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87年黑豹行动,88人只有8人走下战场,有烈士战死前喊了26声娘

作者:小辣椒

1987年黑豹行动,88名勇士踏上167高地,与凶悍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炮火轰鸣,硝烟弥漫,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当战斗结束,只有8人完好无损地走下战场,其余都负伤或牺牲。有一位烈士在壮烈牺牲前,声嘶力竭地喊了26声"娘"。这26声"娘",是对母亲的呼唤,还是对祖国母亲的告别?他们为何而战,又经历了怎样惨烈的战斗?

1987年黑豹行动,88人只有8人走下战场,有烈士战死前喊了26声娘

167高地的战略意义

167高地,这个位于中越边境的狭长型土石山,虽然地形狭小,但战略地位却极其重要。它东侧是平缓的土坡,西侧是林立的石峰,左临盘龙江,右前方是小青山,紧贴着一条从中国境内船头通往越南河江的公路。更为关键的是,这个高地周围有诸多越军控制的高地环抱,形成了越军清水口子防御前沿的重要门户。

中越边境的这片热土,曾经是两国多年边境争端的焦点。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越关系急剧恶化,边境冲突此起彼伏。到了80年代,双方在边境地区的军事对峙更加激烈,167高地就是双方争夺的重点之一。

对于越军来说,牢牢控制167高地,就意味着能够封锁中国通往河江的公路,切断我军的补给线,同时也为他们进一步进攻中国边境地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跳板。而对于中国军队而言,夺取167高地,不仅能够打开通往河江的通道,更能有效遏制越军的嚣张气焰,捍卫祖国的领土主权。

事实上,在1987年的黑豹行动之前,我军就曾多次攻克过这个高地。南京军区第一军、济南军区第67军都曾在这里立下赫赫战功。但由于167高地四面环敌,越军在西侧、南侧、东侧的诸多高地上驻扎重兵,随时可以对这个高地实施火力打击和兵力增援,因此我军每次攻克这个高地后都难以长期守住,往往在给予越军重创之后,就会主动撤离阵地。

然而,屡战屡败的越军并没有就此放弃,他们仍然顽固地盘踞在167高地上,对中国边境地区进行骚扰和挑衅。1987年初,当驻守在老山前线的兰州军区47军换防到达阵地时,就发现167高地上的越军又有了异动的迹象。

1987年黑豹行动,88人只有8人走下战场,有烈士战死前喊了26声娘

为了彻底粉碎越军的嚣张气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47军决定再次发动进攻,夺取这个战略要地。而这一次,他们打算来一次漂亮的"黑豹行动",一举拿下167高地,给越军以迎头痛击。

就这样,一场殊死搏斗在167高地上空酝酿着。英勇的中国军人做好了准备,要在这个狭小的高地上,与凶悍的敌人展开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他们深知,167高地虽然地形险恶,但对于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言,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他们都要将这面鲜红的五星红旗插上167高地的制高点。

英雄的部队与凶悍的敌人

肩负着夺取167高地重任的,是隶属于兰州军区47军139师417团2营4连的88名勇士。这支部队有着光荣的历史,417团的前身是八路军120师359旅719团,他们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曾经创造了无数辉煌战绩,被誉为"夜老虎团"。而4连更是这支英雄部队中的尖刀,他们是417团的先锋力量,每次遇到艰难的任务,都是他们冲锋在前。

为了完成这次任务,4连从全连挑选了最优秀的88名指战员组建突击队。他们编为第一突击队、第二突击队、火力队和战勤组,装备了12.7高射机枪1挺、重机枪2挺、82无坐力炮3门、105无坐力炮2门和喷火器3具。这些装备虽然并不算先进,但在这支英雄部队手中,却能发挥出非凡的威力。

而守卫167高地的,是一支同样凶悍善战的越军部队——越军313师14团4营11连。这个连队带着一个加强排,总兵力达到了一个加强连的规模。他们在167高地上构筑了20多个坚固的碉堡和工事,储备了大量武器弹药,做好了与解放军血战到底的准备。

