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两优”专项行动 推动医保经办事项全区通办提质增效

作者:中国医疗保险杂志
“两优”专项行动 推动医保经办事项全区通办提质增效

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险服务中心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优化职能职责、优化工作流程”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两优”)工作要求,以推动医保改革、优化医保经办、提升医保服务为抓手,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障局优化职能职责优化工作流程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障局优化职能职责工作流程清单》《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险服务中心关于授权委托盟市办理自治区本级医保经办事项的通知》,本着“应放尽放、能减尽减、服务最优”的目标,依托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实现医保数据信息跨盟市互通互联,将自治区本级19项高频医保经办事项下沉到盟市办理,推动自治区本级“全区通办”业务落地落实,真正让医保服务惠民便民利民。

“两优”专项行动 推动医保经办事项全区通办提质增效

一、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推动服务下沉

一是不断强化认识,提高思想认识。“两优”工作开展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险服务中心为进一步推动“两优”工作在各盟市更好地落实,通过业务骨干授课、实地赴盟市培训、在线研讨交流等方式举办“两优”工作培训班5次,通过培训的方式不断强化各盟市医保经办机构对“两优”工作的认识,提高各盟市业务经办人员对自治区本级下沉医保经办事项的了解。

二是积极承接业务,加大宣传力度。各盟市、旗县区医保经办机构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推动自治区本级下沉事项更好地在各级医保经办机构办理,积极承接自治区本级的19项事项,各盟市、旗县区经办部门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答疑、电话咨询引导等方式,不断推动自治区本级跨盟市居住的参保人员知晓政策并在居住地就近办理19项下沉事项。

二、提升服务质量,持续增强服务效能

一是统一全区医保服务事项清单及操作规范。通过整合优化医保公共服务事项办事流程,将医保业务办理流程规范统一,简化业务办理流程,促进全区医保经办业务无差别受理,用心用情用力优化医保服务,解决好群众的医保“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参保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是提供医保便捷查询服务。在19项下沉事项中,查询类业务有两项,过去自治区本级参保人员办理查询类业务必须到内蒙古政务服务大厅自治区本级医保窗口办理。业务下沉以来,自治区本级参保人员可就近到全区任意一个医保经办机构进行业务查询,极大地为参保人员提供了便利。2023年,各盟市为自治区本级参保人查询参保信息共6000余人次,让参保人员可以在居住地就近查询医保信息、打印《参保凭证》。

三是就近办理医保业务。本着“就近办”原则,各级医保经办机构持续宣传引导参保人员就近办理医保业务,2023年,各盟市为本级参保人办理异地就医备案、转移接续手续、职工参保信息变更登记、生育津贴支付、门诊费用报销等业务共2000余人次,让跨盟市居住的本级参保群众“就近办”“少跑腿”。

“两优”专项行动 推动医保经办事项全区通办提质增效

三、优化医保服务,强化监督问效职能

一是压实主体责任。“两优”工作开展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险服务中心锚定目标、细化部署、压实责任,及时总结工作落实情况,立足医保职责,夯实保障基础,强化政策落实,办好民生实事。自治区本级19项高频医保经办事项下沉到盟市办理,不但加快推进了医保经办服务提质增效,更让自治区本级参保群众收到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幸福账单”。

二是持续跟踪调度。自2023年1月自治区本级医保经办事项下沉盟市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险服务中心按月调度统计19项下沉事项在各盟市办件数量。摸清各盟市办件数量的同时,了解各盟市办理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及时解决,推动业务“沉得下、办得了”。

三是督促落实职责。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险服务中心将各盟市办理自治区本级业务数量按月汇总,形成自治区本级业务“全区通办”工作调度表,并每月以《医保动态》的形式下发各盟市医保部门,不断督促各盟市积极推进自治区本级医保事项下沉办理,推动全区通办工作落实。

通过不断推动服务下沉,自治区本级19项医保经办事项全部实现全区通办。2023年,全区各盟市办理自治区本级业务共计8000余人次,其中巴彦淖尔市、乌海市、赤峰市在工作中加大宣传力度,业务办理量较大。全区各级医保经办机构全面推动医保服务“快办”“办好”,满足参保群众“就近、便利、高效”的办事需求,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实提高了参保群众的满意度,进一步增强了参保群众在医疗保障领域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来源 | 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险服务中心

编辑 | 杨紫萱 何作为

热点文章

•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如何影响看病就医?

• 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这3省份将开展试点!调不调、调多少、怎么调……

• DRG/DIP误区之一:DRG/DIP是医保部门要控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