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青山死后多年,他的儿子找到举报者李克才:请为我父亲翻案

作者:汤团说史

建国初期,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震惊全国,毛主席亲自下令枪毙二人以儆效尤,在当时赢得了不少百姓的支持和欢呼。

但是多年之后,刘青山的儿子却找到了当年举报刘青山贪污的李克才,要为父亲“鸣冤”。

李克才是怎样回答的?难道当年的案子里还有其他隐情?

刘青山死后多年,他的儿子找到举报者李克才:请为我父亲翻案

对此案最熟悉的莫过于李克才了,正是他当众举报了刘青山和张子善。

李克才被调到天津地委工作时,刘青山时任天津地委书记,张子善时任天津地委专员,两人都是李克才的顶头上司。

李克才听说过二人的革命事迹,尤其是刘青山,他可是从红军时期过来的老革命,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都有突出表现。

刚到天津时,李克才勤于工作,尊敬二位领导,很期待能够在这里有一番作为。

刘青山死后多年,他的儿子找到举报者李克才:请为我父亲翻案

但很快,他就发现刘青山和张子善竟干起了贪污受贿的勾当,而且越来越猖狂。

刘青山自以为在抗战时有功,打天下时有他一份功劳,如今新中国成立,他自然该过好日子。

他住着曾经张学良一个副官留下的别墅,每天吃山珍海味,在别人一顿饭只花几块钱的时候,他洗一次澡就能花48块。

有一个很出名的故事,刘青山喜欢吃饺子,但这个饺子要做的有韭菜味,里面又不能有韭菜。

厨师绞尽脑汁想出来了一个办法,把韭菜整个包进饺子里,留个根在外面,等到快煮熟的时候,再把韭菜拉出来,这才满足了刘青山的无理要求。

刘青山死后多年,他的儿子找到举报者李克才:请为我父亲翻案

而且刘青山还染上了毒瘾,那时候打针比较多,有时候正开着会,刘青山的瘾上来了,都得暂停会议去打针,简直就是少帅的翻版。

李克才对这种事十分愤怒,他这时候才明白,毛主席是多么的深谋远虑。

他早早就预见了会有刘青山这样的同志出现,所以在进入北平前就再三强调,共产党绝不做李自成,共产党员也要时刻提防“糖衣炮弹”。

显然刘青山是没有抵抗住“糖衣炮弹”的攻击,彻底沉沦了。

刘青山死后多年,他的儿子找到举报者李克才:请为我父亲翻案

更让李克才义愤填膺的是,张子善也和刘青山成为了一丘之貉。

原本张子善也是个勤俭质朴的同志,他哥来找他帮忙,他都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可他到底还是没有经住诱惑。

张子善原本不是天津地委专员,这个职位是由刘青山兼任的,但他不愿意干活,所以才找来了关系好的张子善,把他提拔到这个位置上。

从那之后,张子善就唯刘青山马首是瞻,整日不想着工作,只想着怎么讨好刘青山,到时候好接替他的位置。

刘青山死后多年,他的儿子找到举报者李克才:请为我父亲翻案

他还经常对妻子说:

“我30岁在地委,40岁要到省委,50岁要进中央。”

刘青山的出现,让张子善觉得自己的梦能实现,所以他对刘青山极尽奉承,地委的其他工作人员看见他这个样子就十分鄙夷,对他格外不满。

张子善没有孩子,为了要个孩子,他找了不少名医来调理妻子的身体,但都无济于事,同事们知道后讥笑道:

“张专员多积点德,孩子就有了。”
刘青山死后多年,他的儿子找到举报者李克才:请为我父亲翻案

从同事们对刘青山和张子善的态度,就能看出他们二人做出了多少天怒人怨的事。

李克才更是深受其害,他在两人的手底下工作,对他们二人的勾当一清二楚。

他不是没有劝过,但根本没用。

刘、张二人一点实事不干,天天想着怎么骗取公款供自己享乐。

1950年9月,二人要挪用10亿元地方粮投入生产,李克才不同意,张子善再三保证,一定尽快还回来,李克才才答应了。

刘青山死后多年,他的儿子找到举报者李克才:请为我父亲翻案

可几天过去了,学校、河渠等多个地方都等着用钱,张子善那边却一点动静都没有了。

李克才等不及,上门去要,他们却说上级同意把那笔钱用在生产上了,李克才气愤不已又无可奈何。

1951年春天,原水利部部长傅作义要到天津视察工作,解放战争期间傅作义在天津烧过百姓们的房子,所以部分百姓们对傅作义还有怨念。

上级再三交代,一定要保护好傅作义的安全,不能让他出事。

刘青山死后多年,他的儿子找到举报者李克才:请为我父亲翻案

可这边的刘青山和张子善呢,只知道想方设法敛财,要么就赖在其他地方寻欢作乐,傅作义的安全问题本该是他们负责,但他们却连面都不露。

李克才再也忍不了了,立即向河北省委报告了二人的行为,并请求将自己调离天津地委。

谁知省委有位领导不仅没有警告刘青山和张子善,反而还觉得李克才告自己上级的状不对。

其中一位领导,原本说好了和李克才一起去劝刘、张,可临了他却提前一步去了,还说是李克才去省委告的二人。

刘、张二人大为恼怒,但也没法说什么。

刘青山死后多年,他的儿子找到举报者李克才:请为我父亲翻案

张子善想着只要把李克才拉进他们队伍,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但他小看了李克才。

李克才不愿意和他们同流合污,就算张子善送来再多的钱财,说再多的好话,他也不会被贿赂。

见他是个难啃的“骨头”,刘青山和张子善就借故说李克才工作不积极,要求把他调走。

这原本就是李克才想要的,但省委领导没同意。

“谁都可以调走,唯独李克才不能走。”

