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地下室藏着百年金库|还有未开启的“盲盒”保险柜

作者:大美龙江

“市银行站到了。”伴随着公交车的报站声,道里区田地街上一栋以古典主义风格为主的折中主义建筑,映入眼帘。这栋始建于1923年的建筑精品,目前是中国银行兆麟支行所在地。更早的时候,它曾是英国汇丰银行哈尔滨分行。

地下室藏着百年金库|还有未开启的“盲盒”保险柜

建筑平面布局呈L形,转角处主入口两侧有高大的双柱廊。大气而又精美的铁艺阳台,灰色石材的墙体,高大的柱式等,使楼体散发出浓郁、厚重的古典气质。中行兆麟支行营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楼体仍保留着百年前的大门和内部结构,在银行的地下室内还有百年历史的金库,以及至今仍未开启的“盲盒”保险柜。

视频加载中...

进趟银行“仿佛穿越时空”

1日,一个普通工作日的上午,位于道里区兆麟街37号的中国银行兆麟支行人来人往。公众可通过深棕色的铜门和三叶旋转木门进入大厅,现代化的叫号机实时语音提醒群众,前往柜台办理相关业务。

地下室藏着百年金库|还有未开启的“盲盒”保险柜

很多第一次来银行办理业务的公众,都会对楼体精美的屋顶、回形的楼梯以及窄窄的老式旋转木门印象深刻,尤其对大堂内极具年代感的欧式装修感到格外新奇,仿佛来到了博物馆,又好像穿越了时空。

地下室藏着百年金库|还有未开启的“盲盒”保险柜

“这座大楼是汇丰银行哈尔滨分行旧址,于1923年建成投用。”中行兆麟支行营业部主任王刚告诉记者,当年的汇丰银行哈尔滨分行专门与哈埠大型工商企业展开业务,汇兑业务通行纽约、伦敦、上海、天津等中外商埠,也办理小额货币买卖、票据贴现和不动产抵押放款等,实力雄厚,信用卓然。1929年后,西方发生经济危机,在哈的英商各公司营业萧条,汇丰银行营业状况逐渐衰落。到了日伪时期,营业状况更加衰落。1941年太平洋战争前夕,汇丰银行哈尔滨分行关闭。

地下室藏着百年金库|还有未开启的“盲盒”保险柜

解放后,这座建筑曾作为哈尔滨市总工会、市教委和市电子工业局的办公楼。1988年中国银行滨江分行迁到此楼,后来这里又成为中国银行哈尔滨分行所在地。

百年“盲盒”保险柜一直未开启

“这栋建筑地上共4层,地下一层。”王刚带着记者,穿过了一座狭长的回形木质楼梯,走向地下一层。记者注意到,楼梯木质把手下方安装的钢铁撑架饰纹精巧。“这些都是原汇丰银行哈尔滨分行留下的,有浓郁的英式风格。”

地下室藏着百年金库|还有未开启的“盲盒”保险柜

地下一层辟出了可以面向公众开放的楼体历史展览区。下了楼梯,通过一条过道便是地下金库,只见一樘绿色的厚重钢铁金库大门在眼前展现。在王刚的邀请下,记者用力拉开了厚重的钢铁保险门,特有坚实触感刹那间传递到手掌。门上锁芯并未生锈,顺滑如新。“这是100年前从英国进口的原装钢质门,一直留存至今。”王刚说。

进入金库内,穿过另外一个小门后,一个颇有年代感的保险柜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因为没有原配钥匙,为了不破坏文物,这个保险柜我们从没打开过,但曾通过X光探测设备进行过探查,初步判定这个保险柜内仍存有一些物品。但具体是什么就看不清了,就让这个‘盲盒’保险柜,继续保留它的秘密吧。”王刚告诉记者。

这样的“金字”招牌,全国仅四家

“大家可能没注意到,我们行的招牌是金色的,这也是中国银行在。”王刚告诉记者,中国银行现行的Logo是黑色字体,因为中国银行兆麟支行位于百年建筑里,所以其同上海、天津及一家海外银行一样,被特批使用了金色字体。

地下室藏着百年金库|还有未开启的“盲盒”保险柜

“别看建筑老,我们的服务可是很超前的。因为距离索菲亚教堂广场直线距离仅400米,在冰雪旅游季期间,我们专门辟出了游客服务区,为过往的游客们准备了姜茶水、充电角、口罩、热贴,以及旅游攻略图。”王刚介绍说,在经过请示上级部门,该行百年地下金库以及部分室内建筑,面向游客们开放,并制作了相关历史资料介展板,供游客们参观,受到了“小金豆”们的一致好评,更成了新晋的冰城网红打卡点。

地下室藏着百年金库|还有未开启的“盲盒”保险柜

来源:哈尔滨日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