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四年(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李克用仍用唐天佑年号,以复兴唐朝为名与后梁争雄。次年(908年),李克用病死,葬今山西省代县。李存勖建立后唐后,追谥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李克用
被追尊为后唐太祖的李克用有11个儿子,以下是他这11个儿子的人生经历和结局的介绍。
1、李存美
李存美,后唐太祖李克用的第三子,生母不详。
同光三年(925年)十二月廿三日辛亥,后唐庄宗李存勖诏封三弟邕王。李存美因为中风得病,半身不遂,居住在晋阳。郭从谦兵变,杀害后唐庄宗,李存美没有被杀,但与李存礼不知所终。
2、李存礼
李存礼,后唐太祖李克用之子,生母不详。
同光三年(925年)十二月廿三日辛亥,后唐庄宗李存勖诏封三弟薛王。926年四月,郭从谦兵变,杀害后唐庄宗,李克用的养子明宗李嗣源即位。李存礼与因为中风得病、半身不遂居住在晋阳的李存美不知所终。
3、李存义
李存乂 《? -926年),后唐太祖李克用的第五子,生母不详。后唐庄宗李存勖弟。
同光三年 (925年)十二月辛亥,诏封睦王。李存乂历任建雄、保大二军节度使。是郭崇韬的女婿,郭崇韬被杀后,他和术士杨千郎在家饮酒聚会,对岳父打抱不平。宦官为去除郭崇韬党羽,对庄宗说“存乂对诸将攘臂垂泣,为崇韬称冤,言辞怨望”。庄宗知道后,派兵将其囚禁在宅第中,不久杀了他。怜官郭从谦以李存乂为义父,不知李存乂已死,后来发起兵变即兴教门之变,想奉李存乂为主,而庄宗也在平定郭从谦的战斗中被流矢所杀。
4、李存确
李存确(? -926年),后唐太祖李克用的第六子,生母不详。
同光三年(925年)十二月辛亥,诏封通王。926年四月,李存纪、李存确听说郭从谦造反,杀害大哥庄宗李存勖,逃到南山,藏在民家。唐明宗诏河南府和诸道:“诸王出奔,所至送赴阙;如不幸物故者,收瘗以闻。”藏匿李存纪、李存确的民家上告安重诲,安重诲对霍彦威说:“二王逃难,主上寻求,恐其所失。今上既监国典丧,此礼如何?“霍彦威回答:“上性仁慈,不可闻奏。宜密为之所,以安人情。”指使民家把他们杀了。
李克用影视形象
5、李廷鸾
李廷鸾 (? - 902年),唐末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儿子。李落落的兄弟,李存勖的哥哥。
康昭完天复二年1902年)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李克用和宣武车节度使朱查古田和宣武军节度使告温作战,三月十二日,朱温部下氏叔琮、朱友宁进攻李嗣昭、周德威的营寨。周德威出战失败。氏叔琮、朱友宁率兵长驱追逐,生擒李廷鸾,河东军惊慌溃逃,朱全忠命令氏叔琮、朱友宁乘胜进攻河东,兵锋达到晋阳。在李嗣昭、李嗣源、周德威等人的坚守下,宣武汴军撤退。
6、李落落
李落落(? - 896年),唐末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儿子。任铁林指挥。
896年,李克用攻打魏博节度使罗弘信,宣武节度使朱全忠令葛从周领军在洹水驻扎救援罗弘信,留下庞师古继续攻打郓州。六月,李克用率军攻打葛从周,汴军在洹水的阵地前挖了许多沟坎,双方交战正激烈时,李落落骑的马遇到沟坎被绊倒,被汴军活捉。李克用亲自去救李落落,战马也被绊倒,差点被汴军擒获,李克用回身发箭射中一名汴军将领,才免于被俘。李克用向朱全忠请和以赎回儿子李落落,朱全忠不答应,把李落落交给罗弘信,让罗弘信把李落落杀掉。罗弘信杀了李落落,坚决导向了朱全忠阵营。李克用带领军队从洹水返回晋阳。
李落落死时,李存勖仅十二岁,可见李落落为李存勖的兄长,为李克用年长之子。
7、李存矩
