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韦国清曾善意批评一位下属,后来此人军职比他高,官至军委副主席

作者:史源历史专栏

解放战争中,三野名将如云,韦国清和张震是其中两位。他俩都在“陈粟”首长麾下担任要职,韦国清当过兵团司令,张震则出任过野战军参谋长,是老三野的“肱股之臣”。但两人的渊源,可不是从解放战争时开始的:早在新四军时期,他俩就已经非常熟悉了,韦国清甚至直言不讳地批评过张震。怎么回事呢?

韦国清曾善意批评一位下属,后来此人军职比他高,官至军委副主席

张震军事生涯中,经常担任参谋长职务,这跟他足智多谋、思维活跃的特点密切相关,领导非常器重张震。抗战时张震曾出任新四军第4师参谋长。这个师实力很强,张震先后辅佐过彭雪枫和张爱萍两位名将,1944年张震担任该师第11旅旅长,在军事指挥上真正开始独当一面。师参谋长虽然地位高,但一般不直接带兵打仗,而负责新四军一个主力旅,责任非同小可。有这样的机会,张震本人非常兴奋。

韦国清曾善意批评一位下属,后来此人军职比他高,官至军委副主席

当时的新四军第4师师长是张爱萍、副师长则是韦国清。他俩是张震的直接上司,而这两人后来都成为了开国上将,张震55年被评为中将,88年才获得上将军衔。张震去部队前,韦国清专门在师部跟他进行了一次谈话,勉励其好好锻炼、带好队伍。政治工作方面,韦国清是很擅长的,建国以后甚至担任过全军总政治部主任。他的用人眼光和分析能力都很强,指出了张震的几点不足之处,让他努力加以改进。

韦国清曾善意批评一位下属,后来此人军职比他高,官至军委副主席

韦国清说:你的优点很不少,但我现在要说的,是你的两个缺点。一是自尊心过强,有时候听不进战友的不同看法,这不好、不利于进步;二是你性格太外向,开玩笑经常没有度,讲得不好就会伤害一些战友的情绪,影响团结。不知你自己注意到了吗?张震被韦国清说得有些难堪,却毫不反驳、红着脸连连点头。因为这些确实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以前彭雪枫师长在世时,曾对他讲过类似的话。张震对于韦国清的批评和忠告,完全能够虚心接受。

韦国清曾善意批评一位下属,后来此人军职比他高,官至军委副主席

对一般人而言,挑好听的说,是很容易的,尤其在战友顺风顺水的时候。但韦国清恰恰不是这样的性格,忠言逆耳,他就是要给张震泼泼“冷水”:毕竟以后自己带队伍了,如果带有骄傲情绪、或者听不进劝,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旅的生存发展。可见韦国清对下属和部队都是很负责的,一丝不苟并且不怕得罪人。

韦国清曾善意批评一位下属,后来此人军职比他高,官至军委副主席

张震很擅于学习,后来不光军事能力越发精进,也着力磨炼了自己的短板,进步非常大。后来张震成为华东野战军二纵副司令,纵队司令兼政委是韦国清,两人真是有很深的缘分,再次直接共事。到了解放战争后期,张震已经代替名将陈士榘,出任三野的正职参谋长;而韦国清在49年担任三野第10兵团政治委员,两人职级已经基本相当。

韦国清曾善意批评一位下属,后来此人军职比他高,官至军委副主席

张震因为足智多谋、雷厉风行的特点,到了建国后越发受到中央首长信赖,军内职务越来越高。1988年他被评为解放军上将,四年后又晋升为中央军委副主席,三野的老战友,都为张震感到高兴。他的老首长韦国清病逝于1989年,其最高军内职务为总政治部主任,没有张震那么突出。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韦国清曾善意批评一位下属,后来此人军职比他高,官至军委副主席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史源历史专栏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