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85年对印前线,边防团长牺牲在4500米高山,参谋打光子弹请求增援

作者:崔以安💟

85年对印前线,一支边防小分队深入印度实控区侦察,不料在4500米的高山上遭遇意外。边防团长高明诚突发高原病,生命垂危。参谋张建刚和警卫员小杨守护在团长身边,弹尽粮绝,他们还能坚持多久?增援部队能否及时赶到,救回他们的团长?

85年对印前线,边防团长牺牲在4500米高山,参谋打光子弹请求增援

边防团长高明诚的背景

高明诚,这个响当当的名字,在西藏军区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提起他,战士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说一句:"高团长,是我们心目中最敬佩的军人!"

高明诚出生在甘肃武威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铁路工人,母亲是家庭主妇。家里还有三个弟妹,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高明诚仍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高明诚的妻子是他的高中同学,两人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妻子的父亲曾是一名红军战士,解放后担任过古浪县委书记。高明诚的家境和妻子家的显赫地位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让高明诚一度有些自卑。但妻子却一如既往地支持着他,鼓励他要自强不息,成就一番事业。

1967年,响应毛主席"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高明诚毅然决然地参军入伍,并主动请缨到条件最艰苦的西藏边防服役。临行前,他对妻子说:"我一定会建功立业,给咱们的爱情一个完美的交代。"妻子含泪点头,目送他远赴边疆。

谁曾想,这一别,就是一辈子。参军后,高明诚先后被提拔为班长、团参谋,最后升任边防团团长。在部队这些年,他和妻子聚少离多,但彼此心中的爱却从未消减。每次休假,高明诚都会给妻子写一封长长的家书,絮絮叨叨地诉说边关的点点滴滴。妻子也会精心准备各种慰问品,让他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1976年,高明诚终于和妻子结为连理。婚后,妻子放弃了大城市的优越生活,毅然决然地来到了边防团驻地。她不仅默默支持丈夫的工作,还尽心尽力照顾全团官兵的生活。在她的影响下,驻地的环境越来越好,战士们的士气也越来越高。

就这样,高明诚和妻子携手并肩,在边防线上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爱情赞歌。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什么叫"爱我边防,爱我家园"。

85年对印前线,边防团长牺牲在4500米高山,参谋打光子弹请求增援

高明诚虽然出身贫寒,但他凭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一步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边防军官。他不仅有过硬的军事素质,还有深厚的爱国情怀。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部队,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准备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切。

正是有了高明诚这样的边防卫士,祖国的边疆才能安宁,人民才能幸福。他们用青春和热血,筑起了一道道钢铁长城,守护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平安。让我们向他们致敬,向英雄们致敬!

高明诚在边防前线的工作

高明诚来到西藏边防后,很快就凭借过硬的军事素质和出色的工作能力,得到了上级的赏识和战友们的信任。无论是在巡逻执勤还是军事训练,他都冲锋在前,身先士卒,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那些海拔三四千米,甚至五六千米的高山上巡逻,对体力和意志都是一种巨大的考验。但高明诚从不叫苦叫累,总是第一个爬冰卡,第一个涉水过河,用自己的行动带领战士们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有一次,边防团接到上级命令,要在海拔5000多米的冰川上建立一个前沿观察哨。这个任务难度非常大,不仅环境恶劣,气候多变,而且还有高原反应的威胁。作为团长,高明诚主动请缨带队前往。

在冰天雪地里,高明诚和战士们一起搭建帐篷,清理场地,架设炊事设备。由于海拔太高,很多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呕吐、头痛、胸闷……但在高明诚的鼓舞下,大家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观察哨建成后,高明诚又和战士们一起制定了严密的防守预案,并且亲自带队进行实地演练。在他的带领下,这个观察哨很快成为了一座坚不可摧的"铁布衫",为边防线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

