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领域,因为各种小问题召回的事件层出不穷,甚至很多时候,都是在车主用车好几年后,才突然收到厂家告知召回的信息。作为一个极其复杂的工业产品,从车企角度来说,很多时候召回也是无奈之举,从某种程度上也损失着品牌在用户心里的美誉度。
尤其是现在激烈的智能新能源竞争环境下,做好品控更是重中之重的一环。而华为非常创新地用AI来赋能智界S7的质量,给业界树立了品控的新标杆。
将AI质检带到智界S7总装,有效避免人工疏漏
我们打开机舱,都能看到汽车制造中运用了大量的连接线束,以满足不同模块间的信息通讯。而在智能化和电动化快速发展的当下,新能源汽车内部线束越来越多,这些线束在车内多是以接插的方式进行连接的,连接的紧密与否直接影响整车的安全性。在业内,线束的接插往往普遍由工人手工操作,这就会导致因人工操作疏忽而引发的漏插、插接不紧密以及接插件点位不正确等问题。在用户用车过程中,可能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这一问题早先在手机制造领域同样存在,华为就南方工厂的手机制造中,用AI质检解决了这一品控困局。华为的AI质检,可完成对器件、标签、划痕、涂胶等多方面的质检,相比人工质检提升了检测效率与准确率。在智界S7的生产过程中,华为也将这套AI质检解决方案带到总装生产中。
具体来说,工人可通过手机拍照的方式对单点位或连续多点位进行检测,系统在接收到手机APP上传的图片后,会自动和后台数据进行AI检测。这套检测方案有效保障了关键线束接插件的连接有效性,避免了因人员因素导致的检测疏漏,也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整车EOL检,确保交付高标准
与此同时,从质量可靠性浴盆曲线来看,在产品投入使用的初期,产品的故障率较高,这一阶段产品的故障主要是因为设计和制造中的缺陷,尤其当产品投入市场后相应的故障和缺陷就很容易暴露出来。而当下大部分传统车企在车辆总装下线后对于质检拦截到的故障,并没有有效的故障实时报告用于排查分析。因此一旦出现产品故障或缺陷,传统车企需要大量的时间对产品进行复测、分析故障,从会产生对用户交付产品的延期等问题,甚至只能在交付后再召回。
在华为的赋能下,智界S7的产线采用了华为自研数据采集仪,借助大数据存储、计算分析、日志索引等能力,建立了一套基于大数据分析车辆故障的自动化系统,进行整车电气老化、动态道路测试、强化道路测试、整车ORT老化等多维度测试。同时结合整车EOL检测场景、HWICT技术和手机老化经验,智能S7在生产过程中借助自动化工具就能被有效发现潜在风险,并通过实时运算,对电气、动力、机械、工艺类等早期产品的缺陷进行拦截。
数据上,智界S7每天最高检测数量可以达到2000台,可实现每台车测试时都生成一份测试评估报告,确保产品以健康状态高效地交付给消费者。
另外,华为还自研了自动化程序来模拟用户前500公里的可靠性测试。在ORT的测试中,华为自研的自动化测试程序会针对车身、电气系统、空调、高压系统等进行应力自动化测试,例如上下高压150次、开关背门150次等。对于暴露问题的车型,进入ORT拦截区分析定位问题原因,解决质量隐患。ORT测试可以激发整车前500公里的功能隐患,确保每一辆交付车型都拥有完美品质。
写在最后:
正如开头所言,汽车是一个复杂系统,整车在总装车间下线后,可能同样会存在一些隐藏缺陷的概率,若不能及时被发现和感知便交付到用户手中,会直接影响产品口碑、品牌美誉。华为相当于把工作做在了前头,用AI质检、自动化程度等技术,加上更严苛的测试标准确保每一辆车完美下线。有了这一套质检标准加持,智界S7的质量关也就能被牢牢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