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蒙古与明朝双方的大决战,30万蒙古军队为何会全军覆没?

作者:艳苓【专题】

公元1367年,对于朱元璋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年份。

在这一年,朱元璋击败张士诚,之后又收复割据浙东多年的方国珍,而曾经最大的对手陈友谅,早已死了数年。

此时,朱元璋基本上已经统一了南方,因此,他的下一个目标,就将是北方的蒙元。

当年十月,朱元璋召集众将领,就下一步计划展开讨论。

会议上,朱元璋首先确定了北进中原的方案,但在北伐的具体策略上,众将领意见不一,比如常遇春就提出,应当趁着现在士气高涨,直捣元大都,争取早一点将蒙元赶走。

对于这个想法,朱元璋并不赞同。

在他看来,直捣元大都很容易陷入孤军深入的困境,如果一时半会不能攻克,那么就会被蒙元的包围,届时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朱元璋决定,采取“依次推进、稳扎稳打”的方式,逐步瓦解蒙元的实力,同时利用舆论,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

最终,经过众将领商议、朱元璋拍板,北伐蒙元的计划正式启动。

该计划的第一步,是先向天下发布《谕中原檄》,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将战争上升到民族大义层面。

之后,先取山东,以撤除蒙元的屏障,再进兵河南,拿下潼关,切断蒙元的羽翼。

只要上述两点达成,那么元大都就会陷入“势孤援绝”的境地,届时带兵直击,便可不战而取之。

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明史》

不得不说,朱元璋的这个计划极为高明,高明之处就在于,朱元璋不仅衡量了自己当时的实力情况,同时也利用了蒙元内部的矛盾。

蒙古与明朝双方的大决战,30万蒙古军队为何会全军覆没?

当时的蒙元,虽说看似腐朽不堪,但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本身还具备相当的实力,比如像王保保、李思齐和张思道等人,手里还掌握着几十万的兵马。

这些人虽说内部矛盾不断,但是也绝不是朱元璋能一口吞下的。

并且,如果朱元璋直捣元大都的话,那么很容易让这些人“同仇敌忾”,毕竟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蒙元的大臣,因此,一旦朱元璋直捣元大都,他们就会暂时抛下矛盾联手对付朱元璋。

到那个时候,凭借朱元璋当时的实力,是很难扛得住的。

也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朱元璋才会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趁着王保保等人相互打得不可开交之际,迅速出兵攻取山东、河南等地。

而只要拿下山东与河南,那么元大都孤立无援,就是王保保等人想救援,一时半会也赶不到,到那个时候,明军不管是在地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会占据很大优势。

再加上那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就更让明军站在了制高点上。

事实证明,朱元璋的这个策略极为正确,在当年10月,朱元璋任命徐达和常遇春为北伐正副元帅, 二人仅用了九个月的时间,就拿下了山东和河南。

蒙古与明朝双方的大决战,30万蒙古军队为何会全军覆没?

并且,他们这一路上,基本上很少遇到像样的抵抗,所到之处,百姓们夹道欢迎,包括一些元军都纷纷主动前来投诚。

紧接着,徐达没做停留,迅速一鼓作气,便攻克了元大都。

而在当时,如果王保保能赶到徐达之前进驻元大都,那么很有可能会让徐达铩羽而归,就连朱元璋事后都说,若王保保回援,“骤与角力,胜负未可知也”。

只可惜,当时的王保保还在和几个军阀扯皮,因此贻误了战机,等到他回过味儿的时候,徐达已经把明军的旗帜插在元大都城墙上了。

所以这就充分证明,朱元璋在北伐之前,要求速战速决、快速推进的策略是多么正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徐达在攻克元大都后,故意留了个口子,让元顺帝带着家眷从这个口子逃走,这一招可谓是相当高明。

为什么呢?很简单,如果当时徐达直接俘虏或者杀了元顺帝,那么元朝内部的矛盾就会消失,剩余的几个军阀也会联合在一起,共同对付明军。

而只要元顺帝还在,那么元朝内部的矛盾就会继续存在,这种局势对明军只有好处。

在此之后,对于如何击败王保保和李思齐,朱元璋再次展现出了超强的军事能力。

蒙古与明朝双方的大决战,30万蒙古军队为何会全军覆没?

