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人注销手机号未解绑被转走60万!安全注销,不该是难题!

作者:清水发布

近日,检察日报披露了这样一起案件。

2019年,七旬老人刘某为方便存领拆迁款去银行办理储蓄卡,同时实名购买一张153开头的手机卡,并注册某支付软件账户绑定储蓄卡。5个月后,因觉得该号码长期闲置浪费,刘某将其注销。

2023年,因急需用钱刘某想起储蓄卡里还有近60万,但柜台工作人员告诉她,卡内钱款已被陆续转出。查询流水发现,钱在2021年至2023间,从其原手机号所绑定的某支付软件账户被陆续转出。

刘某报警,警方认为杨某有重大作案嫌疑。杨某到案并承认犯罪事实。经查,2021年,该153号码被运营商重新投入市场后被杨某实名注册使用。其在注册某支付账户时,发现该账户已绑定别人的储蓄卡。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杨某共从刘某名下的储蓄卡转走59万余元。

经浙江永康市检察院提起公诉,案发后,杨某家属已退赔刘某全部损失。3月15日,杨某因盗窃罪获刑三年六个月,罚款10万元。

注销手机号可能带来哪些风险?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网络实名制的深入推进,从餐厅扫码点餐到机构办理各项业务,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号+验证码”已成为各类平台、应用最为便捷的实名认证手段之一。

一个手机号码到底注册和绑定过多少个应用程序或业务,绝大多数人根本记不清。

老人注销手机号未解绑被转走60万!安全注销,不该是难题!
老人注销手机号未解绑被转走60万!安全注销,不该是难题!
老人注销手机号未解绑被转走60万!安全注销,不该是难题!

目前,注销的手机号重新回到市场上,前主人未解绑的应用或认证业务,有可能被号码新主人使用或关联。

注销手机号,如果不主动解绑或取消各类应用和业务的认证,后续的号码使用者将有可能登入前主人的应用账号,进行各类操作。同时,号码原主人在各个平台、网站、App里的个人信息、账户设置密码等关键信息,也可能被泄露……

这些可能性,将给手机号的原主人带来财产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的潜在风险。

注销的手机号多久重回市场?

中国电信客服表示,根据国家规定,所有号码都是循环利用的,用户手机号注销后,会有90天的冷冻期。此期限过后,才可能被重新投放市场。

中国移动客服表示,手机号在销户后存在90天冷冻期,冷冻期内用户本人仍可找回该号码继续使用,冷冻期后号码会再次进入号码库用于后续向市场投放。

中国联通客服表示,用户注销号码时,营业厅服务人员和业务受理单上会提醒及时解除相关互联网应用绑定,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同时,中国联通已与部分主流互联网企业建立了信息共享通道,为用户提供免费查询和清理服务。

“主动注销手机号和被动注销手机号,号码重回市场时间略有不同。”业内专家表示,根据行业相关规定,用户主动注销手机号,运营商在90天的冷冻期后才能重新投放该号码;因欠费等原因而被动注销的手机号,一般在半年后才会再次投放。

提醒!

手机号不用了记得解绑这些账号

手机银行、社交媒体、云盘、网购外卖平台……更换或注销手机号时,记得及时进行解换绑操作!另外,还可使用“一证通查”功能,查查你手机号绑定了几个账号,详戳↓↓

老人注销手机号未解绑被转走60万!安全注销,不该是难题!
老人注销手机号未解绑被转走60万!安全注销,不该是难题!
老人注销手机号未解绑被转走60万!安全注销,不该是难题!
老人注销手机号未解绑被转走60万!安全注销,不该是难题!
老人注销手机号未解绑被转走60万!安全注销,不该是难题!
老人注销手机号未解绑被转走60万!安全注销,不该是难题!
老人注销手机号未解绑被转走60万!安全注销,不该是难题!
老人注销手机号未解绑被转走60万!安全注销,不该是难题!

媒体发声

人民日报

防范手机号注销后的风险,担子不能只由个人扛

解决手机号注销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担子不能只由用户个人扛,风险也不能让他们独自承担。无论运营商还是相关平台等,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发生之前。

目前,针对“注销手机号后的风险”这一关切,三大运营商客服均作出回应,并纷纷支招。这些建议很实用,同时也应看到,除了给用户支招,也要针对公众的焦虑和痛点出招。比如,在用户的手机号注销之前,对相关的风险和建议的操作进行充分的提示。在手机号重新投入“号码池”之前,目前仅仅90天的“冷静期”是否能再延长一些,以便给用户留出更充分的处置余地。

此外,“一号通查”服务也值得扩大应用和推广范围。目前这项服务还仅限于一些互联网平台,难以覆盖普通用户日常生活所需,还有很多数据堵点期待打通。对于各平台来说,在解除账号绑定等方面也应展现更多诚意,通过采用更加多样的用户行为鉴权方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供更加方便的服务。

手机号注销后带来的隐患,不容忽略,解决这个难题慢不得、拖不得。对此,广大用户既要在注销手机号前尽量做到账号绑定应解尽解,相关主体也要主动伸出手、搭把手,出台一些切实管用的办法。(人民日报客户端 郑岩)

工人日报

安全注销手机号,不该是信息时代的难题

信息时代,手机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既与个人隐私深度绑定,也事关财产安全。尤其在实名认证的当下,手机号关联了用户个人信息、消费数据、财产账号及密码等内容。一定程度上说,“一号查万物”“一部手机走天下”一点也不夸张,把手机号的回收利用当做严肃的事情对待,十分必要,同时也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维护网络数据安全的内在要求。

“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的问题已经存在一段时间,通信运营商虽然推出了类似号码冻结、二次放号提示等措施,但从实际效果看,用户的上述痛点和难点仍未完全化解,尤其是不少启用了旧号码的新机主“被继承”了前机主的网络资产、负债甚至犯罪记录,成了“背锅侠”,给个人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这提示有关方面,在手机号码注销、解绑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仍需精进。比如,能否将“一证通查”业务覆盖到更大范围,实现全平台“无感”解绑;通信运营商应利用技术优势协助用户注销那些被遗忘的APP等应用;APP运营商要探索更便捷高效的手段处理用户数据信息,提醒用户主动删除、注销相关账号等。此外,通信、网络安全主管部门也有必要在监管策略上发力,对于利用个人信息实施违法犯罪的行为给予严厉打击。

把用户体验放在心上,把用户至上的理念落到实处,办法总比困难多。希望有关方面明白,帮用户解决烦心事,也是为自己“解绑”潜在风险。

来源: 中工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