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陆续落地!平均降价幅度较大

作者:中研普华研究院

关注头条号“中研普华研究院”,私信回复“免费报告”,即可获取一份免费报告,速速来取!

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陆续落地!平均降价幅度较大

中研网

自今年3月份开始,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陆续落地,全国各省份均已执行。这一政策的实施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从价格角度看,中选药品的平均降价幅度较大,为广大患者带来了实惠。例如,某些常用药品如治疗糖尿病的伏格列波糖片,价格得到了显著降低,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用药负担。

其次,从药品供应角度看,集中采购确保了药品的稳定供应。通过带量采购的方式,企业得到了稳定的订单预期,从而能够更好地组织生产和供应。这有助于解决一些药品短缺的问题,确保医疗机构和患者的用药需求得到满足。

此外,从医疗机构角度看,集中采购降低了采购成本,提高了采购效率。医疗机构可以通过统一的采购平台获取药品,避免了分散采购带来的不便和成本上升。同时,集中采购还有助于推动医疗机构优化用药结构,提高用药水平。

最后,从患者角度看,集中采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患者可以获得质量更好、价格更低的药品,减轻了经济负担,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集中采购还有助于推动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

总的来说,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的落地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降低了药品价格,保障了药品供应,还推动了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未来,随着更多批次的集中采购陆续开展,相信将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实惠和福祉。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已组织开展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共纳入374种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50%。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及中选企业做好中选结果落地实施工作,确保全国患者于2024年3月用上本次集采降价后的中选产品。

此次集采涉及的重点上市公司包括科伦药业、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翰森制药、上海医药、恒瑞医药等。部分上市公司盘后发布拟中选第九批国家集采的消息。如华海药业微信公号发布消息,索赛可赛罗多辛胶囊及安奥兰奥美沙坦脂氢氯噻嗪片2个品种拟中选第九批国家药品集采。翰宇药业微信公号发布消息,翰宇药业“翰唯注射用特利加压素”“翰宝卡贝缩宫素注射液”两款药品拟中选第九批国家集采。

交银国际认为,随着集采规则合理化、过往批次陆续纳入销量规模较大的产品、龙头处方药企积极布局创新药,预计后续批次集采对企业销售的影响将逐步递减。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

2022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5%;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633.7亿元。医疗装备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大陆医疗器械主营业收入已经达到1.3万亿元,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近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54%。

近年大陆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已逐步完善,药品质量和品种数量稳步提升。比如出台或通过了,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开展中药饮片专项整治等等。健康中国政策正在驱动健康产业的效率提升,逐步引导“二元协同”重塑产业格局。

首先,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高度重视药品行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鼓励创新药的研发和加快新药上市。这些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满足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并加速创新药的审批和上市流程,使创新治疗能够更迅速地推向市场,造福患者。此外,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发布了各自的创新药政策,以推动新药研发及加速新药临床开发进程。

其次,从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来看,国内制药市场竞争激烈,存在多家具有规模和实力的制药公司,如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石药集团等。这些企业通过持续的研发创新和合理的市场定位,成功占据了市场份额。同时,一些外资制药公司也进入了中国市场,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而在国际制药市场,一些世界知名的制药巨头占据主导地位,但新兴市场也逐渐有本土制药公司崛起。

再者,从技术创新角度看,药品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技术变革。通过重组DNA技术,科学家能够生产更多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制品,如蛋白质药物、抗体药物等。这些药物具有高效、低毒副作用的特点,能够准确针对疾病靶点,提高治疗效果。此外,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等也在医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药品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带来创新。

然而,药品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创新药物研发的风险和投入都很大,需要长期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药品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此外,药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也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企业需要加强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

综上所述,药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呈现出政策扶持、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创新活跃等特点。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推动,药品行业有望继续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

国民健康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现今已成为大国竞争的重心之一。目前从规模上看,中国目前的健康产业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2022年大陆卫生总费用80,528亿元,占GDP的6.82%。而日本的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0%,美国国的健康产业支出占比更超过18%。

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化水平提升、老龄化加速等因素的影响下,医疗保健需求不断增长,医药行业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2023年上半年,中国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药品市场销售额总数达5,266亿元,为19年来最高水平,同比2022年上半年上涨16.8%。一、二季度医院药品销售额均获得快速增长,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达19.3%。

从中西药属性来看,医院化药占比逐年下滑,2023年上半年化药销售额占比67.4%,生物制品、中成药近三年来占比持续提升。化学药、生物制品和中成药销售额均获得双位数增长,其中生物制品、中成药规模增长领先,同比增速均达到24%,化药增长14%。

聚焦TOP20集团表现,阿斯利康、辉瑞、恒瑞医药医院市场规模位居前三,其中辉瑞新冠特效药Paxlovid贡献辉瑞企业超一半销售增量;复星医药、默沙东在其新冠特效药驱动下规模和排名亦实现增长。头部企业中,上海医药、四川科伦、康哲、人福医药、济民可信增长表现亦十分亮眼,增速超20%。

大陆的药品市场正在不断改革,目标是充分借鉴欧美日等成熟国家市场的药政管理经验及自身国情,提升药品行业的市场规范化程度。在规范市场环境下,原料药企业需要同时接受药政监管部门、上市许可持有人对自身的审计监督,加重了自身的质量责任,拥有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的企业更能获得市场的认可。

通过扩充产品系列,延伸产业链条,原料药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因而行业内优质企业目前大都采取上述经营战略,为未来发展积蓄力量。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关注头条号“中研普华研究院”,私信回复“免费报告”,即可获取一份免费报告,速速来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