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少年警校什么样?记者带你去津门一探究竟

作者:中国警察网

全国警察协会少年警校工作推进会召开

4月11日至12日,由中国警察协会主办、天津市警察协会承办、天津少年警校协办的少年警校工作推进会在天津召开。来自全国警察协会、警察院校、社会机构的百余名代表参加会议,公安部、中国关工委、共青团中央等有关部门领导参会并致辞。

据了解,会议围绕“深入推进少年警校工作”主题,针对少年警校建设发展中的政策支撑、经费保障、场地建设、标准制定、社会化经验借鉴、媒体宣传、文创产品开发等专题进行了研讨交流。与会代表还实地考察观摩了天津少年警校、市公安局特警总队和治安管理总队水警实训基地、西青区为明学校(少警示范学校)、河北区少年警校以及市区两级少年警校相关活动。

会议指出,以少年警校为平台和纽带,可以有效借助各类社会资源,探索组织开展公益性活动,弘扬新时代警察精神,拓展公安文化宣传阵地和载体,努力为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同时,让青少年通过直观感受警察职业和文化,能够进一步增进对公安工作的理解支持,密切警民关系,牢固树立青少年爱警、从警的崇高理想。(记者赵晓渊)

少年警校什么样?记者带你去津门一探究竟——

在孩子心中种下崇警爱警种子

今年寒假期间,天津少年警校在天津博物馆举办了28期“童心逐梦、与警同行”主题短训班,吸引了2800余名青少年到场“打卡”。

参观“赓续奋进的天津公安”主题展览和“致敬英雄”公安英模油画展、观看特警战术表演,还有警犬秀等一系列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警营活动,培养了勇敢精神,磨炼了坚强意志,在孩子心中种下崇警爱警的种子。

如今,天津少年警校不仅是孩子们心中向往的打卡地,也是新奇有趣的社会教育实践基地,更是助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亮眼品牌。

搭建青少年求知探索的舞台

“喜欢”“崇拜”“正能量”,这是记者采访过程中听到频率最高的词。“少年警校”好评如潮、频频“出圈”的背后,得益于多方的不懈努力。

为什么建立少年警校?建设怎样的少年警校?如何建好少年警校?这是摆在天津公安面前的三个课题。

在天津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下,公安机关、共青团、教育部门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凝聚强大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天津少年警校建设走深走实。

天津公安机关与共青团天津市委共同建设天津少年警校蓟州凤凰山营地;依托现有警务资源,建立特警、特勤、交警、刑侦、水警、警航等各具特色的少警实训基地。争取平津战役纪念馆、觉悟社旧址等红色资源和天津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支持扩展活动阵地,系统构建少警培训体系。

同时,天津公安机关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警务专业人才,并邀请市教委、团市委、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选派本系统专业人才,组建170余人的少警教官团队。

会同市教委、团市委共同打磨精品课程,纳入学校“道德与法治”和安全教育必修科目,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争做平安建设的传承者、法治思想的传播者和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自2023年7月15日天津少年警校正式挂牌成立以来,全市共有1万余名学员参训、985名公安民警法治副校长走进中小学开展“警训进校园、护航开学季”等主题宣教活动2000场、开展进校园和警营开放日活动800余场次。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记者来到天津市西青区为明学校的时候,正值课间休息,学生们三三两两结伴而行,谦和有礼又不失蓬勃朝气。

少年警校什么样?记者带你去津门一探究竟

为明学校是首所正式命名挂牌的“天津少警示范校”,学校分别在小学部和初中部各设立一个“天津少警示范班”,开展了一系列规范化、趣味化、多元化探索。天津市、区两级少年警校与为明学校深度合作,探索“7+3”模式的课程计划,将警察职业教育、普法专题教育等7门理论课及警务规范、警务实战、专业警种互动体验3门实践课纳入学生必修科目,引导学生们增强法治意识,厚植爱警崇警情怀。

少年警校什么样?记者带你去津门一探究竟

“我们采取公安民警与学校老师‘双师授课’模式,每月至少安排两节专门课程。在班级门前加挂‘少年警校示范班’牌子,增强大家的示范性和荣誉感,引导他们在同学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明学校德育主任张敬宇介绍。

学生许荌祺是“少年警校示范班”的一员,当被问及示范班设立以来的感受时,她说:“这学期,我们参加了刑侦探案营和特警体验营等活动,警察叔叔们为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了我很深的触动,现在我遇到困难时,更有勇气面对了。”

“孩子们的自我管理意识明显提高,在不久前的年级考试中,班级成绩有所提高。”“少年警校示范班”班主任李冬看着越来越团结向上的班级欣慰不已,“许多学生表示,长大后也要做一名人民警察。”

少年警校什么样?记者带你去津门一探究竟

下一步,天津少年警校将按照“一区一校一班”模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少警示范校建设工作,为全市青少年茁壮成长增添一抹浓墨重彩的藏蓝底色。

打造“家门口”的少年警校

草长桃艳,海棠盛放,北宁公园内亭台错落,和风拂过,令人心旷神怡。

天津市河北区少年警校便坐落于此,这里不仅有教学区和训练区,园内还建设了青少年普法园、警校健身园、爱国主义教育园、交通安全宣传园等主题“园中园”,北宁公园已被逐步打造成少年警校主题公园。

少年警校什么样?记者带你去津门一探究竟

傍晚时分,记者来到教学区,教室里几个小学员正在做作业,民警正陪伴左右。这是河北区探索的新模式——打造“家门口”的少年警校。

河北区少年警校负责人介绍,他们每日面向社会常态化公益开放,日常为青少年提供课后的“家庭式”“托管式”警训,中小学生在放学后登记进校即可开展学习、参观、锻炼、体验,周末还会组织开展免费的书法、剪纸、礼仪等不同类型特色课程。

家住附近的小学生崔静瑜是少年警校的忠实粉丝,平时只要有时间,就会报名参加少年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我喜欢这个地方,在这里我学到了防诈骗知识,还有亲切的警察老师教我书法。”

此外,河北区少年警校建成了全市第一家沉浸式警察职业体验馆,一比一复制公安基层派出所的基础设施和运行模式,小学员在这里可以穿上警服沉浸式体验执法办案、警用装备、身份证自助办理等各类公安业务,在园内进行模拟巡逻、模拟勘查、模拟出警。

河北区教育局将少年警校作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团区委、区应急管理局、区消防支队、区见义勇为协会也将少年警校作为活动阵地,少年警校的功能区不断扩展丰富。(记者张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