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事关数据中心,四地试点放开

作者:城市金融报

 本报综合报道 工信部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

  4月10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的通告》(下称《通告》)。《通告》提出,在北京、上海、海南、深圳四地率先开展试点,并在获批开展试点的地区取消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等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

  那么,为何要试点扩大电信领域对外开放?将带来哪些影响?

事关数据中心,四地试点放开

四地率先开展试点

  实际上,工信部此前已经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了增值电信业务开放试点,开放了10项增值电信业务中的8项,其中6项不设外资股比限制,而从2020年起,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推广到了所有自由贸易试验区。截至2024年2月底,共有1884家外资企业获准在华经营电信业务。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上也曾提及,今年准备试点开放互联网数据中心等电信增值服务。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国内增值电信业务许可情况报告(2023.4)》显示,截至2023年4月底,国内增值电信领域已经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市场,外商投资企业比例持续快速提升,但整体规模较小,外商投资企业1373家,占经营者总数的4.34%。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当前,随着大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程度不断提升,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通告做出了一系列部署,欢迎外资企业来华开展经营,通过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与全球共享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通告》提出,在获批开展试点的地区取消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内容分发网络(CDN)、互联网接入服务(ISP)、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以及信息服务中信息发布平台和递送服务(互联网新闻信息、网络出版、网络视听、互联网文化经营除外)、信息保护和处理服务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

  《通告》指出,按照国家有关部署,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将率先开展试点。四地应由所在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自身实际提出试点实施方案并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评估论证,调研核查安全监管保障体系等工作,并对符合条件的地区进行批复。实施方案获批后,相关地区可以正式开展试点工作。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有关负责人指出,试点地区需在开放创新方面具有一定制度优势,信息通信产业发展基础良好、潜力较大,吸引外商投资制度健全,安全监管保障能力到位,试点示范经验丰富。

持续优化电信领域市场营商环境

  近年来,工信部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电信业高质量发展,电信领域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电信市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放10项增值电信业务中的8项,其中6项不设外资股比限制,并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取消了经营类电子商务等多项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

  同时,优化外商投资电信业务的审批程序,将外资准入审批与电信业务许可审批进行了合并,并将自由贸易试验区部分增值电信业务的许可审批程序改为了告知承诺制,有效提升外资准入便利化水平。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表示,本轮试点仅在四地的五个区域进行,且试点业务不涉及电信运营商语音、流量等核心业务,整体看对于国内市场竞争影响有限。此次试点的业务领域竞争格局已经固化。试点的意义或更多展现出大陆加强对外开放的态度。

  下一步,工信部将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有序推进电信领域开放工作。组织实施试点工作,开展评估论证,加强政策宣贯,及时总结试点的先进经验、模式、典型案例等并宣传推广。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开展电信领域对外开放政策研究,不断优化电信领域市场营商环境。

业内人士:数字经济投资规模有望加速扩大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扩大开放政策旨在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激发市场竞争力和主体活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全球共享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以数据中心(IDC)为例,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蓬勃发展,IDC作为各个行业信息系统运行的物理载体,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设施。IDC的建设已成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国内的IDC产业不仅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也面临着智算转型的关键窗口期。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23年,大陆提供算力服务的在用机架数达到810万标准机架,算力规模达到230EFlops。

  科智咨询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IDC产业正在从通用算力服务向智能算力升级。2023年智算中心市场高速发展,全年智算中心投资规模已经超过800亿元,而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IDC市场规模约为2407亿元,同比增长26.68%。该机构预测,2024年中国IDC市场规模将达3048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新基建的布局,数据中心业务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标配,巨额市场份额势必会引起境外投资者向国内市场进军。

  国内某头部IDC运营商人士认为,试点开放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增值电信业务,将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参与国内这一巨大市场的竞争中。在他看来,政策的开放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促进技术和资本的交流,也将推动国内IDC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

  然而,外资的参与可能会带来新的运营理念、管理经验和技术标准,同时也会带来新的挑战。一方面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另一方面整个产业生态、产业链都可能面临变革。而且,受到冲击的不仅仅是数据中心企业,还会包括产业链上下游。

  总体来看,业内普遍认为,境内外投资者未来势必将更加关注境内的IDC项目投资机会。这一扩大开放政策旨在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激发市场竞争力和主体活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全球共享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红利。市场预计,数字经济领域的投资规模将会加速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