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200万房款黑人阿婆拆迁获6套房,最后却没有地方住,这是为什么

作者:檬檬聊古今

大学时代的朱军龙,从未忘记朱阿婆当年拯救他的恩情。每逢周末,他都会利用课余时光,乘坐来往于校园和老家的公共交通工具,专程返回朱家老宅,与祖孙三人团聚。

朱军龙总是格外贴心体贴,细心观察朱阿婆的一举一动,生怕这位年迈的老人操劳过度。

为200万房款黑人阿婆拆迁获6套房,最后却没有地方住,这是为什么

有时候,朱军龙会主动下厨,为一家人烹制美味佳肴,让朱阿婆在儿孙的围炉气氛中感受温馨;有时则会购置新奇有趣的小玩意,为朱阿婆驱散寂寞空虚的心情。

朱军龙的这些孝顺举止让邻里无不感动赞叹,纷纷称赞他是个"孝子贤孙"。

每当朱阿婆夸赞朱军龙的好,朱军龙总是谦虚地摇摇头,双手恭敬地捧着朱阿婆的手,诚恳说道:"奶奶,如果当年您没有那份勇气和善良将我拾回家中,我恐怕早已无处容身。

是您给予了我这个温暖的家庭,呵护我一步步长大成人,我对您养育之恩,念念不忘。

朱阿婆收养朱军龙的经历

为200万房款黑人阿婆拆迁获6套房,最后却没有地方住,这是为什么

那是发生在千禧年八月的一个午后,朱阿婆如常外出采购归来。走在小路上,她突然听到了微弱的啼哭声,起初以为是年迈耳朵出现了幻觉。

但哭声渐渐清晰,她顺着声音寻去,在路旁的草丛中发现了一个肤色泛黑的婴儿,似乎刚刚出生不久。

朱阿婆满腹狐疑:"这是谁会将孩子遗弃在这种荒僻的地方?"四周空无一人,她只能将孩子先行带回自己的家中。

回到家里,朱阿婆细心为孩子准备了奶粉和奶瓶,在襁褓中还发现了一张写有出生信息的纸条。尽管孩子肤色深邃,不同于普通的新生儿,她丝毫没有歧视之心,反而小心翼翼地为他沐浴更衣,然后带往就近的医院做检查,以确保婴儿身体健康。

为200万房款黑人阿婆拆迁获6套房,最后却没有地方住,这是为什么

出乎朱阿婆的意料,医生诊断结果显示,孩子并无大碍,黑色皮肤是因为他混有非洲血统的缘故。"原来是个可爱的小黑娃!"朱阿婆开怀大笑,当即下定决心,要收养这个孩子,把他当做自己的亲孙儿一般疼爱。

于是,她给这个混血儿起了个响亮有力的名字--朱军龙。

从那一刻起,朱阿婆决心承担起抚养朱军龙的重任,哪怕外界有再多非议和阻力,她也坚持自己的选择,决不半途而废。

朱军龙人生历程中的艰辛

为200万房款黑人阿婆拆迁获6套房,最后却没有地方住,这是为什么

虽然朱阿婆对收养朱军龙的决心坚定无比,但要让这个混血儿童真正融入社会,确实是一条荆棘满布的道路。

由于朱军龙并无合法户籍,各大小学纷纷以这个理由拒绝他入学。朱阿婆不得不四处奔走求助,最终凭借政府部门的特殊关照,朱军龙被浦东南路的御桥小学所录取。

进入学校后,朱军龙这个活泼好动的孩子行为总是捉摸不定,经常在课间时偷偷溜出教室到处乱跑玩耍,让老师们追捕个够呛。

他那一半非洲血统似乎赋予了他过人的体力和速度,即使老师们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拽住他的小身板。

