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年朱元璋为何非要杀害刘伯温?历史给出真相,朱元璋是对的

作者:小何小何满目星河

当年朱元璋为何非要杀害刘伯温?历史给出真相,朱元璋是对的。刘伯温是明朝开国功臣,他辅佐朱元璋打天下,建立了大明王朝。然而,在大明王朝建立后不久,刘伯温却死于非命。朱元璋为何要杀害这位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谋臣?难道仅仅是因为猜忌和恐惧吗?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朱元璋的做法是否正确?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揭开这个谜团。

当年朱元璋为何非要杀害刘伯温?历史给出真相,朱元璋是对的

刘伯温的身世与才能

刘伯温,原名刘基,字伯温,1311年7月1日出生于浙江青田县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刘瀹是当地有名的儒学教师,母亲也是个贤惠之人。在父母的悉心教导下,刘伯温自幼聪颖过人,过目不忘。

年仅13岁时,刘伯温就离开家乡,到处州府城的郡庠学习。在那里,他潜心研读儒家经典,尤其醉心于《春秋》一书。17岁那年,刘伯温拜在当时大儒郑复门下,专攻理学。郑复曾盛赞刘伯温:"此子非常人也,他日必成大器!"

23岁时,刘伯温参加科举,高中进士。此后,他先后出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等职,政绩斐然,清正廉洁,百姓交口称赞。然而,刘伯温的才华和正直也招致小人嫉妒。有人诬告他,导致他几次遭贬。

刘伯温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愤然辞官,回到家乡隐居起来。在闲暇之余,他博览群书,研习天文、历法、兵法等,学识渊博,尤其精通象纬之学。他还著书立说,写下了不朽巨著《郁离子》,成为当时名满天下的大儒。

元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刘伯温洞察时局,认为元朝气数已尽,天命将归新主。他决定辅佐一位有德有才的明主,匡扶社稷,造福百姓。

1360年,朱元璋久仰刘伯温之名,派人三请刘伯温出山。刘伯温认为朱元璋仁德兼备,是可成大事者,便欣然前往。初见朱元璋,刘伯温便对他说:"主公乃真命天子,当兴万世之业。"朱元璋对刘伯温的才识由衷佩服。

当年朱元璋为何非要杀害刘伯温?历史给出真相,朱元璋是对的

从此,刘伯温全心辅佐朱元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先后制定了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群雄,推翻元朝的计策。在刘伯温的辅佐下,朱元璋势如破竹,很快统一天下,建立大明王朝。

刘伯温不仅是杰出的军事谋略家,也是卓越的政治家。朱元璋登基后,刘伯温出任太史令,主持修订历法,制定法律,为大明江山奠定坚实基础。他还向朱元璋进言,主张"宽柔与刚猛并施",体恤民情,赏罚分明。

然而,刘伯温的才华和功绩,也引起了朱元璋的猜忌。朱元璋担心刘伯温权势太重,会威胁到皇权。加之,朱元璋的太子朱标仁厚宽和,朱元璋担心他将来难以驾驭刘伯温等重臣。种种顾虑,让朱元璋对刘伯温的态度渐生变化。

1371年,朱元璋以刘伯温年事已高为由,命他告老还乡。刘伯温不得不离开朝堂。但他仍时常上书朱元璋,进谏言事。朱元璋对此更加不安,生怕刘伯温在朝中树党营私。

1375年,刘伯温因病卧床。朱元璋派太医前去诊治,不料服药后刘伯温病情加重。刘伯温见到朱元璋时,委婉表示药方有问题。朱元璋却视而不见,只让他宽心养病。刘伯温顿悟,决定绝食。同年四月,刘伯温含恨离世,享年65岁。

刘伯温为朱元璋开疆拓土,鞠躬尽瘁,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不得善终。朱元璋对刘伯温的猜忌,源于他对皇权的极度维护。在他看来,再忠诚的臣子,也不能威胁到至高无上的君权。因此,他宁可错杀,也不愿留下隐患。

当年朱元璋为何非要杀害刘伯温?历史给出真相,朱元璋是对的

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

1360年,朱元璋三请刘伯温出山相助。刘伯温见朱元璋仁德兼备,是可成大事者,便欣然前往。初见朱元璋,刘伯温便对他说:"主公乃真命天子,当兴万世之业。"朱元璋对刘伯温的才识由衷佩服,任命他为军师。