高明诚不仅军事素质过硬,而且还十分关心爱护战士。他常说:"当兵吃的是草,穿的是衣,打的是仗,但一定要让战士们吃好穿暖,这是我们当干部的责任。"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高明诚经常自掏腰包,给战士们买牙膏、肥皂等日用品。逢年过节,他也会想方设法弄来一些慰问品,给大家改善伙食。就连自己的被子,他也常常让给冻得瑟瑟发抖的战士。

85年对印前线,边防团长牺牲在4500米高山,参谋打光子弹请求增援

有一年冬天,驻地遭遇了罕见的暴风雪,气温骤降到零下30多度。战士们的棉衣棉被都已经破旧不堪,根本抵挡不住寒冷。得知这一情况后,高明诚立即带人冒雪驱车数百里,从军需库里调来了一批崭新的棉衣棉被,及时送到了战士们手中。

在高明诚的悉心关怀下,边防团的官兵们无不对他充满了感激之情。大家都说:"跟着高团长,我们啥也不怕!哪怕粮草短缺,弹药不足,只要听他一声号令,我们也要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

为了更好地指挥部队,高明诚还刻苦钻研军事理论,博览群书,研究边境的历史和地理。他那本厚厚的笔记本上,详细记录着从清政府到民国,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大陆与邻国在边界问题上的谈判过程,以及印军在中印边境的活动规律等。

这些宝贵的资料,不仅为他指挥部队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党和国家在处理边境问题上提供了有益借鉴。高明诚常说:"只有把边境的历史搞清楚了,把敌情摸透了,我们才能更好地守卫边疆,维护领土完整。"

就是凭着这股刻苦钻研、锐意进取的劲头,高明诚带领的边防团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国守边的先进典型,被西藏军区誉为"高原雄鹰团"。而他本人,也多次受到嘉奖,成为西藏军区的一面旗帜。

1985年对印前线的紧张局势

进入1985年,中印边境的局势开始变得紧张起来。印度军队在边境东段频繁越线活动,甚至还建立了一些季节性据点,其空军也多次越过实际控制线,对我纵深地区进行侦察。

对印军的这些挑衅行为,我军始终保持着高度戒备。西藏军区多次就此向上级汇报,并派出多支小分队在边境地区进行武装巡逻,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

作为中印边境东段的重要战略要地,旺东地区成为双方较量的焦点。旺东位于克节朗河谷以西,距离拉则拉山、章龙里山很近,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长期以来,这里就是双方争夺的热点地区。

85年对印前线,边防团长牺牲在4500米高山,参谋打光子弹请求增援

1967年中印边境冲突后,印军曾一度占领旺东,并在此修建了一些工事。此后虽然我军通过外交斗争,迫使印军撤出了旺东,但他们始终对这一地区虎视眈眈,伺机卷土重来。

1985年,印军的活动更加频繁了。他们不断地向旺东增兵,加固工事,并且还派出了武装巡逻队,对我前沿阵地进行骚扰。有情报显示,印军还秘密运来了大量弹药物资,做好了与我军一决雌雄的准备。

面对印军的挑衅,西藏军区决定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1985年5月,军区命令驻守在中印边境一线的几个边防团,分别派出小分队对旺东地区进行侦察,摸清印军的兵力部署和活动规律,为我军反击印军的进攻做好准备。

接到命令后,高明诚所在的边防团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侦察任务。作为团长,高明诚对这次任务高度重视。他明白,这次侦察事关军区乃至全国的战略大局,容不得半点闪失。

为了完成这次任务,高明诚决定亲自带队,深入旺东腹地进行侦察。在出发前,他反复叮嘱参谋和连长,要详细了解沿途的地形地貌,认真分析敌情,做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准备。

连日来的阴雨天气,让旺东地区的地形更加复杂多变。山路泥泞不堪,悬崖峭壁比比皆是,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但高明诚和他的战友们没有退缩,他们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西藏军区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向旺东纵深地区挺进。

行军途中,高明诚总是冲在最前面,用身体为战士们开路。山路太滑的时候,他就脱下外衣,铺在路上,让战士们踩着前进;悬崖太陡的时候,他就用绳子把自己和战士们拴在一起,大家手拉手,肩并肩,齐心协力攀登……

