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月三与上巳节五首:三月三日天气新,荠花繁处蝶争飞

作者:初衣胜雪

三月三古诗五首:窈窕淑女美胜艳,心同草树乐春天

农历三月,时当暮春,时间往往和节气清明呼应,绿叶新萌,万山新绿,春水渐涨,气温清和不寒,是人们卸掉了秋冬的棉衣,舒展身心,正适合野外踏青和自然互动的时节。

农历三月三日,是个美丽的日子。三月三,就这名字,简单却美好,三在数字里,顺位第三,衍生出很多美好的寓意,三三得九,三生万物,表达长久连绵的含义。三字写出,像流水,两个三字,是八卦中的坤卦,代表地,象征万物生长。

农历三月三日,作为节日,起源古老。

魏晋时代,就有三月三日,皇帝,公卿以及平民都有在三月三日,水边洗濯消灾踏青游玩的传统。不过此时的三月三,还有另外一个称谓,就叫“上巳节”。“上巳日”。也就是在魏晋时代,三月三和上巳已经是一体的。上巳就是三月三,三月三就是上巳。

那么上巳节是什么节日呢?上巳节在先秦以及秦汉,是三月第一个巳日,在水边,由巫师主导,一个盛大的祈雨迎神,以及用流水洁净身体,用香草祛除瘟疫疾病的日子。

三月三与上巳节五首:三月三日天气新,荠花繁处蝶争飞

在先秦时期的卫国,就有男女在上巳日集结水边,用时令的香花草药沐浴清洁的仪式。

在先秦战国时代的,魏国的政治家水利专家西门豹,在河北邺地,看到这里因为水灾,年年流行给河伯娶妻,而当地的三老,地方官员和巫师勾结,刮取百万,然后将平民家的少女装扮一新,放在席子上送给河伯。

当时河道边的民众达两三千人,而巫师是七十岁的妇女,旁边还站着十来个穿着薄纱巫服的女巫。从这篇文章的细节来看,这应该是晚春上巳节,因为聚集了十里八乡的民众,而穿着薄纱的女巫们,是为仪式过程中的巫舞,就是古代巫祝仪式中的舞雩。当然这种例子是上巳中相当极端的。因为周朝虽然重视巫,但是汲取了商朝事鬼神,好人祭导致亡国的教训,巫的存在,至少在上层,是用来祈雨求神,祛除疾病瘟疫,强调尊崇自然之神的重要存在。但是在民间或者干旱水涝的地区,这种从上古到殷商保留下来的巫,或为利益,掌控人的钱财和生死。这里这些巫的可恶在于,本该是由他们进行舍身求祭的极端行为,转嫁到无辜的人民身上。

不过,在鲁国的政治中心,连孔子也愉悦这种晚春河边盛大的祭祀和风俗。因为风和日丽,可以带着好友和童仆,去沂水边沐浴,沐浴之后,穿上最宽大轻软的春衣,祭台上,有祈雨女巫们仙袂飘飘的歌舞,下面有民众发自随心的歌踏声。官方的女巫舞雩,更像是仙美的仪式,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三月三与上巳节五首:三月三日天气新,荠花繁处蝶争飞

那么周朝的官方巫和女巫还有一个工作,就是利用香花草药为人祛除不洁和瘟疫。古代巫医同源,这也就是民间也盛行的在水边用香草清理身体,以应对气候疾病。

那么到了汉朝,承接秦制,巫依然存在,宫廷有巫官的设置,主要是管理祭祀,祈福,祈雨,止水,禳解瘟疫,地方上也同样保留巫祝,助力农业社会的稳定。所以汉朝的上巳节,同样是有官方加持,形成了官民在上巳节云集河边,用流水洗浴祈福的重大风俗。

不过随着人们对巫的认识逐渐理性,且宫廷中许多政治斗争,都牵扯到巫职人员以及巫术,巫也就逐渐边缘淡化。

上巳节何以在魏晋转化成三月三,而不是汉朝使用的上巳日呢?

一,可能这一时,民间的活动多固定集中在上巳左右的三月三,于月令有着时间的稳定性。

二,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淡化巫的存在。毕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理性,官方重视道教,佛教,而对于巫持一种远离的姿态。

