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拧紧市场“安全阀” 筑牢百姓“幸福梦”——我市以高质量市场监管助推高质量发展

作者:平凉发布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拧紧市场“安全阀” 筑牢百姓“幸福梦”——我市以高质量市场监管助推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拧紧市场“安全阀” 筑牢百姓“幸福梦”——我市以高质量市场监管助推高质量发展

拧紧市场“安全阀” 筑牢百姓“幸福梦”

——我市以高质量市场监管助推高质量发展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佳玥

7个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全面建成投入运营,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通过省级验收;崆峒市场监管所获评全国首批五星级市场监管所,甘肃德美地缘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荣获“第八届甘肃省人民政府质量奖提名奖”,首个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落户静宁;承办全省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非公党建、地理标志示范区建设3个现场会,现场观摩崆峒区、泾川县、静宁县点位,推广平凉经验;全市新增经营主体1.94万户,经营主体总量达到15.3万户,同比增长5.8%…… 我市市场监管系统聚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主线,统筹发展与安全、服务与监管、规范与创新,强化党建统领,聚力干成四件大事,坚决守牢安全底线,全面提升监管质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

党建统领赋能质量强市建设

党的领导是市场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及省市委有关会议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达到了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做表率的目标。主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团结一心谋发展、风清气正干事业的政治生态持续优化。持续推进非公企业党的建设,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414个,覆盖非公企业684户,覆盖率达93.57%;选派党建指导员341人,联系非公企业731户,覆盖率达100%。同时,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实施国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7项,发布团体标准6项,争取国家级标准化试点1处。印发《平凉市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实施方案》,新增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2项。加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制度供给,全市新增各类质量认证证书63件,同比增长12.07%。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落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900万元,新增注册商标1507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0.22件,跨部门、跨区域协调保护机制逐步健全,商标品牌价值进一步凸显。

构建放心舒心消费环境

“很多时候接到消费举报电话,我们就要及时赶赴现场进行调处,说不烦不累那是假的,但看到消费者成功维权后的笑容,我们就满足了。”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牛兴华说。 诚然,大多数消费者投诉反映的都是小事,但消费维权无小事,一个投诉的背后代表的是群众切身利益,同时也折射着一个地方的市场发展水平和社会诚信程度。 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践行法治经济理念,依法履行职责,着力打造法治化市场监管,为法治政府建设添彩。深入推进市场综合治理,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加强涉企收费专项治理和价格监管,完成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市场公平竞争秩序良好。认真推进“一业一查”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省级试点,实现了“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融合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实现了科学监管、精准监管。培育省级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单位74户,查处侵权假冒案件178件、罚没款164万元,处置投诉举报7306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0.86万元。市市场监管局和静宁县市场监管局被省市场监管局确定为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省级联系点。制定出台《平凉市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确定市级联系点12个,市局命名三星级市场监管所19个,省局命名四星级市场监管所5个,国家总局命名五星级市场监管所1个。指导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科学划分股室、执法队和基层所事权,提升监管效能。推动灵台、泾川县局配备了执法车辆,实现市场监管所执法车辆全覆盖。创新设立“学法一刻”,将学法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定动作,学习法律法规13部,带动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全市系统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严格规范决策程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积极开展执法案卷评查,监管执法更加公开透明规范。创新“四清单一办法一细则”普法模式,深入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开展普法宣传,法治氛围日益浓厚。积极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严厉打击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实现了执法温度和力度的有机统一。全市查办行政执法案件1843起、罚没款1264.18万元,办理“两轻一免”案件972起,占比52.7%。

着力创建食安城市

走进甘肃旭康食品有限公司,干净整洁的车间内,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产品包装,他们的加工过程也在同一时刻通过监控系统“直播”传输至“平凉市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综合平台”,方便监管部门以及消费者更加清晰地了解食品生产全过程,将食品安全监管从职能部门“一双眼睛”变成群众“无数双眼睛”监督,使食客消费“心里有底”、监管部门实时监管“心中有数”,进一步提升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安城市创建工作,去年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会议研究部署食品安全工作4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现场调研,督导调度食安城市创建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全面落实“两个责任”,包保A类企业35户,示范带动全市3927名干部包保市场主体2.24万户,包保工作覆盖率、季度督导完成率、督导发现问题整改率均达100%。 市食安委办聚力推进创建工作,召开专题会议5次,举办专题培训班5场次,统筹推进任务落实。组建创建专班,开展专项督查5次,乡镇(街道)覆盖率100%,抽查各类业态点位434个,黄牌督办乡镇5个。引导支持食品小作坊进驻集中区生产经营被列为2023年市列为民实事,作为创城补短强弱的重点项目,市县财政列支621万元,撬动社会资金2亿元,建设小作坊集中加工区7个6万平方米,300户小作坊入驻并开展生产经营。探索“金融+”食品安全参保模式,推动中高风险等级企业责任保险全覆盖。全面打响新闻媒体、公益广告、数字网络、主题活动四场“宣传战役”,开展“六进”宣传120余场次,发布专题报道380余篇,拍摄制作专题宣传片2部,共建共治共享氛围更加浓厚。