就这样,侦察小分队跋山涉水,昼夜兼程,终于到达了旺东腹地。在这里,他们发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只见山谷中印军营帐密布,炊烟袅袅,各种重型武器装备应有尽有,一副剑拔弩张的景象。

更让高明诚他们吃惊的是,印军修建的工事比想象中的还要坚固,多处碉堡机枪点火力交叉,简直就是一个固若金汤的"军事堡垒"。

面对眼前的险恶形势,侦察小分队丝毫没有退缩。他们秘密潜伏下来,仔细观察印军的一举一动,记录他们的人员、火力配置,绘制他们工事的详细示意图。连续几天,大家都是靠着方便面和压缩饼干充饥,顾不上休息,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重要情报。

85年对印前线,边防团长牺牲在4500米高山,参谋打光子弹请求增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艰苦卓绝的侦察,小分队掌握了大量关于印军的第一手资料。高明诚当即决定,由他和一名战士留下继续监视,其他人兵分两路,分头把情报送回团部,以便军区尽快制定作战方案。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彻底打乱了侦察小分队的部署。大雪封山,道路阻断,送情报的战士被困在了山里,而高明诚和留下的战士,也被大雪围困在了印军工事附近。

雪越下越大,视线越来越模糊。印军发现异常,开始朝着高明诚他们藏身的方向开枪扫射。千钧一发之际,高明诚只好带着战士撤离原地,在大雪中艰难跋涉,寻找新的藏身之处。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一颗流弹击中了高明诚的左腿,鲜血瞬间染红了白雪。剧痛之下,高明诚脚一软,摔倒在地。而此时,印军的追兵已经越来越近了……

山雪无情,军人有义。留下的战士见状,毫不犹豫地背起高明诚,拖着负伤的身体,在风雪中艰难前行。一步,两步,三步……每一步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每一步都可能粉身碎骨。

终于,他们来到了一处隐蔽的山洞。战士把高明诚轻轻放下,用身上的衣服为他裹伤,又在洞口堆起雪堆,掩盖踪迹。做完这一切,战士强忍着剧痛,端起枪,守在洞口,随时准备战斗到最后一刻。

洞外,暴风雪越来越大,印军搜索的脚步也越来越近。洞内,高明诚强忍着伤痛,一遍遍叮嘱战士,要把侦察到的情报,无论如何也要送回去,哪怕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就这样,一夜过去了,又一夜过去了。终于,援军赶到,及时赶走了印军。高明诚和战士终于得救,侦察情报也完整地送回了团部。

回到团部的高明诚,第一时间向军区领导汇报了侦察情况。军区当即决定,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粉碎印军的进攻图谋。不久,我军就在旺东地区发起了强大反击,将印军赶回了实际控制线以南。至此,这场中印边境的较量,以我军的胜利而告终。

85年对印前线,边防团长牺牲在4500米高山,参谋打光子弹请求增援

侦察旺东的意外遭遇

1985年6月20日,西藏军区最终决定,由高明诚带队,组建一支精干的侦察小分队,秘密潜入旺东地区,深入印军腹地,获取第一手情报。考虑到任务的特殊性和危险性,军区特意挑选了4名精通侦察和野外生存的精英战士,与高明诚一起组成了这支特殊的小分队。

小分队成员中,有曾在对越作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老连长蒋久华,有在侦察专业训练中名列前茅的参谋张建刚,还有作战经验丰富的警卫员老杨。他们都是高明诚最信任和倚重的战友,曾在多次任务中出生入死,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出发前,高明诚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语重心长地说:"同志们,这次任务关系到国家安全和边境稳定,我们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不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我们都要一往无前,直到完成任务。"

"明白!"大家齐声应答,个个斗志昂扬,跃跃欲试。

6月30日凌晨,侦察小分队悄然出发。他们卸下武装,换上当地牧民的服装,背上简单的行囊,融入茫茫雪山之中。同时,他们还带上了充足的食物、帐篷等野外生存装备,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

