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梁山最风流的好汉,猛如武松却沉迷女色,三十来岁便暴毙身亡

作者:耳东文史江湖

《水浒传》中,故事前期的梁山好汉们有多风光,故事末尾的他们就有多落寞,哪怕是书中的核心角色武松、鲁智深的结局也谈不上有多好,那武松被包道乙斩断一臂后便心气全无,至于录制获胜呢,最终也落得个听潮圆寂莫名死去的结局。

所以作者为何要让自己一手捧起的“主角们”最终以悲剧收场呢?其实你若心存如此疑问的话,那多半压根没翻过原著,因为施耐庵从未掩饰过梁山好汉的恶。

梁山之上可不乏杀人如麻的魔头,也不乏贪生怕死的小人,更有一些如色中饿鬼般的风流汉,比如本文要提到的这位,一身神功却沉迷女色,三十多岁便暴毙身亡了。

一、梁山上的风流汉

谈及梁山上的风流汉,你会想到谁?或许王英和周通会是多数读者脑海中最先蹦出来的名字。

这倒不假,无论是王英还是周通,他们都堪称色中饿鬼。

他是梁山最风流的好汉,猛如武松却沉迷女色,三十来岁便暴毙身亡

(鲁智深剧照)(鲁智深剧照)

那周通当年要霸占刘太公的女儿,结果却在洞房之中被大胖和尚鲁智深给暴揍了一番,那场面着实滑稽,能硬吃鲁智深几拳却不死,周通也确实有几番能耐。

而王英的色则更为人不齿,都说混迹绿林者都重情重义,而王英却为了清风寨知寨刘高之妻要与兄弟燕顺火拼,这家伙着实该死,后来宋江把扈三娘赐给他,真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不过无论是王英还是周通,都谈不上有“一身神功”,似乎更符合这个描述的人应该是那“双枪将”董平。

董平登场时,书中就有这么一番描述:“两面旗牌耀日明,锼银铁铠似霜凝。水磨凤翅头盔白,锦绣麒麟战袄青。一对白龙争上下,两条银蟒递飞腾。河东英勇风流将,能使双枪是董平。”

他是梁山最风流的好汉,猛如武松却沉迷女色,三十来岁便暴毙身亡

(王英剧照)

这里就提到了他十分“风流”,但董平强归强,但他的风流其实并未得到展现,毕竟他也就只与那程小姐纠缠不清。

而真正的风流之人,应该是一位混迹风月场所的少年,那人便是“九纹龙”史进。

二、如主角般的少年

多数人可能有所不知,尽管武松、鲁智深、林冲、宋江这些角色在书中的戏份更多,但原著第一个登场且后来成为了梁山好汉的男子,其实是“九纹龙”史进。

初登场的史进其实是略带几分主角相的,就因为这少年不仅帅气,而且武功不俗。

书中只道:“久在华州城外住,出身原是庄农,学成武艺惯心胸。三尖刀似雪,浑赤马如龙。体挂连环镔铁铠,战袍风飐猩红,雕青镌玉更玲珑。江湖称史进,绰号九纹龙。”

史进的出身也远比一般好汉要好得多,作为大户人家的公子爷,史进原本根本没有理由落草,奈何这家伙不甘心过平凡的日子,于是沾染了一身江湖气,这才踏上了绿林之路。

不过凭什么说史进是梁山最风流之人?其实施耐庵将他的色写得很直观。

后来梁山攻打东平府时,史进就自告奋勇的站了出来,说他有个老相好就在东平府中,那人可不是什么好女人,而是个青楼女子。

书中只道:“宋江见打了两个,怒气填胸,便要平吞州郡。先叫郁保四、王定六上车,回山将息。只见九纹龙史进起身说道:‘小弟旧在东平府时,与院子里一个娼妓有染,唤做李瑞兰,往来情熟。我如今多将些金银,潜地入城,借他家里安歇。约定时日,哥哥可打城池。只等董平出来交战,我便扒去更鼓楼上放起火来,里应外合,可成大事。’”

他是梁山最风流的好汉,猛如武松却沉迷女色,三十来岁便暴毙身亡

(李瑞兰剧照)

你看,都说那啥无义,史进却觉得自己与那李瑞兰有几分交情,可见他们确实关系不差,至少二人绝不是只见过一两面的露水情缘,这哥们肯定是常年混迹风月场所,才会觉得对方对自己有情有义。

要知道史进登场时,书中提到过这么一句:“只见空地上一个后生,脱膊着,刺着一身青龙,银盘也似一个面皮,约有十八九岁。”

到了故事中期大聚义时,史进也不过只有二十五六岁罢了,此时的他就已经与这些风月场的女子有了扯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可见这家伙有多好色。

当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好汉登场之后,史进身上的“主角光环”也就逐渐暗淡了,而到了后来的征方腊一役,他更是不明不白的死去。

三、炮灰般的结局

说那史进有一身神功一点儿也过分,因为当年的他可是有能力与鲁智深斗上一番的狠角色。

他是梁山最风流的好汉,猛如武松却沉迷女色,三十来岁便暴毙身亡

(武松、鲁智深剧照)

二人交手时,鲁智深没理由对他留情,然而那拥有倒拔垂杨柳之力的鲁智深也拿不下这一身莽劲的少年,二人也只斗了个平手,他能战平鲁达,自然比武松也差不到哪去。

所以后来的史进若无意外,也该活到结局才是,然而到了昱岭关一战,那段情节显得莫名其妙。

你且看原著描述:“且说卢先锋军马将次近昱岭关前,当日先差史进、石秀、陈达、杨春、李忠、薛永六员将校,带领三千步军,前去出哨。当下史进等六将都骑战马,其余都是步军,迤逦哨到关下……飕的一箭,正中史进,攧下马去,五将一齐急急向前,救得上马便回。又见山顶上一声锣响,左右两边松树林里,一齐放箭,五员将顾不得史进,各自逃命而走。”

他是梁山最风流的好汉,猛如武松却沉迷女色,三十来岁便暴毙身亡

(史进剧照)

哪有探路探到人家城门底下的道理?史进这不是送死是什么?也可以说,作者是刻意将史进写死,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年少不学好的他确实不值得一个好的结局,只是这样突然暴毙的结局却与“合理”二字不沾边,硬要说的话,作者也可能只是想表达“恶有恶报”的意思。

说来史进是个重情重义之人,若不是有好色的人设,或许他也不至于落得如此荒诞且悲惨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