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首届“强基计划”学生都去哪了?考上真的赢麻了?

作者:求学杂志

高考倒计时58天

愿你对自己忠诚,生活认真,笑的自由。

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自2020年起,在36所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将其称之为“强基计划”。

如今,4年时间已过,“强基计划”招生院校已拓展至39所“985”大学,2020年秋季入学、备受关注的首届强基计划考生,在2023年秋季入学后迎来了“强基转段”,即将本科毕业。

那么,首届“强基计划”学生将去哪里呢?

首届“强基计划”学生迎强基转段考核

什么是强基转段?

转段是指强基计划学生在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后,转入硕士或博士阶段学习,进行继续深造,是“强基计划”本-硕-博贯通的措施。

据了解,强基转段也是高校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的一种方式,不过考核方式只适用于强基计划学生。强基计划转段的学生仍要通过9月正式推免系统进行确认,因此强基转段也大致可以理解成更为人熟知的“保研”。根据规定,强基转段高校只能是本校。

强基转段考核要求严格,考核标准不仅仅限于课程成绩合格和综合绩点要求,在有些大学还涉及前3年整体学习表现。很多大学都公布了强基计划学生本研衔接转段考核工作实施细则。

根据多所高校发布的公告显示,对于未参加转段学业考核或未能通过转段考核者,视为退出强基计划,不再具有申请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

因此,能否顺利完成转段,决定着步入大四的“强基学子”能否继续留在强基计划,实现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科研之路。

并且,不少高校明文指出,强基计划转段会占用研究生招生名额。比如,华中科技大学2020级强基计划学生本研衔接转段工作的通知指出:转段进入研究生培养的强基生,推免名额由教育部专项下达,占用培养单位2024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和推免生(直博生或硕士生)接收计划。

对于想要读研深造的高考生们来说,在当前考研人数多、竞争压力大的环境下,“强基计划”非常重要,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和“高性价比”的选择。同时,强基转段的成功率高不高,也很重要。这也让考生和家长们关注到“转段率”概念——成功实现本硕连读、本博连读的“强基生”比例(注:强基转段只能是本校)。

那么,各“强基计划”招生院校首届强基生的“转段率”如何呢?

部分“985”大学强基转段数据

在多所大学的官网上,公示了首批强基计划学生的转段名单、数据等情况。比如,根据上海交通大学2024级强基计划学生转段名单公示,共有130人顺利转段进入直博或硕士研究生阶段。

首届“强基计划”学生都去哪了?考上真的赢麻了?

来源:学科竞赛圈

大连理工大学

2020年,大连理工大学首批强基计划学生共录取90人,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人,应用物理学专业20人,应用化学专业20人,工程力学专业30人。

目前已顺利完成转段,100%继续深造,转段率接近100%,超60%学生进入杰出人才团队。

首届“强基计划”学生都去哪了?考上真的赢麻了?
首届“强基计划”学生都去哪了?考上真的赢麻了?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强基计划按照招生分为文科类和理科类,主要招收哲学、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四类学生,2020年首批强基计划招收了81名学生。

根据《东南大学强基计划学生管理和研究生衔接培养实施办法(试行)》,强基生实行本-硕-博衔接培养,在进入研究生培养阶段前,须通过学校组织的转段考核,首批75名强基生顺利通过转段考核,转段率约为92.59%。

其中,人文学院哲学强基班共12人,其中2人因出国而退出,10名同学成功完成转段,分别转段至伦理学、外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科技哲学等四个研究方向。

2020级数学类强基计划共计招收40名同学。经过考核,一共有38名同学成功转段。转段到各个学院的人数情况分别为:数学学院22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10人,网络空间安全学院6人。

2020级化学专业强基计划共有学生9名,经过综合考核,9名同学分别成功被化学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等三个研究生专业录取,并将在本科第四学年接受本研衔接培养。

2020级物理学强基班,入学时共20人,经过考核,共有18人成功转段。其中直博生4人。15人转段至物理学院,录取专业为物理学,1人转段至集成电路学院,录取专业为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2人至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和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

首届“强基计划”学生都去哪了?考上真的赢麻了?

四川大学

2020年,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录取首批学生119人。

经过3年的动态考核和增补分流,截至2023年底,四川大学2020级强基计划共有109名同学顺利转段,其中直博生28人,硕士生81人。

转段的学生去向包括文学与新闻学院12人、历史文化学院19人、哲学系12人、数学学院17人、物理学院6人、化学学院13人、生命与科学学院8人、建筑与环境学院13人、机械工程学院1人、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人、生物医学工程学院1人、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1人、华西医学中心1人、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1人、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2人等。

首届“强基计划”学生都去哪了?考上真的赢麻了?

从目前已公布的数据看,首届强基生绝大多数都选择了转段继续读研深造,各校转段率均比较高,整体转段率在60%-90%左右,部分高校直博比例也很高。

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出国、就业或其他原因选择退出“强基计划”。

同时,随着多所试点高校公示2020级强基计划转段名单,首届强基生硕博衔接专业明确,强基生的“出路”也随之明朗。

强基转段的专业选择多样化

“强基计划”本科期间是不能转专业的,但是转段时,按照院系的转专业要求可以转到相关专业或其他交叉学科专业。

如武汉大学在《数学与统计学院2020级强基计划学生本研衔接转段工作实施细则》中明确:

首届“强基计划”学生都去哪了?考上真的赢麻了?

在实际录取结果中,从东南大学、四川大学等校公示的强基计划转段拟录取名单也可以发现,部分强基生转段专业有所变化,既有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专业,也有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当前热门专业。

可见,除了转段率这一关键指标外,各高校在强基转段专业的选择上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这种多样化的专业选择不仅满足了强基生们不同的学术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也进一步体现了强基计划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

强基转段,是免试攻读,强基生只要符合转段要求,大三就能申请免试攻读本校研究生,甚至直博,且专业选择自由度极大。

因此,有声音认为,在如今考研竞争压力不断增加的环境下,随着高校强基学籍“高转段率”的出炉,今年强基计划的报名有可能将迎来新一波热度。对此,你同意吗?

更多“强基计划”相关内容,还可关注我们《求学》杂志哦!

文章来源:学科竞赛圈、中国青年报、海峡导报等微信编辑:求学 王艳琴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首届“强基计划”学生都去哪了?考上真的赢麻了?

“求学微店”或“求学商城”

首届“强基计划”学生都去哪了?考上真的赢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