军以寡敌众,硬是挡住了越军的疯狂进攻,稳住了老山防线。这不禁让全军将士倍感振奋,纷纷请缨出战,要把失去的高地夺回来。

就这样,67军初到老山,便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他们沉着应战,多次击退越军的进攻,用实力和勇气捍卫了国家的领土。这一仗,不仅展现了67军的过硬本领,也向越军发出了强烈的信号:老山是你们碰不得的禁区!

二、67军沉着应战,多次击退越军进攻

面对越军的疯狂反扑,67军将士没有丝毫慌乱。军长张志坚立即召集参谋长粟戎生等将领,分析敌情,商讨对策。经过一番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越军此次进攻,其目的无非是想趁67军立足未稳之际,夺回老山失地。对此,我军决不能退缩,要以守为攻,坚决粉碎越军的反扑图谋。

67军换防老山第二天,越军疯狂反扑,一个月后再不敢发起排级冲锋

张志坚当机立断,下令前沿阵地除必要观察哨外,其余部队全部退入坑道,避开越军的炮火袭击。一旦发现越军冲锋,就立即调动二线炮火机枪予以拦截。同时,炮兵部队对越军炮兵阵地实施反击,但收效甚微。原来,狡猾的越军已修复了此前被摧毁的地道,并在中越将军岭前沿阵地构筑了长达50公里的坑道。他们就藏在这些坑道里,对我军阵地进行袭扰。

上午6点,战斗打响。越军首先对211高地、156高地等发起猛攻。211高地与越军227高地一衣带水,守军寡不敌众,除一人跳崖逃生,一人负伤被俘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156高地战士则退入坑道,负隅顽抗。直到8点浓雾散去,在67军炮火掩护下,156高地守军和增援部队才得以反击,将占领阵地的越军赶了下去。

与此同时,在140高地、142高地,越军在遭受重创后也被迫撤退。然而他们并未就此罢休。9点左右,越军又集结了近千兵力,在炮火掩护下,对156高地等发起新一轮进攻。67军将士这次学聪明了,不再轻易浪费弹药,而是等敌人逼近阵地,就用火焰喷射器、机枪、手榴弹来个近距离歼灭。

就这样,从早到晚,双方在群山峻岭间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越军数次发起冲锋,均被67军的钢铁防线挡了回去。直到晚上9点,在损失600多人后,越军终于偃旗息鼓,退回了阵地。反观67军这边,伤亡人数只有40余人。

尽管211高地的1号、2号哨位被越军占领,但3号哨位仍牢牢掌控在解放军手中。更重要的是,67军以寡敌众,硬是挡住了越军的疯狂进攻,稳住了老山防线。这不禁让全军将士倍感振奋,纷纷请缨出战,要把失去的高地夺回来。

6月1日,67军总结作战情况后,决定趁着当晚的暴雨,由199师595团对211高地实施夜袭。595团以1营为主攻,2营为后续,3营为预备队。1营被划分为两个突击队,分别从255高地和908高地出击。战士们除了携带必要的火器外,还人手一支新式85式微声冲锋枪。这种枪射速快、重量轻、精度高,非常适合阵地攻防战。

然而,越军早有防备。原来,他们不久前从苏联搞来了一批夜视仪,视距可达30米。这种先进装备,67军闻所未闻。于是乎,当595团战士摸黑接近211高地时,便被越军发现,随即遭到猛烈炮火封锁。战士们伤亡惨重,根本无法靠近目标。

6月3日,595团因损失过大,军部只得从其他部队抽调人员,重建598团接替作战。此后,598团多次对211高地发起冲击,但都无功而返。67军指挥部痛定思痛,决定暂停进攻,以免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这场战斗,67军付出了120名战士阵亡、百余人负伤的代价,可谓是损失惨重。这也是越军自1979年以来,唯一占了解放军便宜的一仗。但从大局来看,67军仍然稳住了老山防线,挫败了越军的反扑图谋。

