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自动驾驶独角兽,打破英伟达垄断的唯一希望,上汽、比亚迪力挺!

作者:飞鲸投研

落后就要挨打,中国用百年蕴含血与泪,战与火的近代史得到了最刻骨的教训。

这句话不仅在国防领域应该牢记,在其他领域同样适用,比如现在最火爆的科技。

无论是产业升级,还是尖端科技独立自主,亦或是最近频频被提及的“新质生产力”,前沿科技都是绕不开的话题,而支撑美国股市长虹的“科技七子”,成了横亘在我们面前的大山。

单就英伟达一家,就在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领域给咱们造成了不小的困扰,人工智能自不必多说,阉割版的AI芯片这种嗟来之食国内各大厂商并不买账。

电动汽车催化下的自动驾驶开始向高端进军,自动驾驶芯片变的越发重要。

主流车企冲击高端自动驾驶,芯片性能需求暴增

自动驾驶包含了感知层、决策层和执行层三个层级,由激光雷达、地图、摄像头等组成的感知层通过搜集车身周边的环境信息,将其传导到决策层。

决策层根据算法和相应平台得出驾驶决策,最终由制动系统等下达控制指令,完成智能驾驶的信息闭环。

自动驾驶独角兽,打破英伟达垄断的唯一希望,上汽、比亚迪力挺!

自动驾驶芯片是自动驾驶决策层的大脑,是实现自动驾驶的硬件支撑。

汽车电动化的大背景下,自动驾驶有了更加良好发育的土壤,各大车企除了卷电动“三大件”,还开始卷自动驾驶,纷纷推出L2级智驾。

比如特斯拉ModelS、广汽新能源AionS、小鹏G3、蔚来ES8、一汽大众探岳、长安CS75、WEYVV6、吉利缤瑞等。

但自动驾驶等级每增加一级,所需要的芯片算力就会呈现一个数量级的上升。

L2级自动驾驶的算力需求仅要求2-2.5TOPS,但是L3级自动驾驶算力需求就需要20-30TOPS,L5级别算力需求则超过2000TOPS。

可以预见,随着自动驾驶级别的不断上升,大算力的自动驾驶芯片会成为行业必然趋势。

这就对芯片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自动驾驶芯片呈现出一体化、大算力、先进制程的技术趋势。

自动驾驶独角兽,打破英伟达垄断的唯一希望,上汽、比亚迪力挺!

当前,自动驾驶芯片以CPU、GPU以及ASIC等AI加速器组成的SoC芯片为主流,并作为算力平台集成在域控制器中,从而解决自动驾驶急需的算力问题。

国内厂商迎难而上,资本、市场规模奋力加持

近些年,自动驾驶芯片市场规模强势增长,成为最火爆的汽车芯片赛道之一。

但自动驾驶芯片的设计和制造具有很高的技术门槛,尤其是算力大于50TOPS的自动驾驶芯片,一般的企业较难进入这个赛道。

而这些拾好是高通、英伟达、英特尔、华为、AMD这样的消费电子巨头所具备的优势。

比如高通,目前在智能座舱域SoC主控芯片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英伟达和Mobileye目前分别在大算力方案和ADAS省心方案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自动驾驶独角兽,打破英伟达垄断的唯一希望,上汽、比亚迪力挺!

国内芯片行业起步较晚,但现在也已经有地平线、黑芝麻、华为等极具竞争力的企业。

尤其是地平线,备受资本青睐,投资方既包括上汽集团、广汽资本、长城汽车、东风资产、比亚迪等,涵盖了汽车行业的上下游。

在市占率上,地平线也是唯一有希望对标一下英伟达的国内公司。

2022年,英伟达自动驾驶芯片在国内及全球均超过80%,一马当先,地平线则稳居第二位。

自动驾驶独角兽,打破英伟达垄断的唯一希望,上汽、比亚迪力挺!

截至2023年,已经有超过110款量产车型搭载地平线的芯片地平线的累计出货量已超过500万,其解决方案被31个汽车品牌采用,搭载超过230款车型。

仅2023年,地平线就获得了100多款新车型的定点。

2022年大陆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新车销售约700万辆,市场渗透率达到34.9%。

2023年上半年,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达到了42.4%。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70%,并普及到10~20万的主流车型上。

自动驾驶独角兽,打破英伟达垄断的唯一希望,上汽、比亚迪力挺!

随着自动驾驶渗透率的增加,国内自动驾驶芯片规模将超过千亿,地平线将获得资本和市场的双重加持,从而冲击英伟达的霸主地位。

自动驾驶芯片产业链梳理及投资机会挖掘

自动驾驶芯片上中下游产业链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生态系统,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参与方。

上游产业链主要包括芯片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等环节。

芯片设计:这是自动驾驶芯片产业链的起点,涉及复杂的电路设计和算法开发。

自动驾驶独角兽,打破英伟达垄断的唯一希望,上汽、比亚迪力挺!

相关公司里,韦尔股份、汇顶科技、兆易创新位列前三,此外还有卓胜微、寒武纪等。

芯片制造:制造环节是将设计好的芯片电路转化为实际产品的过程,国内能打的公司只有中芯国际一家。

封装测试:封装测试是将制造好的芯片进行封装,并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以确保芯片的质量和可靠性。

这部分相关公司主要有四家,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甬矽电子。

中游产业链主要指的是自动驾驶芯片的集成和应用环节。

自动驾驶独角兽,打破英伟达垄断的唯一希望,上汽、比亚迪力挺!

芯片集成:芯片集成是将多个芯片或其他电子元件组装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模块或系统。

芯片应用:芯片应用是将自动驾驶芯片应用于实际车辆中,通过软件算法和控制系统实现自动驾驶功能。这包括算法开发、系统调试、性能优化等步骤。

中游的相关公司主要有德赛西威、高鸿股份、威帝股份、德迈仕等。

下游产业链主要包括汽车厂商和终端用户等环节。

汽车厂商:汽车厂商是自动驾驶芯片的重要客户,他们将自动驾驶芯片集成到车辆中,提供自动驾驶功能。汽车厂商需要与芯片供应商紧密合作,共同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自动驾驶独角兽,打破英伟达垄断的唯一希望,上汽、比亚迪力挺!

这部分的企业就多了,比亚迪、蔚小理、赛力斯、长安、小米等几乎国内所有车企瞄准了自动驾驶赛道。

终端用户:终端用户是自动驾驶芯片的最终使用者,包括个人消费者、出租车公司、物流公司等。他们对自动驾驶技术的需求推动了自动驾驶芯片产业的发展。

整体来看,自动驾驶芯片产业链是一个高度协作的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相互依存、相互影响。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这一产业链将不断壮大和完善,为汽车产业和智能交通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注飞鲸投研(id:Feijingtouyan),立即领取最有价值的《成长20:2024年最具有成长潜力的20家公司》投资报告!

来源:飞鲸投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