李存矩(? - 917年3月11日),五代十国晋王李克用的儿子,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弟弟。
913年,晋王李存勖任命李存矩为新州刺史、总管山后八军。卢文进作为副将。时任威塞军防御使的李存矩骄横懒惰,他的奴仆常干预政事。他强迫百姓出马,征得五百匹,带领送往晋王与后梁作战之处,派寿州刺史卢文进为裨将。917年二月十五,在祁沟关,小校宫彦璋和士卒们谋划哗变。第二天早晨,李存矩没有起床,就被士卒杀死。卢文进捶胸哭道:“奴辈害了郎君,让我以什么脸面去见晋王呢?“被大家拥簇回到新州,新州守将杨全章拒之门外。再攻打武州,被李嗣肱、周德威打败,卢文进率众投奔契丹。
8、后唐庄宗李存勖
后唐庄宗李存勖(885年12月2日-926年5月15日),小字亚子,又名“李天下”,代北沙陀人,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唐末五代军事家,后唐开国皇帝,晋王李克用之子。
李存勖在唐末官至检校司空,遥领晋州刺史,后袭父位为河东节度使、晋王。他骁勇善战,长于谋略,在王位十五年,南击后梁,北却契丹,东取河北,西并河中,使得晋国逐渐强盛,中兴唐朝霸业。同光元年(923年),李存最在魏州(河北大名府》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
李存勖在位期间,并岐国,灭前蜀,得凤翔、汉中及两川之地,震动南方割据诸国,“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但他沉湎于声色,治国乏术,用人无方,纵容皇后干政,重用怜人、宦官,疏忌杀戮功臣,横征暴敛,又吝惜钱财,以致百姓困苦、藩镇怨愤、士卒离心。
同光四年(926年)四月,李存勖死于兴教门之变,时年四十二岁。在位三年,庙号庄宗,谥号光圣神闵孝皇帝:葬于雍陵。
9、李存霸
李存霸(? -926年),后唐太祖李克用之子,后唐庄宗同母弟,生母曹氏。
同光三年(925年)十二月辛亥,诏封永王。李存霸历任昭义、天平、河中三军节度使,都是不到藩镇,只是在京师食俸禄。赵在礼造反后,李存霸被派到河中,唐庄宗到汜水,改李存霸北京太原府留守,李存渥为河中节度使,诏书没有到达,郭从谦反,杀庄宗。李绍荣欲到河中投奔永王李存霸,从兵溃散,李存霸听说京城大乱,率众千人弃河中奔太原。李存霸至晋阳,麾下逃散已尽,只有康从弁没有离开。李存霸削发、服僧衣谒见符彦超:“愿为山僧,希望你能庇护。”军士争杀李存霸,符彦超说:“六相公存霸既然来了,应当奏请,再决定去留。”军士不听,杀之于府门之碑下。
10、李存渥
李存渥(? -926年),后唐太祖李克用之子,后唐庄宗同母弟,生母曹氏。
同光三年(925年)十二月辛亥,诏封申王。李存渥历任义成、天平二军节度使,都是不到藩镇,只是在京师食俸禄。唐庄宗到汜水,改李存霸北京太原府留守:李存渥为河中节度使,诏书没有到达,郭从谦反,攻兴教门,李存渥从庄宗抗拒。庄宗中流矢而死,李存渥与刘玉娘皇后逃奔太原,据说路上二人私通。到太原符彦超不纳,李存渥走至风谷,为部下所杀。
11、李存纪
李存纪 (? -926年),后唐太祖李克用的第七子,生母曹氏。
同光三年(925年)十二月辛亥,诏封通王。926年四月,李存纪、李存确听说郭从谦造反,杀害大哥庄宗李存助,逃到南山,藏在民家。唐明宗诏河南府和诸道:“诸王出奔,所至送赴阙:如不幸物故者,收瘁以闻。藏匿李存纪、李存确的民家上告安重诲,安重诲对霍彦威说:“二王逃难,主上寻求,恐其所失。今上既监国典丧,此礼如何?”霍彦威回答:“上性仁慈,不可闻奏。宜密为之所,以安人情。”指使民家把他们杀了。
据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墓志铭,王处直第三女嫁北京留守李存纪,未知是否同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