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储殷教授谈“鸡娃”现象,预言十年内将会消失,却说出另一种无奈

作者:甜途

对于“鸡娃”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可能包括两方面的内涵。首先,有家长付出巨大努力,激发子女潜能,促使他们茁壮成长。其次,这也意味着培养子女,让他们从一种较低的社会地位迈向更高的层次,实现社会阶层的跃迁。

在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或者是偏远村镇中的寒门家庭,都有一批家长将全部心血倾注在子女身上。这些家长为这个时代注入了独特的气息。

对于“鸡娃”现象,储殷教授提出预测,认为这种趋势在未来十年内将逐渐消失。

通过许多影视作品,我们可以看到现实世界的一瞥。这些作品通常围绕家长如何艰苦付出,以及后代在沉重的学业压力下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展开。

储殷教授谈“鸡娃”现象,预言十年内将会消失,却说出另一种无奈

尽管类似的创作往往引起人们对成为“好孩子”之痛苦的感慨,但实际生活中,“鸡娃”式培养并不罕见,被一些人视为“中式家庭教育”的悲剧。

一个人只为自己负责就已经相当辛苦,而这些同学常常还要肩负着改变家庭兴衰命运的责任,似乎从出生起就被赋予了一种“任务”。所有家长的投入和关切似乎都围绕着一个目标:“有出息”。

也有人认为,尽管这种方式看似残酷,却是普通人改变人生最可靠的途径。那些佛系家长,表面上对子女友好,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对教育的漠视找借口,可以毫不费力地躺平。

储殷教授谈“鸡娃”现象,预言十年内将会消失,却说出另一种无奈

在接受采访时,储殷教授对这个问题提出预测:不到十年,“鸡娃”现象将基本消失。他认为,“鸡娃”实际上是一个有问题的现象,如果大家都渴望“成功”,那么环境就显得病态。

未来社会逐渐趋向于重视“做一个普通人也行”的价值观,这将减少逼迫后代考上985高校的家长数量。储教授坦言,自己更希望子女能够读一本大学就足够了。

当然,对于一些普通家庭而言,由于父母学历和经济条件的一般水平,一本批次可能已经算是较高标准。

储殷教授谈“鸡娃”现象,预言十年内将会消失,却说出另一种无奈

“鸡娃”现象的减少确实传达了一种不同的无奈情感。 储教授的观点主旨是:“不一定要考进名校,也能有不错的人生。” 这是“鸡娃”现象减少的根本原因。但是网友们的解读却表达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他们认为储教授的措辞过于委婉,实际上所言是:就算努力考进名校,拥有特长,投入巨大成本培养学生,也未必能取得显著回报。当“鸡娃”的实际回报率急剧下降时,家长们自然而然选择更为从容的态度。

储殷教授谈“鸡娃”现象,预言十年内将会消失,却说出另一种无奈

这实际上揭示了一种别样的无奈,即社会阶层的固化。储老师提到了一句话:“他可能遇到的问题,我已经提前解决了。”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通过高考和接受高等教育来“逆天改命”的机会越来越渺茫。

即便在国内读书,有不少人花费巨资让子女去海外留学,却未必能够带回理想中的回报。这种教育投入,可能根本无法收回。

对于中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或许可以不计成本,专注于学生的快乐成长。但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必须考虑投入和回报是否可接受。十年前的首批“鸡娃”早已经大学毕业,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家长是否感到后悔呢?

储殷教授谈“鸡娃”现象,预言十年内将会消失,却说出另一种无奈

有关高教育投入的家长,是否感到后悔?网友发表了这样的看法。

曾经,张桂梅校长坦言,她创建女校的目的在于尽力拯救那些被家长忽视的学生。她提到了一个例子,一个高三女生成绩优秀,有望进入重点大学,但家长认为女生迟早要结婚,不支持她继续念书。

最终,张校长给这位女生几百块钱,让她等到高考结束再回家干活。考上重点大学可能改变父母态度,但也可能遭到反对,学生需要亲自向高校申请救助。

这种家庭与鸡娃家庭形成了两种极端。然而,那些一度被认为注重培养的鸡娃家庭也受到了质疑。一位老师曾指出,这些家长存在一个误解,认为优秀成绩和广泛兴趣等同于有前途。

储殷教授谈“鸡娃”现象,预言十年内将会消失,却说出另一种无奈

一个人的未来发展确实与成绩和特长有关,但更本质上与工作收入、资源和交际能力相关。如果没有理解这一本质,过于集中在学业上,学生可能最终怀才不遇。

看到“初代鸡娃”的遭遇,一些家长开始感到后悔。他们投入大量精力购置学区房、报名辅导班和兴趣班,但最终发现子女只能拿着几千元的薪水。

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并没有什么可后悔的,毕竟教育投入并非像买白菜一样简单,从来就没有人说投入必然能有回报。争取子女教育资源本身就是一场赌局,至少这些家长真的和学生一起努力过,没有留下什么遗憾。

储殷教授谈“鸡娃”现象,预言十年内将会消失,却说出另一种无奈

【编者寄语】究竟什么程度的努力才算是“鸡娃”或许因人而异。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我们也需要拥有更广泛的视野。在未来人均大学文凭的时代,子女的良好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才是最珍贵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