67军换防老山第二天,越军疯狂反扑,一个月后再不敢发起排级冲锋

此战之后,67军进行了改编,并认真总结教训。军部决定成立一支由侦察兵组成的突击小分队,由597团团长原明亲自带队,对211高地实施奇袭。经过两个月的魔鬼训练,9月8日,原明率队神不知鬼不觉潜入越军后方,仅用16分钟就夺回了211高地。越军随后组织300多人反扑,均被击退。

自此,越军对67军再不敢轻举妄动。这支英雄的部队,用实力捍卫了国家的领土,谱写了一曲威武雄壮的凯歌。

三、67军誓夺失地,屡攻211高地遭重创

211高地的失陷,让67军上下倍感耻辱。这个与越军227高地一衣带水的阵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不仅是通往老山主峰的必经之路,更是我军防线的重要屏障。一旦失去这个高地,越军就可以居高临下,对我军阵地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夺回失地,67军决定立即组织反攻。6月1日,军部命令199师595团对211高地实施夜袭。595团是一支久经沙场的劲旅,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屡建奇功。此次,他们以1营为主攻,2营为后续,3营为预备队。1营被划分为两个突击队,分别从255高地和908高地出击。

战士们除了携带必要的火器外,还人手一支新式85式微声冲锋枪。这种枪射速快、重量轻、精度高,非常适合阵地攻防战。军部希望凭借先进武器和出其不意,一举夺回211高地。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原来,越军不久前从苏联搞来了一批夜视仪,视距可达30米。这种先进装备,67军闻所未闻。于是乎,当595团战士摸黑接近211高地时,便被越军发现,随即遭到猛烈炮火封锁。战士们伤亡惨重,根本无法靠近目标。

6月3日,595团因损失过大,军部只得从其他部队抽调人员,重建598团接替作战。此后,598团多次对211高地发起冲击,但都无功而返。67军指挥部痛定思痛,决定暂停进攻,以免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67军换防老山第二天,越军疯狂反扑,一个月后再不敢发起排级冲锋

这场战斗,67军付出了120名战士阵亡、百余人负伤的代价,可谓是损失惨重。这也是越军自1979年以来,唯一占了解放军便宜的一仗。但从大局来看,67军仍然稳住了老山防线,挫败了越军的反扑图谋。

此战之后,67军进行了改编,并认真总结教训。军部决定成立一支由侦察兵组成的突击小分队,由597团团长原明亲自带队,对211高地实施奇袭。经过两个月的魔鬼训练,9月8日,原明率队神不知鬼不觉潜入越军后方,仅用16分钟就夺回了211高地。越军随后组织300多人反扑,均被击退。

尽管付出了巨大牺牲,但67军将士没有被挫折击倒。他们发扬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誓要夺回失去的高地。经过反复论证,军部决定采取"蚂蚁啃骨头"的战术,集中优势兵力和火力,对211高地实施持续进攻,直至夺回为止。

9月中旬,67军组建了一支由数百名精兵组成的突击大队。他们白天隐蔽,晚上行军,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了211高地脚下。经过几天的侦察,突击队摸清了敌人的兵力部署和火力配置。9月25日晚,在炮兵和机枪火力掩护下,突击队分多路向211高地发起总攻。

激战持续了一个通宵,双方你来我往,进退攻守。战士们发扬"敢打硬仗,打硬仗必胜"的血性,一次次冲锋在枪林弹雨中。到了26日凌晨,突击队终于攻上了211高地,与防守的越军展开白刃格斗。

经过一番肉搏,越军终于抵挡不住,仓皇撤退。211高地重新回到了67军手中。此战,我军伤亡数十人,毙伤俘越军百余人。虽然代价不小,但大家都觉得值了。因为老山,寸土必争!