第一天,小分队沿着预定路线,翻越一座座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穿越一条条湍急的河流,行进在崎岖难行的山路上。由于连日阴雨,山路泥泞不堪,一不小心就会滑倒。大家只能手拉手,肩并肩,相互搀扶,艰难前行。

第二天,小分队抵达了距离印军工事不到5公里的一处隐蔽地。在这里,他们发现地形与地图标注的完全不一样,四周都是陡峭的悬崖峭壁,根本无路可走。无奈之下,大家只能就地休整,等待时机。

正在这时,意外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彻底打乱了侦察计划。积雪越来越厚,能见度越来越低,原本就复杂的地形更加难以辨认。不仅如此,体力透支和高原反应,也让大家的身体出现了严重不适。

更让人担心的是,高明诚的病情越来越重。由于长期在高原环境中工作,他的身体早已亮起了红灯。这次任务之前,医生曾多次劝阻他,要他好好休养,但他执意要来。现在,高烧和呕吐让他的脸色惨白,几乎虚脱。

85年对印前线,边防团长牺牲在4500米高山,参谋打光子弹请求增援

"团长,你先休息,我们来想办法!"老连长蒋久华强忍着泪水,搀扶高明诚躺下。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张参谋灵机一动,决定冒险下山,去寻找来时的路,以便尽快带队撤离。为了掩护他行动,警卫员老杨主动请缨,要在原地吸引印军注意力。

"你们要小心,我在这里等你们回来!"高明诚挣扎着说。

"放心吧团长,我们一定会平安回来的!"张参谋紧紧握住高明诚的手,转身消失在茫茫雪山中。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张参谋和老杨始终没有回来。大家的心都悬了起来,生怕他们遭遇不测。

又过了一个小时,张参谋终于回来了,但浑身是伤,几乎无法站立。原来,他为了甩开印军的追兵,不小心从山崖上摔了下去,多处骨折。而老杨为了掩护他,却被印军的流弹击中,壮烈牺牲。

"我没用,连老杨都保不住,我还是个军人吗?"张参谋悲痛欲绝,泣不成声。

"不,你做得很好,老杨是为了保护你,为了完成任务而牺牲的,他是革命先烈,我们要永远记住他!"高明诚强忍着剧痛,紧紧抱住张参谋。

又过了一夜,援军终于赶到。战士们抬着高明诚和张参谋,在医护人员的护送下,回到了部队驻地。此时的高明诚已经奄奄一息,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高团长,你醒醒,我是军区司令员,你完成任务了,大家都在等你凯旋!"

85年对印前线,边防团长牺牲在4500米高山,参谋打光子弹请求增援

"司令员,我对不起你,我没能完成任务,我辜负了党和人民的期望……"

"不,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你为党和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

高明诚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缓缓闭上了眼睛。

"高团长,高团长!"大家围在床前,泣不成声。

从此,这位可亲可敬的边防团长,就永远地留在了他魂牵梦绕的雪山之巅。他的名字,将和老连长蒋久华、参谋张建刚、警卫员老杨一起,永远铭刻在祖国边疆的青山绿水间,永远铭刻在人民群众的心中。

高明诚走了,但他的精神永存。在那片他用生命守护的热土上,一代又一代边防军人前赴后继,继续书写着保家卫国的壮丽篇章。每年的6月30日,战士们都会来到高明诚的墓前,敬上一束鲜花,向这位民族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走进西藏当兵,不是为了享福,而是为了吃苦;不是为了得到,而是为了奉献;不是为了荣誉,而是为了责任……"每次瞻仰英雄墓,战士们都会默默地念诵这段誓词。这是高明诚生前的名言,更是西藏军区的座右铭。

今天,高明诚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英雄事迹,他的革命精神,他的高尚情操,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军人,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进,直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

结尾

让我们再次向高明诚团长致敬,向所有为祖国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们致敬!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共和国的钢铁长城,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