当时,朱元璋虽已是一方诸侯,但形势并不乐观。在内,他要面对陈友谅、张士诚等群雄的挑战;在外,元朝的铁骑仍在虎视眈眈;在上,名义上的"小明王"韩林儿还是他的顶头上司。朱元璋急需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来辅佐他度过难关。

刘伯温审时度势,为朱元璋制定了一套周密的计策。他建议朱元璋首先要消灭眼前的劲敌陈友谅,夺取长江流域;然后趁势攻打张士诚,占领江南;最后脱离韩林儿的控制,自立为王。

朱元璋采纳了刘伯温的计策,决定首先发兵讨伐陈友谅。1363年,两军在鄱阳湖决战,陈友谅中箭身亡,其子陈理投降。刘伯温预料陈友谅必败,提前为朱元璋拟好了招抚陈理的诏书。陈氏父子就这样被刘伯温的神机妙算击溃了。

接下来,朱元璋对韩林儿发动政变。1366年,韩林儿被朱元璋的心腹大将溺死于瓜洲,朱元璋从此摆脱了他的控制。刘伯温早就看出韩林儿是个无能之辈,劝朱元璋除之而后快,为日后称帝扫清障碍。

1367年,朱元璋挥军南下,直捣张士诚的老巢苏州。张士诚仓皇出逃,最终自缢身亡。刘伯温预言张士诚必亡,提前为朱元璋拟好了安抚江南百姓的檄文。至此,朱元璋统一了江南,成为名副其实的一方霸主。

当年朱元璋为何非要杀害刘伯温?历史给出真相,朱元璋是对的

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元朝虽已风雨飘摇,但根基未除。刘伯温审时度势,献计朱元璋北伐元朝。他制定了详细的行军路线和作战方略,并亲自率军出征。

1368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王朝,改元洪武。此时,元朝龙潭虎穴,仍有顽强抵抗。刘伯温先后参与了攻打大都(今北京)、平定山西等一系列战役,立下赫赫战功。

在刘伯温的谋划下,明军势如破竹,接连攻克元朝重镇。1368年九月,明军攻入大都城,元顺帝仓皇出逃,流亡漠北。至此,元朝灭亡,明朝一统天下。

除了军事上的贡献,刘伯温在朝政方面也建树颇多。朱元璋登基后,刘伯温出任太史令,主持修订历法,制定法律。他参与制定了《大明律》,奠定了明朝法治的基础。

刘伯温还向朱元璋进言,主张"宽柔与刚猛并施",体恤民情,赏罚分明。他劝谏朱元璋实行"薄赋敛,省徭役",减轻百姓负担。在刘伯温的建议下,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如废除丝织税、盐税等,深得民心。

此外,刘伯温还主持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如疏浚黄河、治理淮河等,有效防范水患,造福百姓。他还提议在南京建造皇宫,作为明朝的陪都,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南京明故宫。

当年朱元璋为何非要杀害刘伯温?历史给出真相,朱元璋是对的

朱元璋对刘伯温的猜忌与恐惧

洪武元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建立大明王朝。刘伯温功不可没,朱元璋对他十分信任和倚重。他任命刘伯温为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和史书修撰,同时兼任御史中丞,监察百官。刘伯温权倾朝野,成为仅次于皇帝的第二号人物。

然而,随着刘伯温权势日盛,朱元璋的心中却渐生疑虑。他担心刘伯温的才能会威胁到自己的皇权。在朱元璋看来,刘伯温不仅谋略超群,而且博学多才,深得人心。如此人物,若心存不轨,后果不堪设想。

朱元璋的顾虑并非空穴来风。当时,朝中不乏对刘伯温心存芥蒂之人。他们见刘伯温权高位重,便在朱元璋面前进谗言,说刘伯温结党营私,蓄意谋反。朱元璋本就多疑,听到这些流言蜚语,更加坐立不安。

朱元璋还有一层顾虑,那就是刘伯温会成为太子的威胁。朱元璋的太子朱标生性仁厚,不善权谋。朱元璋担心他将来难以驾驭刘伯温等重臣。倘若刘伯温倚老卖老,把持朝政,朱标恐怕只能任人摆布。想到这里,朱元璋就寝食难安。

种种顾虑,让朱元璋对刘伯温的态度渐生变化。他不再像从前那样信任和依赖刘伯温,反而处处提防,生怕刘伯温谋反夺权。朱元璋开始削减刘伯温的权力,将其调离中枢,任命为武学博士。这个职位虽然听起来头衔不小,但实际上已经是闲职。

