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实习日记④之余杭:蔬菜基地-有机肥公司-某新垦田-某虻业

作者:奔跑的金丝熊

我们实习的第一站是某蔬菜基地,其现代管理技术主要体现在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领导们安排了五个参观部分,让我们见识了如何使用新技术种植叶菜、瓜果植物。

半自动水肥一体化系统看似普通和简陋,但是非常便于使用,也有很多优势。

该系统主要有以下五大块构成:施肥器、过滤器、增压系统、控制系统、田间管道系统。

实习日记④之余杭:蔬菜基地-有机肥公司-某新垦田-某虻业

配合室外的管道灌溉系统,将溶于水的肥料精准外输,对田间作物进行灌溉的同时加入肥料,称之为水肥同步管理。

该系统,好处多多,第一点是精准化灌溉施肥减少了肥料和水分的损失(相比随意溶解后喷灌或者洒施);第二点即简化了诸多流程,降低了昂贵的人力成本,再也不用好多人大夏天去田里一株株苗去施肥;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合理精准的操作可以显著提高作物产量,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大大提升种植效率。

当然半自动系统仍存在诸多不足,比如仍需手动调整多项参数,需定期检查。因此后续我们学习了全自动的水肥一体化操作,它最大的不同就是多了电脑智能控制。

实习日记④之余杭:蔬菜基地-有机肥公司-某新垦田-某虻业

只需要将系统连接基本肥料桶,然后在电脑上点点点就行了,降低管理费用,还能通过预设EC值、pH值、营养液配比等调节不同配方以适应不同作物,以及其附带的ET系统也联通网络,实时收集分析气象数据,通过计算选择最适宜的灌溉时间。

可以说,这套系统优点包括低成本、智能化、高产化、高技术等,是一种新型种植方式,很有可能是以后设施栽培的主流手段。

除了系统的先进外,具体肥料与灌溉水的比例,需要根据作物发育时期、作物类型等进行差异化适配,在这方面基地仍在探索中。

比如茄子,主要得选用高钾肥料,那么基地将不同品牌、固液形态等都作为变量,然后实施田间试验,以找出最适合的高钾肥料类型。

肥一体化的栽培方式相比传统有很大优势,但是长时间使用仍然会产生问题,首当其冲的即为设施栽培营养障碍。

内部的原因有许多,首先,长期同质化施肥会导致作物对某种元素针对性大量吸收,土壤内部的元素平衡在长期会被打破;

实习日记④之余杭:蔬菜基地-有机肥公司-某新垦田-某虻业

其次施加大量有机肥,时间一长必然导致土地次生盐碱化,盐分积累,烧苗;

长期同种作物,对某种类型土传疾病毫无反抗之力,土壤中会大量繁殖对应的有害的微生物或病毒,甚至有时候产自自身的代谢废物累计或,会毒害自己,这个称为自毒作用。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基地也进行多项综合性对比实验,引入了许多变量和措施,包括杀菌剂、消毒剂、肥料优化和虫肥等,最后发现,成效最佳、副作用最小的方法,还得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轮作之法,就是会多耗费一些人力资源。

轮作好处多多,不同作物吸收不同的养分元素,对不同的病菌毒害有抑制作用,也不会长期促进某种生物的繁殖。

当然,若是能有大量配套辅助耕种措施,效果会更好,比如深翻耕、增施石灰氮、灌水沤田等。

基地内暂时采用“一年水稻、三年蔬菜”的轮作方式,短期内效果良好,但根据市场波动和费用变化,仍然有调整优化的空间。

实习日记④之余杭:蔬菜基地-有机肥公司-某新垦田-某虻业

我们的第二站实习点是某有机肥公司,该公司主要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和畜禽粪便,并以此为原材料制造有机肥料。

不同于其他普通处理措施,高效阳光堆肥房是新一种性价比较高的处理方式,被该公司积极采用。

首先根据预设的参数和容量,施加人为的控制,在室内的垃圾上通过通风和喷淋发酵液的措施,控制总体水汽环境,促进微生物发酵分解垃圾。

效率提升,其他感官体验也要优化,总不能方圆百米臭气熏天,所以还会喷加促腐除臭剂,改善工作环境。

公司占地面积不足0.1公顷,但是每日能高效处置4吨易腐垃圾,服务范围辐射周边数个行政村,甚至还有盈利,可谓是一举多得。

第三处实习点不同于之前,是一块新垦田地,如图。

实习日记④之余杭:蔬菜基地-有机肥公司-某新垦田-某虻业

为了保证充足的粮食安全,不断垦造新田是必需的。

但是新垦地存在诸多问题,就拿我们面前的土地来说,黄绿不均,高矮参差,有的麦穗根本没有结实,有的植株一炷香型,几乎没有分蘖,可以推断出田地本身缺乏磷素。

掐下一根麦叶,上面枯黄,有灰色斑点,而这又是缺乏钾素的表现。再捻一捻土壤颗粒,也不同于常见的的黏滑肥沃。

老师指导道,这根本原因是新垦地还没有完成开垦过程,养分较少,用三个字形容就是“砂瘦酸”,土壤黏粒含量少,此外适宜耕种的耕层浅薄,还需要多年的调养施肥,才能变成肥沃的土壤。

比如三年内种植小麦,正常施加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不考虑作物品相产量,不收获直接返田,以种出的小麦本身作为绿肥,反复三年,即可有明显成效。

最后的目的地则有些“与众不同”,某虻业公司使用黑水虻处理餐余垃圾,同时输出昆虫蛋白和虫粪有机肥。

实习日记④之余杭:蔬菜基地-有机肥公司-某新垦田-某虻业

直接丢一条鱼进入黑水虻的繁殖土壤,成片的黑虫迅速涌过去将鱼覆盖,仿佛给它穿上一层黑色几丁质甲胄。

过一会去看,鱼的体积明显少了很多,等到即将结束参观的时候再回去看,已经没有鱼的痕迹了,仅仅剩下土上一块略显深色的区域。

这又是处理有机废弃物,输出新产品的新手段。

传统餐余垃圾中高盐高油,直接作为有机肥料烧苗烧田,土壤板结,而用黑水虻处理后虽然有一部分能量损失,但是生产出的产品可靠高效利用范围广,虫粪有机肥有机质含量更高,氮磷钾比例适中,是不可多得的优质肥料,因此前景广阔。

黑水虻本身晒干后,也是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的新产品,富含抗菌肽和多糖,是极好的动物饲料,甚至可以给人食用(极端情况下)。

实习日记④之余杭:蔬菜基地-有机肥公司-某新垦田-某虻业

除此之外,黑水虻可以与苍蝇竞争生态位,在潮湿腐烂环境繁殖,通过竞争减少苍蝇的产生。另外,较低的水分要求和较短的生长周期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当然,这种新型产业仍然存在许多需要优化的部分,首当其中就是品种退化和患病减产问题,仍然困扰着公司领导。黑水虻身上的寄生虫也增加了饲养成本。

黑水虻照片拍了不少,但是太恶心了,所以不放上来。

此外,公众对于此种新型产业仍然接受度不足,蛋白质含量和血清方面也不如蚯蚓。

总体上来说,黑水虻盈利空间不是特别大,但是其对生态环境改善有着极大的作用,产品利用范围也很广阔,总体前景很好。

在日后的规模化养殖中,若是能解决品种退化问题,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想必还是不错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