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畫者情 畫中意|初中海:關於我的焦墨山水繪畫的藝術觀點和主張

作者:今日艺术博览
畫者情 畫中意|初中海:關於我的焦墨山水繪畫的藝術觀點和主張

初中海 焦墨山水

畫者情 畫中意

文/初中海

一,關於我的焦墨山水繪畫的藝術觀點和主張

蘇東坡。

畫竹寫意,筆墨寄幽情。

某一日,蘇東坡興到而無墨,遂用硃砂,揮毫作朱竹。眾人問道:世上哪有朱竹?居士反問:世上豈有墨竹耶?竹青如玉,自唐以後畫家多以墨寫竹。墨可代青,朱亦可代墨。無論墨竹朱竹,皆為畫家以心觀竹,以心所寫之竹也,此乃畫家之“舍形悅影”“舍質取靈”也。

畫者情 畫中意|初中海:關於我的焦墨山水繪畫的藝術觀點和主張

初中海 焦墨山水

《金剛經》雲:“無我相,無人象,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過分地執著物象必定會減弱對“真如”“佛性”的體認。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其藝術本能與藝術使命,亦必然是超越物象之“形”而表現物象之“理”、物象之“靈”的,造化有神韻,自然存大美,畫家即應傳其內美。面對色彩繽紛、瑰麗萬狀的天地山川,我則只以焦墨語言描繪我之心象世界,抉其精神內美,即如東坡居士之畫朱竹,亦“舍形悅影”“舍質取靈”也。

畫者情 畫中意|初中海:關於我的焦墨山水繪畫的藝術觀點和主張

焦墨山水作品 局部

畫者情 畫中意|初中海:關於我的焦墨山水繪畫的藝術觀點和主張

焦墨山水作品 局部

“山是古時山,水是古時水。山水饒精神,畫豈在貌似”(吳昌碩),山水一道,必先師古人讀萬卷書而傳承,而後師造化行萬里路印證古人之法,如同佛家參活禪而不參死禪之意也。

焦墨山水,一黑一白,一陰一陽,黑中有白,白中有黑,以約以簡,用虛用無,無畫處皆成妙境。無畫處,亦即“象外之象”“味外之味”,“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也。莊子雲:“虛室生白,吉祥止止”。焦墨山水创作之于我,乃澄懷觀道之心象世界的外化也,即以空明、澄澈、淡宕、素樸之境,呈現出“我”這個生命個體對天地自然大美、藝術本真的一種筆墨表現,抱著“我”對宇宙大道之感知之體認的一種筆墨表達。

畫者情 畫中意|初中海:關於我的焦墨山水繪畫的藝術觀點和主張

焦墨山水作品 局部

畫者情 畫中意|初中海:關於我的焦墨山水繪畫的藝術觀點和主張

焦墨山水作品 局部

焦墨山水,黑白寫意,旨在自然之大美。何其能大也?以一心映萬物,不以萬物役一心。惟其畫者心中能“大”,學養大,胸襟大,精神大,則筆下始能“大”——格局大,境界大,氣象大。由黃賓虹而上溯到北宋,北宋山水“雄健渾厚”“黑密厚重”的筆墨風格與“大山堂堂”之式構成所營造的“大山水境界”,引領著我的畫學審美目光和繪畫創作,朝朝暮暮,沉浸其中,自得其樂,其樂陶陶。

焦墨山水,惟見黑白,其筆其墨浸透著畫家之意識形態與文化形態,渾身上下散發著中國哲學的迷人味道,一畫之中大道充盈。我的焦墨山水並非為畫而畫,乃為道而畫也,以道之陰陽統馭筆墨,以黑為動,以黑為實,以黑為剛,與靜的“白”、虛的“白”、柔的“白”,動靜相生,虛實相應,剛柔相濟,雖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負陰而抱陽,以微體宏,以小體大,創作中惟一心者以畫求道以畫體道也。