事实上,双方在167高地上已经交手多次。在此之前,这个高地曾经被我军多次攻克,但每次在给予敌人重创之后,都因难以守住而主动撤离。越军在屡战屡败之后,并没有放弃这个高地,而是加强了防御,伺机反扑。双方在这个高地的争夺,成为了中越边境战争中一个颇具代表性的缩影。

对阵这样一支凶悍的敌人,4连官兵深知任务的艰巨性。但他们作为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英雄部队,个个都是敢打硬仗的勇士。在接到攻坚167高地的任务后,官兵们没有丝毫畏惧,而是斗志昂扬地投入到了战前准备之中。

1987年黑豹行动,88人只有8人走下战场,有烈士战死前喊了26声娘

为了熟悉地形,摸清敌情,他们反复研究作战地图,并进行了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特别是在4连长马升云的带领下,全连官兵凝聚成了一股钢铁洪流,个个都做好了为祖国献出生命的准备。

1月6日,417团团长刘亚苏亲自为突击队送行,并宣读了战斗命令。4连长马升云率领全体官兵举行了庄严的宣誓仪式,誓言要不惜一切代价,攻克167高地,为祖国守护这片神圣的国土。

就这样,这支英雄的部队,背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向167高地发起了冲锋。他们深知,在这场殊死搏斗中,对手是一支凶悍善战的敌人。但他们作为一支光荣的部队,有着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革命军人的英雄气概,有着"夜老虎团"的优良传统和"尖刀连"的勇猛精神,他们有信心、有决心打败敌人,完成祖国赋予的神圣使命。

惨烈的战斗过程

1987年1月6日凌晨,当全国人民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气氛中时,4连的先头部队已经悄无声息地出发了。10名队员组成的第一突击队3班,在副队长的带领下,摸黑爬行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接近了167高地的敌军阵地。

他们隐蔽在敌人工事附近,距离最近的敌军哨位仅有十余米。在这里,他们一动不动地潜伏了整整25个小时,等待主力部队的到来。

1月7日凌晨3时30分,4连主力部队在马升云连长的率领下,向167高地发起了总攻。他们在夜色的掩护下,小心翼翼地向敌人阵地摸索前进。经过几个小时的艰难跋涉,4连全体官兵终于在6时25分到达了167高地第一区,并没有被敌人发现。

突击队长郭继额在侦察了敌人阵地情况后,果断下达了战斗部署,命令各突击队迅速隐蔽,准备发起冲锋。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意外突然发生了。一向谨慎的越军,似乎察觉了异常,开始朝着4连官兵隐蔽的方向,胡乱开枪射击。

1987年黑豹行动,88人只有8人走下战场,有烈士战死前喊了26声娘

一颗流弹不偏不倚地击中了潜伏在3号区5号洞附近的1班战士郗文华,年仅18岁的郗文华,当场牺牲。紧接着,另外两名战士董永安和李秋平也相继中弹负伤。

时间就是生命,已经隐蔽就位的突击队员,绝不能暴露自己的位置。董永安和李秋平强忍剧痛,一动不动地躺在原地。董永安身负十几处伤口,鲜血直流,他却死死咬住手榴弹木柄,生怕自己发出一点声响。李秋平同样全身多处中弹,但他仍然坚守阵地,默默等待着冲锋的号角。

7时整,我军炮兵部队的炮火准时撼动大地,300多门火炮向167高地倾泻着怒火。趁着炮火掩护,4连官兵发起了冲锋。"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向我开炮!"官兵们呐喊着,向敌人的火力点发起了猛攻。

第一个冲进敌人工事的,是战士马占福。他手持爆破筒,一个箭步冲到敌人的机枪堡垒前,将爆破筒塞进射击孔,瞬间将工事炸得粉碎。但紧接着,马占福也被敌人的子弹击中腹部,鲜血喷涌而出。

马占福忍着剧痛,爬到另一个敌人机枪掩体前,再次将爆破筒塞了进去。危急时刻,马占福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胸膛紧紧堵住射孔。就在爆炸的前一刻,他回头用尽全身力气,喊出了最后一句话:"班长,炸掉它!"