为200万房款黑人阿婆拆迁获6套房,最后却没有地方住,这是为什么

有意思的是,这个混血儿在语文方面表现异常出色,可就是英语这一科目年年挂科。为此,朱阿婆不得不被学校多次传唤,耐心开导朱军龙努力用功学习。

朱阿婆自身文化程度有限,很难用复杂的道理劝说朱军龙。但她始终用关爱温暖着这个外籍的孙儿,以至于即便是老师严厉的批评,朱军龙也都能虚心接受。

随着时间推移,同学们不再歧视他那与众不同的肤色,反而被他出众强壮的体能所折服,心生敬佩。

直到2014年,在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下,朱军龙终于获得了合法户籍身份。2018年,他如愿以偿考入上海建桥学院,为家人铺就了通往稳定生活的道路,让朱阿婆终于放下心中的重石。

为200万房款黑人阿婆拆迁获6套房,最后却没有地方住,这是为什么

房产分配引发家庭矛盾

上世纪90年代末,朱阿婆这位上海老住户迎来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由于上海市政府启动了旧城改造拆迁计划,朱阿婆那幢陈旧的房子赫然成为了分到6套新房的幸运儿。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拥有6套新房无疑是天赐良机。理想的分配方案是:朱阿婆和老伴自住一套,其余五套公寓则可出租赚钱以维持日常开支,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然而,作为家中的老人,朱阿婆却另作打算,她决定将这份财富公平分配给家人:两套较大的两居室给予长子,另外两套稍小的两居室分予小儿子,朱军龙则分得一间单身公寓,自己和老伴只留下一间小居室。

为200万房款黑人阿婆拆迁获6套房,最后却没有地方住,这是为什么

这一决定在家人眼中无疑是荒唐透顶的。"妈,你为什么要分房子给这个外来的小子?我们这么多年辛苦把他拉扯大,难道还不够吗?"亲生子女们纷纷发出不满的声音,质疑朱阿婆的决定。

面对子女的质问和围攻,朱阿婆却始终沉默以对,不做任何解释。她固执地将最小的一居室分配给了朱军龙,只是希望这个被她视为掌上明珠般疼爱的孙儿,能够在上海这座城市拥有一处属于自己的容身之所。

子女对母亲的决定愈加怨愤,更对朱军龙产生了敌意和猜忌。朱阿婆虽然内心万分沉重,但她已无话可说,因为在她眼中,那些子女永远是自己亲生的骨肉。

然而,最令朱阿婆痛心的是,当她出售原有的自住房屋换取250万元巨款时,本想用这笔钱在附近购置新房,却发现大部分钱财竟被亲生女儿及其儿子给贪污挥霍一空,最终仅剩下50万元可怜存款。

为200万房款黑人阿婆拆迁获6套房,最后却没有地方住,这是为什么

原来,女儿和她的儿子早已卷入了高利贷的泥潭,看到朱阿婆手中的巨款后,毫不犹豫地将之动用于还债。

无家可归的痛苦际遇

事实上,朱阿婆卖掉原有自住房屋的初衷,是想在附近购置一处新房,这样一来就能搬到朱军龙的小窝附近,双方便于互相照应。

可是,当她打算动用卖房所得的250万元巨款为自己置办新房时,却发现大部分钱财已经不翼而飞。

为200万房款黑人阿婆拆迁获6套房,最后却没有地方住,这是为什么

眼看着朱阿婆无家可归,亲生子女们却并未伸出援手,反而建议她和老伴暂时挤在朱军龙那间仅有一张双人床的狭小单身公寓里住下。

虽然那间屋子逼仄狭小,但朱阿婆心疼自己这位外籍的孙儿,仍然执意要让朱军龙睡在床上。

然而,朱军龙却觉得这样做于心不安,他坚决反对祖孙三人挤在一张小床上,执意要求将床位让给朱阿婆和老人家,而自己则愿意睡在窗台上。

看着朱军龙如此体贴有礼,朱阿婆既感动又心酸。她是何等幸运,在子女都对她冷淡置之不理的时候,还有这个被她当年所救的外籍孙儿如此孝顺体恤。

为200万房款黑人阿婆拆迁获6套房,最后却没有地方住,这是为什么

说着,朱阿婆泪水涟涟。作为一名上海老住户,她实在难以想象,竟会有这么一天,家徒四壁沦落到只能与老伴挤在外籍孙儿的出租屋中。

而最令人绝望的是,她的这些子女,不是对她不闻不问、不予理睬,就是视她为摇钱树,唯恐她的钱财入不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