当时,王保保手底下有大约十几万人,驻守在山西一带,而李思齐同样差不多有十万人,驻守在陕西一带。

并且,已经逃往元上都的元顺帝,又下令王保保出雁门关进攻大都,同时要求李思齐进潼关攻河南。

这个安排,说明元顺帝也不完全是昏庸之辈,将王保保和李思齐分开,就能避免双方继续掐架,虽说他们做不到同心同德,但起码左右夹击,能给朱元璋带去不小的压力。

只要朱元璋某一面顶不住,那么另一侧的元军就会顷刻而下。

那么,朱元璋又是如何应对和破解这种局面的呢?四个字,一拖一打,拖的是李思齐,打的是王保保。

之所以这样选择,基于两点,首先李思齐是汉人,并不是蒙元的死忠,他是在平定起义军的过程中发迹,靠军功上位,最终拥兵陕西。

这样的人,想得更多的是自己的将来,至于元朝会不会灭亡,并不是很重要。

但王保保不同,他他非汉人的身份,注定了他不可能与朱元璋站在同一战线,不管到什么时候,都是朱元璋的敌人。

所以,只能先打他,把他击败或者击退了,就能更好的威慑李思齐。

本着这个战略方针,朱元璋调徐达、常遇春集中兵力攻王保保,同时,为了防止李思齐做小动作,朱元璋又将远在福建作战的汤和调回河南,用以防御李思齐。

当然,仅仅是这样安排显然不够,如果徐达部与王保保之战拖得太久,那么形势就会对朱元璋不利,毕竟李思齐也在密切关注战况,假如朱元璋吃紧,他不介意再来踩上一脚。

所以,当前最关键的,就是如何能快速击败王保保。

蒙古与明朝双方的大决战,30万蒙古军队为何会全军覆没?

而最终,大将徐达用一种出其不意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仅在极短的时间内击败王保保,甚至一度打的他仅带了十几个人逃走。

什么办法呢?很简单,釜底抽薪。

你王保保不是带兵攻打大都去了?那好,我徐达就带人直奔你的大本营山西太原,给你来一个措手不及。

于是,在王保保刚抵达保安州(今河北省涿鹿县)的时候,就接到急报,说徐达已经带着大军,快要兵临太原城下了。

这下,让王保保大惊失色,大都丢了不要紧,大本营丢了那就全完了。

因此,王保保火速带着人回援,而徐达等的就是这一刻。

等到王保保仓促赶到太原附近时,遭遇到了明将傅有德率兵阻拦,无奈之下,王保保命人在城西安营扎寨,暂做休整。

但由于回来的仓促,元军“兵多而不整,营大而无备”,而这种情况,正是徐达想要的。

夜袭元军大营,杀他个措手不及。

恰好,当时王保保的部将豁鼻马也早已被徐达买通,他为徐达提供了更准确的情报,于是,就在当夜,明军如天神下凡,摸黑杀进了元军大营中。

据记载,当时明军杀进来时,王保保正在军营里看书,听到外面声音不对,连鞋子都没穿,迅速翻身上马逃走,身边也只有十余骑护卫。

剩余的元军,尽皆成为俘虏,至此,山西彻底落入了朱元璋手里。

此战的胜利,功劳最大者乃是徐达,他采用的釜底抽薪之计,让王保保不得不率军回援,但由于大军来回奔波,就导致了士兵疲惫,因此给了明军夜袭的机会。

坦白来讲,若是真的硬碰硬,明军即使胜利,估计也是惨胜,能以这么小的代价击败王保保并占据山西,徐达功不可没。

蒙古与明朝双方的大决战,30万蒙古军队为何会全军覆没?