夺回211高地后,67军大大增强了士气。10月,他们又相继收复了失去的其他高地。至此,老山防线得以全面恢复,再次成为一道铜墙铁壁。而越军在接连失利后,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他们惊恐地发现,自己遇上了一个难缠的对手。

四、67军神兵天降,16分钟夺回211高地

67军换防老山第二天,越军疯狂反扑,一个月后再不敢发起排级冲锋

经过两个多月的苦战,67军终于意识到,要想夺回211高地,单靠正面强攻是行不通的。越军不仅构筑了大量坑道工事,还从苏联搞来了先进的夜视仪,这让他们在夜战中占尽优势。再这样下去,不仅会损失更多将士,还可能丧失主动权。

痛定思痛之下,军部决定另辟蹊径,成立一支由侦察兵组成的突击小分队,由597团团长原明亲自带队,神不知鬼不觉潜入越军后方,给他们来个出其不意。原明是一位身经百战的侦察兵,曾在中越边境执行过多次渗透任务,对越军的部署和地形了如指掌。

为了这次行动,军部精心挑选了17名身手不凡的侦察兵,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手。他们都有丰富的丛林作战经验,熟悉各种隐蔽突袭战术。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全都是共产党员,有着视死如归的革命意志。

接到命令后,原明立即带队来到云南某处山区,开始了魔鬼训练。那里的地形与老山如出一辙,非常适合演练奇袭战术。两个多月来,战士们昼伏夜出,练习各种隐蔽行军和攀岩技巧,还精心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9月1日,突击小分队终于出发了。他们轻装简从,人手一支85式微声冲锋枪,背上还挂着手雷和炸药包。为了避人耳目,他们只在夜间行军,白天就隐蔽在山洞或丛林中休整。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生怕惊动了越军岗哨。

经过7天7夜的跋涉,突击队终于抵达了211高地附近。他们隐蔽在越军227高地的死角,仔细观察敌情,等待时机。原来,越军每天10点半才吃早饭,这时警惕性最低。原明决定就在这个时候发动突袭。

9月8日上午10点半,当越军士兵还在煮着河粉时,一阵密集的枪声突然响起。原来是突击队端着微声冲锋枪,一边射击一边冲向211高地。越军猝不及防,仓皇应战,但寡不敌众,很快溃不成军。

仅仅16分钟,突击队就以2人轻伤的代价,歼灭越军20余人,夺回了211高地的制高点。等到越军反应过来,调集300多人反扑时,为时已晚。在67军猛烈的炮火掩护下,突击队牢牢守住了阵地,击退了越军的多次进攻。

这次奇袭,堪称经典。它充分发挥了侦察兵善于隐蔽、擅长突袭的特长,以最小代价收复了失地。更重要的是,它重创了越军的士气,让他们从此不敢轻举妄动。原明也因此立下了一等功,成为全军学习的榜样。

67军换防老山第二天,越军疯狂反扑,一个月后再不敢发起排级冲锋

夺回211高地后,67军士气大振。他们乘胜追击,很快收复了周边其他失地。至此,老山防线得以全面恢复,再次成为一道铜墙铁壁。而越军在接连失利后,元气大伤,再也不敢对67军发动排级以上的进攻。

此后一个多月里,67军继续稳固阵地,清剿残敌,直至完成老山防御任务,光荣凯旋。这支英雄的部队,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领土,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

回首这场战斗,67军之所以能够击败数倍于己的敌人,除了将士们英勇善战外,更得益于指挥得当、战术灵活。面对装备精良的越军,67军没有硬拼,而是因地制宜,以守为攻,避其锋芒。尤其是突击小分队的奇袭,更是神来之笔,出奇制胜。

这也启示我们,打仗不在于人多势众,而在于善用兵、善谋略。哪怕寡不敌众,只要能够因时因地制宜,总能化险为夷,化被动为主动。正所谓"兵者,诡道也",战争从来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斗智斗勇。

67军的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也是精神上的胜利。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什么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是我军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战无不胜的法宝。

今天,和平年代,我们更要发扬67军的英雄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携手前行,共同开创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