畫者情 畫中意|初中海:關於我的焦墨山水繪畫的藝術觀點和主張

焦墨山水作品 局部

畫者情 畫中意|初中海:關於我的焦墨山水繪畫的藝術觀點和主張

焦墨山水作品 局部

焦墨山水,藝合於道,而筆墨內美,山輝川媚也。其畫法之妙,首重用筆,釵股漏痕,枯藤墜石,六法與八法互為一如,正、草、篆、隸,蘊涵“五筆”之奧,而尤以士夫隸體更加古趣盎然。我自少年痴迷書法,於漢隸北碑晉帖及唐宋明清諸大書家浸淫近六十年,得悟畫中用筆之祕。故而我的焦墨山水全是“寫”,孜孜於筆法而求筆力筆趣,以六十年之方法和經驗所達到的用筆之自如,以巧拙、虛實、剛柔、疏密、輕重、疾澀、提按、奇正、方圓之互用兼到,中正和諧,以澀老生辣、遒練古拙之運筆情致,自在書寫心象,不求取悅世人,唯求法備氣至,俱見性靈矣。

畫者情 畫中意|初中海:關於我的焦墨山水繪畫的藝術觀點和主張

焦墨山水作品

焦墨山水,幹濃黑澀。筆法之妙,貴有靜氣,靜致和,和致雅,閒雅之致可以彌其燥氣火氣於無形也。古人論畫有云,菩薩低眉正是全神內斂,金剛怒目迥非盛氣凌人。是故倪雲林之作可以令智者息心,力者喪氣;黃賓虹亦言國畫乃最好之養生。我的焦墨山水,中鋒敦厚,側鋒勁健,實線凝重,重蒼亦重潤,求氣亦求韻,追求蒼潤並臻,氣韻兼美,其內在精神是柔性的。

畫者情 畫中意|初中海:關於我的焦墨山水繪畫的藝術觀點和主張

焦墨山水作品 局部

畫者情 畫中意|初中海:關於我的焦墨山水繪畫的藝術觀點和主張

焦墨山水作品 局部

焦墨山水,真美內藏。其筆墨精神,涵泳至深也。學力性靈,宛如畫者的鳥之雙翼車之雙輪,缺一不可。學力者,技進乎道,藝海無涯,斯途寂寞,退筆成冢鐵硯磨穿,即如北宗之漸修,期於大化之境。性靈者,拈花微笑,虛空粉碎,頓悟成佛是也。由漸修而頓悟,便是青原惟信禪師參禪,初見山水只是山水,而後見山水不是山水,最終山水依然是山水。三種境界,箇中滋味,迥然不同。頓悟之境得自日日之漸修也,漸修乃為悟大道也。佛家《楞嚴經》中,阿難尊者被佛祖呵雲:“汝千日學慧,不如一日學道。若不學道,滴水也難消”。確實,焦墨山水的創作之路,我行之愈艱,行之愈堅。所謂“道人有道心不孤”也。

畫者情 畫中意|初中海:關於我的焦墨山水繪畫的藝術觀點和主張

初中海

初中海、号一道、予虹、斋号弘堂等,1955年生于山东,居北京海淀。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山水书法名家班导师、教授,黄宾虹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一道书画院院长,中国文联新文艺书画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央电视台国学频道顾问,原秦皇岛市文联副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宣画院艺术顾问,西安碑林书法家协会顾问,四川雅安佛教协会顾问。

理论研究及出版:

安徽美术出版社:《一道论画》,

光明日报出版社:《一道论焦墨》,安徽美术出版社:《大道.大雅.黄宾虹-宾虹之黑与新安之辣》,《一道论焦墨要旨论略》《一道焦墨画语》,中国书店:《一道论道初中海教学论稿》,

光明日报出版社:《国之焦墨》,

中国书店:《海上虹影-黄宾虹上海三十年艺术活动之雪泥鸿爪》,《最灿烂的一道夕阳"虹”》,《黄宾虹——最美夕阳红》和书法研究《双璧互映 相得益彰——晚明黄道周与倪元璐的书法比较及其它》《一道书法观》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