三月三与上巳节五首:三月三日天气新,荠花繁处蝶争飞

“窈窕淑女美胜艳,妃戴翡翠珥明珠。”东汉 · 杜笃《京师上巳篇 》

东汉时期的上巳节,当然是三月的上巳日,但是已经成了重要踏青比美的日子。

至少京城的人,是不用像边远地区的人民,先要下河洗澡,再换上最好的春天的衣裳。

这里的人们已经将上巳节当成游乐的盛会,窈窕淑女,盛装出行,帝王的妃子和贵族妇女,早就是头戴美玉,耳垂珍珠,车马络绎,去河边赏春宴会。

三月三与上巳节五首:三月三日天气新,荠花繁处蝶争飞

“青春暮月,六气和理。

律应姑洗,日惟元巳。

谷风散凝,微阳戒始。

春服既成,明灵降祉。”西晋 · 潘尼《上巳日帝会天渊池诗 》

晋朝的上巳就定在了三月三,这是青色的春天,春天最后一个月。

自然界中最为和谐明丽的时段。

这一天是上巳节最好的日子。明明是三月三,却叫上巳,其原因我也谈了,三月三,八卦阴阳中属于坤卦,主大地生发万物。

这是帝王穿着华丽的春天的礼服,带领臣子游览湖泊。

在一天镜水当中,日光投射,春景明丽,这是期待最明丽的阳光恒在,太阳和水神共同保佑家国。

而皇帝和臣子,代表人间的最强盛的权力集团,代替了巫的存在,更直接,更虔诚,天人交感,风调雨顺。

三月三与上巳节五首:三月三日天气新,荠花繁处蝶争飞

“青郊上巳艳阳年,紫禁皇游祓渭川。

幸得欢娱承湛露,心同草树乐春天。” 唐 · 张说《奉和三日祓禊渭滨应制》

唐朝的三月三,官方仍旧雅称上巳节。

唐朝的皇帝非常重视上巳节,当然这有历史渊源,哪位前朝皇帝不重视呢?水,是农业国家农业丰收的基本保证,但是气候风雨这种事,还真是无常,非人力可控。

上巳节重水祈雨的风俗由来已久,上至三代。

所以皇帝在上巳节带着臣子出游,那是寓虔诚于娱乐。唐玄宗在游玩的时候,自然不会忘了祭祀祷告天神,然后是率领臣子亲水,画舫游江,晚间设宴,还要写诗抒怀。

这是丞相张说,在宴会上应皇帝的邀请写的诗。

谢谢您带领我们在渭水边踏青祈福。那晶莹的春水,落在手上,就像晶莹的露珠。

这是老天的厚爱,这是皇帝的恩德。我们沐浴在帝国的盛春里。

实际上,对于水和雨的敬畏和虔诚,一直延续到清末。

在以儒家现实主义治国的若干朝代,上至皇帝,下到地方官员,对于大的水旱灾难,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同样的作法,就是祈雨禳祝,且写出虔诚的祭文,其虔诚不亚专门的巫祝。

不过在民间,三月三,则是另外一番清明美好的景象。

三月三与上巳节五首:三月三日天气新,荠花繁处蝶争飞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唐 · 杜甫《杂曲歌辞 丽人行》节录

虽然此时绿肥红瘦,但是长安的绿意中,最为鲜明的,就是水边踏青的美女。

她们是晚春最为靓丽精神的花朵。

装扮的春容明媚,穿上薄软可露出肌肤,显出身段的华丽衣裳。

她们行走在水边的草地上,进入锦帐,那里面有歌舞,有盛宴。

杜甫的这首诗保留了盛唐女性华美阳光自信的气质。

三月三是美女的节日,舒展在最美好的春天里,到处是她们明丽的身影和快乐的笑声。

三月三与上巳节五首:三月三日天气新,荠花繁处蝶争飞

那么三月三日,在宋朝开始起,就不再成为重大的节日,这是因为,踏青的风俗合并在了清明节中。因为宋朝的清明节,在民间时段有所拉长。

另外还有宋朝限制了女性的户外社交和活动。

还有一个就是宋朝的医药较前朝发达,人们不再迷信河边春水,能够消除疾病,社会进步,居住条件改善,物质丰富,尤其是都市中的人,在家热水洗浴,配上药店的香草草药,不更简捷卫生吗?

不过吃荠菜,吃时令春菜的传统,倒是保留下来。

“荠花繁处蝶争飞,忽忆前年三月时。

流水流杯人共醉,晚来疏雨又新诗。”南宋 · 张镃《荠花 》

男人们外出踏青,看得见郊外三月的春光,荠菜花繁,蝴蝶翻飞。

他想着是头几年和朋友们在三月三一起河边喝酒写诗,但是这里可没有女性什么事。

女性在三月三忙些什么呢?

条件好的,就是贵族的园林,有红楼梦一样的姐妹们,在小范围内踏青作诗。

家庭开明的,可以陪着去园林看看牡丹。

更多的女子困在闺阁当中。晚春滋味,大约是荠菜的香气,和庭院中日渐深浓的树叶。

山水无缘。

三月三与上巳节五首:三月三日天气新,荠花繁处蝶争飞

那么新时代,给三月三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三月青山绿水,男女无欺。

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新。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三月三。

#春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