解决了山西的王保保,接下来就是陕西的李思齐和张思道。

对于先打谁这个问题,朱元璋最终和徐达决定,先打李思齐,再打张思道。

为何,一句话,因为李思齐不愿与明军死战,而张思道屯兵之初地势险要,相对较难攻破。

因此,朱元璋派人带话给李思齐,提醒他是汝南汉人,只要他归降,必定以诚相待。

到了这个时候,李思齐已经相当动摇了,但一时半会还放不下架子,而朱元璋紧接着又添了一把火,将徐达、常遇春、汤和几路兵马都调至陕西,大有大军压境之意。

看此情形,李思齐也知道大势已去,遂开城投降。

不过,李思齐虽说归降,但是陕西并未完全落入朱元璋之手,前文提到的张思道,此时还屯兵于庆阳等地。

因此,拿下庆阳,是当务之急。

随后,明军进击庆阳,结果还没到庆阳城,张思道一溜烟儿就跑往宁夏,留下了弟弟张良臣在此苦守。

而张良臣看到明军压境,也知道自己没什么抵抗资本,于是,果断献城投降。

不过,张良臣不久后又复叛,并且相应者甚众,给明军带来了很大压力,同时,屋漏偏逢连阴雨,得知张良臣复叛后,之前逃往甘肃的王保保,纠集了十几万兵力,趁机出手。

蒙古与明朝双方的大决战,30万蒙古军队为何会全军覆没?

王保保当时的计划是兵分三路,一路奔向太原,趁着明军主力大部分在陕西,意图重新夺回太原;另一路,则攻打正与张良臣的明军,起到牵制作用。

最后一路,则绕到明军背后,试图切断明军退路,让其无路可退。

若是王保保这一计划,放在李思齐投降明军之前,那么明军估计就要吃大亏,可惜,此时李思齐已降。

而张良臣虽说声势很大,但实力上与明军还是有差距的,因此,很快被明军击败,这样一来,王保保牵制明军的计划便宣告失败。

同时,派往太原的人马,也被李文忠所阻,双方展开了数场血战,最终以元军败退而告终。

至于想切断明军后路的那队人马,同样也被冯胜击败。

也就是说,王保保本想趁着陕西局势混乱之际,来一把浑水摸鱼,结果鱼没摸着,却损兵折将不少,最终又不得不回到甘肃休整。

至此,陕西全境基本被朱元璋平定。

陕西一系列战役的取胜,在于朱元璋定下的先打李思齐,后打张思道之计,这种结合形势分而击破的策略,为之后应对王保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蒙古与明朝双方的大决战,30万蒙古军队为何会全军覆没?

而在之后,朱元璋所面对的,就只剩下王保保和元顺帝了。

此时的王保保,盘踞在甘肃兰州一带,元顺帝则在上都应昌,在这种情况下,先打谁后打谁,再次成了新的问题。

当时,包括徐达在内的多位将领,异口同声的请求先打应昌,他们认为只要打下应昌,王保保便势力全失,可不战而定。

但朱元璋力排众议,选择了双管齐下。

西路军,由徐达率领,前往兰州伺机消灭王保保,东路军则由李文忠带领,直奔应昌,力求端了元顺帝的老窝。

通过事后的战绩证明,朱元璋再一次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徐达到了兰州后,在沈儿峪遭遇王保保,双方“隔深沟而垒,日数交战”,眼看战局一度陷入胶着,徐达想到了一个妙计。

他命令将士们每夜敲锣打鼓,不断制造噪音,让元军不得休息,连续数日后,突然偃旗息鼓,而被明军“声波攻击”到人困马乏的元军大喜过望,纷纷陷入酣睡。

而就在他们酣睡之际,徐达果断出击,大败元军,王保保再一次上演了超强的逃跑本领,仅带着妻子数人遁去。

此战,徐达共俘获元朝官吏1865人,将校士卒84500余人,以及大量辎重。

另一面,李文忠在前往应昌的路上时,得到了元顺帝去世的消息,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急行军奔袭应昌,元军应对不及最终溃败,新继位的元昭宗也是仅带数十骑落荒而逃。

此次战役的全面胜利,除了得益于徐达、李文忠等将士们的浴血奋战之外,同样也得益于朱元璋的高明策略,同时攻打王保保和元顺帝,正是出自朱元璋定下的“彼此自救,不暇应援”之计。

至此,明朝针对蒙元的前两次北伐已经结束,两次北伐,分别打下了元大都和元上都,蒙元也自此彻底退出了中原。

在此之后,朱元璋又先后组织了多次北伐之战,从洪武五年一直打到了洪武二十五年,最终将蒙元赶到了兀良哈秃城以北后,明军才班师回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