市场安全保障稳定有序

“衣食住行”等消费品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质量安全状况直接关系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2023年2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崆峒区某卫生服务中心使用过期医疗器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没收其超过有效期的医疗用品,并处罚款1.5万元。 这仅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安全监管的一个缩影。去年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持续加大“三品一特”(食品、药品、工业产品、特种设备)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压紧压实层级责任,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稳妥有力推进风险隐患排查化解,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以生产、流通、餐饮全方位质量提升为重点,积极推进“互联网+”智慧监管,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食品违法行为,食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去年,全市新增食品生产企业30户,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8016批次,合格率97.21%,完成食品安全快检任务3.86万批次,问题发现率1.17%,新增“互联网+明厨亮灶”1746户,“陇上食安”平台加入率达98.6%,查办违法案件654起,罚没款406.35万元。 ——进一步规范药品经营秩序,综合运用全项目检查、飞行检查、日常检查、跟踪检查和监督抽查等方式,全面加强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全流程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更加规范。去年,全市抽检药品233批次,医疗器械69批次,查处药械化违法违规案件179起,罚没款151.28万元。 ——保持打击质量安全违法高压态势。制定印发《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2023年版)》,开展重点工业产品隐患排查治理。全面排查危化品、家用燃气具等重点工业产品质量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三无”产品。去年,全市抽检重点工业产品和消费品649批次,合格率达到98.2%。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持续加强,以市政府办文件印发《平凉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1次。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队督查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现场指出问题,挂牌督促落实。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发现并跟踪督促排除安全隐患410处。用好特种设备监管平台和气瓶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办理使用登记的液化石油气瓶全部实现信息追溯。

市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去年6月8日,甘肃法之道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先生,将一面“心系企业 排忧解难 热情高效 尽职尽责”的锦旗送到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窗口,以感谢工作人员便捷、贴心、高效的政务服务。 “现在窗口服务办事效率很高,不再担心多跑冤枉路了。”王先生激动地说。原来,王先生需要同时办理法人、股东及注册资金变更业务,在和市场监管窗口工作人员魏亚荣微信沟通后,魏亚荣为他详细解答了各个变更事项办理所需的材料,次日,王先生带着申请材料来到大厅,工作人员指引他取号并指导综合受理窗口人员填写上传申请材料提交至后台审批,魏亚荣在内网收到办件后仅几分钟就完成审批,将新的营业执照交到了王先生手里。 一个地方经济的活跃程度,在于有没有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一个全民创业的时代,需要一个便捷高效的服务创业制度。 去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全面落实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措施,持续提升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水平,推动更多高频事项“集成办”“掌上办”,全程网办率达到100%,企业开办全流程3小时办结,市场准入更加便捷。落实“包抓联”“六必访”“白名单”等制度,712名干部包联1006户餐饮企业,595名干部包抓联730户个体工商户,协调解决问题127个。全力推进《关于贯彻落实〈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的若干措施》落地见效,积极实施经营主体培育“五转”工程,全市新增经营主体1.95万户,经营主体总量达到15.3万户,同比增长5.8%,完成个转企545户。 征程万里风正劲,责任千钧再启航。站在新的起点上,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将认真贯彻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精细化服务和法治化监管,聚焦食安创城这个关键,打造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规范提升、“一业一查”综合监管、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个亮点,抓实经营主体扩量提质、“三品一特”安全、质量强市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市场监管质效提升、过硬干部队伍锻造六项工作,着力打造高质效、法治化市场监管,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平凉贡献力量。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拧紧市场“安全阀” 筑牢百姓“幸福梦”——我市以高质量市场监管助推高质量发展

丨来源丨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丨制作丨平凉市融媒体中心

丨审核丨李 哲 苏 娜

丨编辑丨吴 鹏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拧紧市场“安全阀” 筑牢百姓“幸福梦”——我市以高质量市场监管助推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拧紧市场“安全阀” 筑牢百姓“幸福梦”——我市以高质量市场监管助推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拧紧市场“安全阀” 筑牢百姓“幸福梦”——我市以高质量市场监管助推高质量发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