就这样,李克才只能留在天津地委,刘青山、张子善虽然看不惯他,但也没法拿他怎么样。

刘青山死后多年,他的儿子找到举报者李克才:请为我父亲翻案

1951年7月,张子善假借盖房,要求拿20亿贷款,李克才不同意,他就去地委开了证明,硬是把钱要走了。

1951年8月,张子善要求动用10亿元河工款,李克才还是不同意,他几次来找李克才都是一样的答案,后来张子善就趁李克才不在,偷偷把钱转走了。

李克才恼怒不已,他发现刘、张二人软硬不吃,不管是自己好言相劝,还是直言批评,他们都还是这个样子。

他意识到仅凭自己,无法制止他们继续堕落。

于是他便收集了不少二人的罪证,1951年11月29日,中共河北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李克才和张子善都出席了,刘青山因公务出国,还没回来。

刘青山死后多年,他的儿子找到举报者李克才:请为我父亲翻案

这次会议其实是为了部署“三反”,李克才为了彻底拔除干部队伍中的“蛀虫”刘青山、张子善,当着800多位参会人员的面,公开揭露了二人在天津贪污腐败的罪行。

听着那一个个天价数字,众人都胆战心惊,张子善更是面如死灰,李克才坦白完他们的罪行后,终于如释重负。

当天张子善就被逮捕了,上级领导对此事格外重视,连毛主席也关注到了这件事。

刘青山死后多年,他的儿子找到举报者李克才:请为我父亲翻案

12月2号,刘青山出差回来,刚到天津火车站,就也被带走了。

经调查,仅1950年至1951年他们在天津任职时,刘青山就贪污了1.84亿元(旧币),张子善贪污1.94亿元(旧币)。

更重要的是,给人民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毛主席知道后大发雷霆,亲自指示,必须要把这两人枪毙,才能给人民一个交代。

刘、张二人毕竟在革命期间也有过功劳,有人向主席求情,给他们一个改过的机会。

但毛主席坚持自己的决定:

“正是因为他们二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了他们两个,才有可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甚至2万个可能会犯这样错误的干部。”
刘青山死后多年,他的儿子找到举报者李克才:请为我父亲翻案

毛主席对贪污腐败的打击决心之大,让很多干部心生敬佩,也让那些想要效仿刘、张二人的侥幸之人望而生畏。

刘、张二人一开始也没想过会被处以死刑,他们以为凭借以前的战功,怎么也能保住一条性命。

但从革命时期毛主席坚持处决黄克功、肖玉璧等人就能看出,共产党和国民党不一样,共产党不搞以权谋私,管你是什么官职,只要危害人民的利益,危害祖国的利益,就必须接受惩罚。

二人都悔不当初,见到李克才时更是羞愧难当,李克才劝他们好好坦白,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只是没多久后,中央的指示就下来了。

刘青山死后多年,他的儿子找到举报者李克才:请为我父亲翻案

木已成舟,刘青山和张子善只能接受这个结果,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不过他们是他们,他们犯罪与家人无关,张子善没孩子,但刘青山有三个儿子,而且都年纪尚小。

中央专门下令,不允许为难刘、张二人的家属,并且政府还要对刘青山的后代进行照拂,直到他们成年。

中央的宽大处理,让刘青山和张子善痛哭流涕,他们一念之差酿成如此后果,也知道是自己自作自受,中央如此善待他们的家人,更让二人羞愧不已。

刘青山死后多年,他的儿子找到举报者李克才:请为我父亲翻案

在行刑前,刘青山只有一句话:

“以我做个典型吧,以我做个典型吧。”

1952年2月10日,两声枪响之后,刘青山和张子善的生命画上了句号。

两人的家属没有迁怒于李克才,他们也明白,归根结底,还是他们自己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那些年,李克才偶尔也会和刘、张的家属联系,关系也还可以。

刘青山死后多年,他的儿子找到举报者李克才:请为我父亲翻案

直到多年之后,刘青山的儿子长大成人,他们找到李克才,想替父亲翻案,李克才理解他们为人子的心情,但还是摇头道:

“你父亲的爱子没有错,没有错的案子怎么翻呢?”

也许会有人觉得,毕竟是老革命,为祖国上过战场,应该给他们一次机会,毛主席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

但他身为一国领袖,还需要考虑更多的东西。

彼时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这样的一个国家,如果再出几个像刘青山、张子善这样的人,那么迟早有一天,李自成的悲剧会重新上演。

刘青山死后多年,他的儿子找到举报者李克才:请为我父亲翻案

毛主席清楚地明白,只有以雷霆手段刹住这股不正之风,才不会让事情愈演愈烈。

而这两人被处决,的确带来了不小的影响,首先是国人欢欣鼓舞,自古以来百姓对于贪官污吏都是恨之入骨,刘、张二人伏法,天津百姓是赞不绝口。

其次他们二人也成了典型,时刻警醒着其他干部,切莫有歪心思,是以祖国才能更好的发展下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