刘伯温对此心知肚明,但他并未多言,依然兢兢业业,尽心尽力。然而,这反而让朱元璋更加疑虑。在他看来,刘伯温的谦恭有礼,未必是真心,说不定是在伺机而动,蓄谋已久。

朱元璋的猜忌与日俱增。洪武四年(1371年),他以刘伯温年事已高为由,命他告老还乡。这实际上是变相的流放。刘伯温不得不离开朝堂,回到故乡青田隐居。

当年朱元璋为何非要杀害刘伯温?历史给出真相,朱元璋是对的

然而,即便在家乡,刘伯温仍时常上书朱元璋,进谏言事。他忧心朝政,希望能为国尽绵薄之力。然而,在朱元璋看来,这无异于居高临下,对皇权的挑衅。他生怕刘伯温在朝中树党营私,为日后谋反做准备。

朱元璋的疑虑终于在洪武八年(1375年)达到顶点。这一年,刘伯温因病卧床。朱元璋派太医前去诊治,不料服药后刘伯温病情加重。刘伯温见到朱元璋时,委婉表示药方有问题。朱元璋却视而不见,只让他宽心养病。

刘伯温顿悟,朱元璋是要置他于死地。他决定绝食,不再进药。同年四月,刘伯温含恨离世,享年65岁。

刘伯温的悲惨结局与朱元璋的抉择

洪武八年(1375年)四月,刘伯温在家中病逝,享年65岁。表面上看,这是一位老臣寿终正寝,然而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悲剧。

当年朱元璋为何非要杀害刘伯温?历史给出真相,朱元璋是对的

早在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就以刘伯温年事已高为由,命他告老还乡。这实际上是变相的流放。朱元璋担心刘伯温权势太盛,会威胁到皇权稳固。他宁可让这位开国功臣离开权力中心,也不愿留下隐患。

刘伯温虽然离开了朝堂,但他仍时常上书朱元璋,进谏言事。他忧心朝政,希望能为国尽绵薄之力。然而,在朱元璋看来,这无异于居高临下,对皇权的挑衅。他生怕刘伯温在朝中树党营私,为日后谋反做准备。

洪武八年,刘伯温病重。朱元璋派太医前去诊治,然而服药后刘伯温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刘伯温见到朱元璋时,委婉表示药方有问题。朱元璋却视而不见,只让他宽心养病。

刘伯温顿悟,朱元璋是要置他于死地。他决定绝食,不再进药。不久,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军师就这样离开了人世,带着对君王的失望和无奈。

朱元璋对刘伯温的猜忌和防备,最终导致了这位开国功臣的悲惨结局。在朱元璋看来,再忠诚的臣子,也不能威胁到至高无上的皇权。他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

然而,朱元璋的选择真的正确吗?从历史的角度看,他的做法并非全无道理。作为一个创业君主,朱元璋深知权力的重要性。他要确保皇权的稳固,不容任何威胁存在。刘伯温虽然忠心耿耿,但他的才华和威望,确实可能成为皇权的隐患。

况且,朱元璋还要为太子朱标考虑。朱标生性仁厚,不善权谋。朱元璋担心他将来难以驾驭刘伯温等重臣。为了确保皇位的顺利传承,朱元璋选择了铲除潜在的威胁。

从这个角度看,朱元璋的抉择并非全无道理。他是在为大明江山的长治久安考虑。然而,他的做法却也埋下了祸根。君臣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臣子再忠诚,也难逃被猜忌、被抛弃的命运。这种氛围,必然会导致人才的流失和朝政的混乱。

当年朱元璋为何非要杀害刘伯温?历史给出真相,朱元璋是对的

事实上,朱元璋去世后,他的孙子朱允炆即位,年仅十岁。朱元璋生前铲除异己,结果却是皇孙年幼,朝中空虚。他的四子朱棣乘机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侄子的皇位。这场政变,让明朝的基业遭受了重创。

由此可见,朱元璋对刘伯温的猜忌和防备,虽然出于维护皇权的考虑,但却也埋下了祸根。它反映出君臣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反映出封建社会的弊病。这给后世君主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任人唯贤,信任臣子,才是治国安邦的根本。

结尾

刘伯温的悲剧,是个人的不幸,也是时代的悲哀。他为朱元璋开疆拓土,鞠躬尽瘁,最终却落得个不得善终。他的故事,值得后人深思。君臣之间,应建立在信任和体恤的基础之上。唯有如此,才能成就久远的基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