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杨德振:故土难离

作者:京都闻道阁
杨德振:故土难离

今年元旦前,我把八十多岁的父母亲从大别山里接来大广州过年;没想到,春节刚过,还在正月初几,父亲就嚷嚷要回去,有时候还发脾气,不吃饭。我和弟弟都劝慰他,老家天寒地冻,太冷了,不着急回去呀!再说,家里也没有什么人等您回去,急着回去要干什么呢?老人家目无表情地、用呆滞的眼光看着我们,一言不发,仿佛在说“故土难离啊”。

我理解老人的心情,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所有的念想与寄托就像一粒谷种那样,已播种在家乡广袤的大地上,抠不出来,更拔不出来;只有踏实地生活在家乡的大地上,他们才能活出自己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才能活出丰富与精彩意蕴来;到了别的地方,是发不了芽、结不了苞的,更别说拔节孕穗了。

说父母亲“故土难离”,其实,我自己又何尝不是“故土难离”呢?我身在广州,魂牵梦萦的却始终是故乡的高天厚土、山山水水、人情世故。

杨德振:故土难离

回忆里的家乡,如同一幅古老的画卷,满载着我儿时的欢笑和泪水。尽管城市繁华,灯火璀璨,但我心中的那份对家乡的眷恋与热爱,始终无法抹去,反而随时间推移而逐渐映像叠加,愈加深厚和难忘。

每当我看到城市路边的落叶,都会想起老家那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山与田野。那时,我总是和伙伴们在稻香中奔跑,在田埂上竞走,在打谷场捉迷藏,在山里抓兔子、打野鸡、捡野鸡蛋......欢笑声回荡在山谷中和田野上空。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如今已成为我心中最珍贵的回忆。

家乡的河流,是我童年最亲密的伙伴。每当夏日的午后,我总是一边放牛,一边坐在河边石头上看书;眼睛疲倦了,就看着河水悠悠流淌,听着水鸟的叫声。那时候,我觉得河流是有生命的,它将带着我流向远方,带着我领略未知的世界,带着我奔向新的生活。

杨德振:故土难离

而如今,河流真的搭载我“飘泊”到了远方。我已经离开了那个故乡,离开了那个承载着我无尽欢乐和思念的地方。尽管城市的霓虹灯闪烁着迷人的光芒,但我心中始终有一片净土,那里有我熟悉的田野,有我热爱的河流,有我崇拜的高山,有我熟悉的身影......故土难离,这份情感早已融进在我的血脉中,还深深烙印在我的灵魂里。

尽管时下离开了家乡,可我依然对它充满了敬意和感激。因为它给了我生命,给了我成长的沃土。我感谢家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朵花,每一片叶,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流,每一垄田野,它们都见证了我的成长,陪伴我度过了无数个日夜,是我生命成长的摇篮,是我梦想出发的圣地。

故土难离,这是一种情感的牵绊,也是一种生命的归属,还是一种最朴素、最刻骨镂心的情愫;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会像我父母亲一样,心中那份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永远不会改变。当然,我也会带着这份情感,继续前行,把他乡当故乡,寻找属于我的未来。

杨德振:故土难离

2024年2月29日

☆ 作者简介:杨德振,中共党员、复转军人、工商硕士、中国散文作家、广东作家,现为酒店高管;业余时间笔耕不辍,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杂文、诗歌、散文随笔数百篇;已出版七部散文著作,两部企业管理专著。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