随着一声巨响,马占福和5名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0岁的马占福,牺牲前曾经录下遗言,他因为文化水平低,只会在录音中喊妈妈,整整喊了26声娘。

马占福的班长王全友悲愤交加,带领战士们冲进敌人阵地,与敌人展开肉搏。战士董永贵赤手空拳,骑在一名敌人身上,生生将其掐死。三班长马玉革在战友的掩护下,用手榴弹炸毁了敌人的7号屯兵洞,歼灭了洞内的4名敌人。

战斗进行到最激烈时,我军祭出了杀手锏——喷火器。喷火器喷出的火舌,瞬间吞噬了敌人的几个火力点,越军顿时乱作一团。乘胜追击的4连战士,很快攻克了167高地的制高点。

1987年黑豹行动,88人只有8人走下战场,有烈士战死前喊了26声娘

但越军很快反应过来,立刻调集大量兵力,对167高地发动反扑。激战再次爆发,我军伤亡惨重。连长马升云不顾腹部和双腿负伤,仍然坚持指挥作战。

这场惨烈的战斗,整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终,4连以28名战士牺牲的代价,歼灭越军近200人,俘虏2人,攻克了167高地。88名突击队员中,只有8人是自己走下阵地的,其余都负了伤。

胜利与代价

当最后一个敌人被歼灭,167高地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这场战斗,4连共歼灭越军199人,俘虏2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这是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斗,是中国军人不畏强敌、英勇善战的生动写照。

然而,胜利的代价是惨重的。4连有28名战士为国捐躯,牺牲者中既有马占福这样临危不惧、舍身炸敌的英雄,也有郗文华这样尚未及冠、就献出年轻生命的新兵。88名突击队员,有20多人负伤,有的双目失明,有的肢体残缺。

指挥这次战斗的4连连长马升云,同样负伤严重。他的腹部和双腿中弹,但仍然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在战斗中,他指挥若定,沉着冷静,为部队赢得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伤员们被抬下阵地时,他们的身上都染满了鲜血。但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167高地的解放,换来了祖国边疆的安宁。他们是祖国的英雄,是人民的儿子。

然而,残酷的现实是,这个来之不易的胜利,并不能长久。由于167高地四面环敌,易守难攻,我军很难长期驻守。在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反扑后,4连不得不再次撤离阵地,将这个高地暂时"还"给越军。

1987年黑豹行动,88人只有8人走下战场,有烈士战死前喊了26声娘

但4连将士们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他们深知,自己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不仅仅是167高地的那片土地,更是捍卫祖国尊严、震慑敌人嚣张气焰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中国军队是不可欺凌的,中国领土是不可侵犯的。

4连的英雄们,用他们的牺牲和奉献,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他们的事迹,永远镌刻在祖国的丰碑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军人前赴后继、英勇战斗。

黑豹行动的胜利,是中国军队不畏牺牲、保家卫国的生动缩影。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无数像4连这样的英雄部队,在中越边境的每一个角落,都在上演着这样感人至深的战斗故事。

他们中有的,长眠在异国他乡,再也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有的,带着满身伤痕,重返家园,开始新的生活。但无论生死,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热爱祖国、保家卫国的英雄本色。

今天,我们缅怀黑豹行动中的英雄们,不仅仅是为了记住那段峥嵘岁月,更是为了铭记他们的精神和品格。和平年代,同样需要黑豹精神。我们要学习4连将士们不畏艰险、英勇善战的战斗作风,学习他们为国奉献、舍生忘死的崇高品德。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先烈的牺牲,无愧于人民的重托。让我们永远铭记黑豹英雄,用实际行动传承他们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这,就是我们对黑豹英雄最好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