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每天徒步5公里 他用脚步丈量工地安全

作者:垄上行
每天徒步5公里 他用脚步丈量工地安全

今日头条:工地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是“婆婆嘴”,时刻叮嘱现场规范作业;他们也是“小老师”,不断向产业工人普及各种安全生产知识;他们是“飞毛腿”,每天不辞辛劳奔波于施工现场每一个角落。他们就是工地安全员,他们用耐心、细心、用“火眼金睛”为项目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4月10日,记者跟随中交二航局四川成都濛阳新城新居工程六期项目部安全员杨帆,走进工地。

安全巡查,他“火眼金睛”。

每天徒步5公里 他用脚步丈量工地安全

一大早,杨帆就到安全讲评台参加班前喊话。“安全无小事,安全帽一定要戴好!”杨帆站在安全讲评台上,声音宏亮地说,施工中,如果哪个工人不戴安全帽、不按规范施工,一旦发现,他就别想在这里干活儿。

班前讲话,5到10分钟,看似短暂,却是产业工人上岗前的第一道安全关卡。台下,十多名工人师傅听得认真仔细,心里重复着施工中的每一条安全规定,做到心中有数。

随即,杨帆叫来电工赵华,走进配电柜,一遍又遍查看电源、电线、电表及灭火器,每一个点位,他都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并对赵华说,“每天开工前,需检查完配电设施安全后,方可开电。”

“配电设施正常!”20分钟后,电工赵华肯定地对杨帆说。这时,杨帆拿着对讲机对各施工小组说,“可以送电施工了,一定要注意安全。”

都说安全员就是一个“婆婆嘴”。别看杨帆年纪不大,遇到违章作业的工人可是一点不留情面,该批评、该处罚的时候不留情面。上午9点30分,杨帆发现一名没有严格系好安全帽帽带的师傅进行严格批评,当着工友们的面向大家普及安全常识,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巡检中,杨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讲解安全规范要求,提出整改建议。记者问他是否有检查技巧,杨帆说:“首先还是要熟悉规范标准,积累经验,培养对隐患的敏感吧。我认为安全工作是不能有技巧的,必须要用心的去看。”

杨帆早练就了一双“飞毛腿”,一股气直奔2号楼13层,看见工人师傅正在扎钢筋、搭架子,他将管理人员叫到一起,一边讲施工中的安全要点和规范,一边叮嘱大家注意安全。

濛阳新城新居工程六期项目位于成都市彭州市濛阳街道,是成都国际陆港彭州片区的一个安置房项目。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共有9栋14层到18层的住宅楼,可以安置849户。

就这样,杨帆每天要在9栋楼房间上下奔走,徒步超过5公里,巡查每一处安全隐患,现场每一个角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用脚步去丈量每一个作业点的安全。

安全面前 他铁面无私

每天徒步5公里 他用脚步丈量工地安全

今年33岁的杨帆,虽然只是高中毕业,但是2年前他通过自考取得了武汉理工工程管理本科文凭。一个90后,但他在安全面前,从不讲情面,铁面无私。

下午2点半,杨帆赶到6号楼施工现场,看见施工正在使用混凝土料斗。他立即将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杨愽叫到一旁叮嘱说,“要先检查好方形混凝土料斗钢丝绳是否完好,汽车吊防脱钩装置是否有效,确保万无一失,才能起吊。”

“进出车辆不能拖泥,更不能带泥土、泥浆驶出现场。”下午4时许,杨帆看见进出工地的作业车辆师傅,他总一边提醒说,一边叮嘱他们注意行车安全。据濛阳新城项目部负责人贾飞飞介绍,该项目严格执行绿色标杆施工工地技术标准,荣获了成都市绿色标杆施工工地。

下午6点,忙碌了一天的杨帆回到办公室,对内页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归档,同时在“平安二航项目安全管理系统”中认真填写当日检查情况,丝毫不敢大意。他快速拿出笔记本,写起了当天安全日记,记录了施工中的安全好做法和仍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都说夫行千里妻担忧。晚上8点多,杨帆照例打开视频和妻子视频聊会天,报一声平安,让远在重庆的爱人能安心。

晚上8点半,杨帆总结好当日的安全工作,并对第二天的安全工作进行梳理完毕后,开始学习。每天坚持学习成为了杨帆的习惯。在他看来,趁着年轻就应该多充充电,并明确了今年要考过注册安全工程师的目标。

每天徒步5公里 他用脚步丈量工地安全

华灯初上,累了一天的杨帆准备休息了。通过一天的体验,记者深切地感受到安全员的不容易,他们每天工作周而复始,琐碎而又枯燥,他们工作时间长、压力大,但为了工地安全,他们时刻坚守着,辛勤付出着汗水和青春。

现实中,像杨帆这样的安全员还有很多,他们坚守岗位,辛苦付出,守护安全,确保千百万工人安全,时刻赢得大家纷纷点赞,他们穿着安全帽和反光背心穿梭在工地中,成为一道美丽而亮丽的风景。(记者 陈青 通讯员 方国俊 向晓文 何忠博 编辑 许佳 审核 涂丹 监制 杨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