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爱廉说丨陈化成:垂功烈而炳节千秋

作者:福建纪检监察
爱廉说丨陈化成:垂功烈而炳节千秋

视频加载中...

在厦门梧村金榜山麓闹中取静处,一座平面呈“风”字形龟形坟丘掩映在青松翠柏间,显得庄重肃穆。

爱廉说丨陈化成:垂功烈而炳节千秋

陈化成墓(摄影丨张敏)

长眠于此的便是晚清爱国名将、民族英雄陈化成。

1776年,陈化成出生于厦门同安湾的一个小岛渔村。由于水性好、武艺精,22岁的陈化成入伍清军水师,追随清代水师名将李长庚、王得禄征战南北,英勇果敢,屡立战功。清道光十年(1830年),陈化成提任福建水师提督,驻守厦门。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此时年届65岁的陈化成临危受命,被清政府任命为江南提督,统率兵马赴上海吴淞口,部署抵御英军大计。

1842年6月16日清晨,英国侵略军出动所有舰船,疯狂向吴淞口发动炮击。大战在即,陈化成对官兵们说:“我今日极力用兵,以死报国恩,汝等幸助我全忠节焉!”

陈化成带领亲兵数十人,坚守炮台阵地,燃放数千发炮火,重创侵略者。但由于弹药补给不济,清军伤亡惨重,陈化成全身多处中弹,最后率领将士与英军展开白刃战,战至最后一息,壮烈殉国。

爱廉说丨陈化成:垂功烈而炳节千秋

陈化成故居(摄影丨何志芳)

我们的历史课本记载了陈化成的英雄事迹,其实,陈化成不仅作战英勇,而且为官清正。

《清史稿》记载,陈化成“与士卒同劳苦,风雨寒暑不避”。陈化成接任福建水师提督后,着手整顿加强,修葺营盘寨栅,如数发放兵饷。官兵得到正常供给,军心安定,纪律好转,福建水师面貌焕然一新。调任江南提督时,他不住舒适的提督公馆,而是与吴淞口防地士兵一样住在一顶旧帐篷里。江苏巡抚梁章钜得悉此事,派人赶做了一顶新帐篷送给陈化成,遭到婉拒。陈化成说:“士兵都住着破帐,自己不忍独居新帐。”梁章钜深受感动,为吴淞口军士全部换了新帐房。

严于律己,体恤官兵,廉洁奉公,爱惜百姓,陈化成赢得了广大官兵和百姓的爱戴和拥护,众人咸称“廉将”。即使其升任提督后,也只是将家眷移至厦门中山路附近的草埔埕(今草埔巷)9号。这座砖木结构的平房,门窗朴素,别无雕饰,与普通民居几无差别。

爱廉说丨陈化成:垂功烈而炳节千秋

《厦门志》(摄影丨张敏)

但陈化成会将节省下来的俸银,用来捐助书院、义塾、育婴堂等社会慈善机构。地方官周凯曾向陈化成提议修纂《厦门志》,陈化成当即表示支持。但《厦门志》编纂后未曾刊行,周凯却已客死他乡,陈化成便用自己的俸银资助刻印《厦门志》。厦门玉屏书院与文昌祠等建筑年久失修,破损荒废,陈化成也带头捐款重修。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陈化成将军坚贞忠诚、舍身取义的爱国情操,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高尚品格,可歌可泣、辉映千秋的英雄业绩,为英雄故土长留一脉清风正气,为中华民族永存一份精神瑰宝。

供稿丨厦门市纪委监委、思明区纪委监委

爱廉说丨陈化成:垂功烈而炳节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