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离大谱!华中农大张黎科普:黄教授为写一篇论文,花费18亿元喂猪

作者:甜途

没有难以实现的事情,只有未曾考虑到的可能性。在学术论文中,有多少令人匪夷所思的数据尚未为外界所知晓呢?

对于一般人来说,科研巨匠的SCI论文被认为是严谨的研究成果,代表着该领域研究的权威。每一个结论都经过科学研究和数据支持。然而,在行业内部,同行对本领域内论文了如指掌。一旦真相大白,庐山真面目便会显露无遗。

离大谱!华中农大张黎科普:黄教授为写一篇论文,花费18亿元喂猪

最近,华中农业大学的11名研究生公开曝光了导师黄某某的丑闻,指控其存在学术不端问题。他们认为导师不仅个人学术造假,还指导学生制造虚假数据。一旦不听从安排,就会受到打压。在面对学术底线时,他们选择了坚持良知,并向导师举报。

离大谱!华中农大张黎科普:黄教授为写一篇论文,花费18亿元喂猪

尽管黄某某曾狡辩称学生在捏造事实,但随后华中农业大学发布的情况通报却证实了黄某某存在学术不端行为。通过研究生们提供的100多页举报材料初步判断,黄某某确实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因此,学校决定终止黄某某的职务,并展开进一步调查,同时安排导师组进行11名研究生的培养。

离大谱!华中农大张黎科普:黄教授为写一篇论文,花费18亿元喂猪

这起事件并未就此收场。外界仍对学生是否最终能够获胜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毕竟导师拥有比学生更多的资源。而这些研究生或多或少都感到担忧,一旦无法战胜导师,自己的学业可能面临无法毕业的境地。

离大谱!华中农大张黎科普:黄教授为写一篇论文,花费18亿元喂猪

在这群学生中,有一位即将完成博士学业的学长,名为张黎,是他们团队的核心人物。为了挑战学术不端,他肩负着无法毕业的风险,一直与学弟学妹们共同努力,不断在网络上更新与黄某某相关的信息,以实现最终目标。

离大谱!华中农大张黎科普:黄教授为写一篇论文,花费18亿元喂猪

在最新的视频中,张黎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介绍了一种名为“山竹醇”的物质,而这正是黄某某长期研究的课题之一。通过检索有关“山竹醇”的学位论文,发现几乎所有列举的论文均由黄某某指导,他在这个研究领域被认为是权威。

离大谱!华中农大张黎科普:黄教授为写一篇论文,花费18亿元喂猪

在这些论文中,黄教授指出山竹醇对猪的饲养具有显著效果,猪食用了山竹醇后,能够改善其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几乎是一种神奇的效果。

然而,张黎却发现,尽管山竹醇效果显著,但其价格并不菲。根据公开售价显示,1毫克纯度为98.85%的山竹醇售价高达800元。而在黄教授的一篇论文中,给出了以下数据:

离大谱!华中农大张黎科普:黄教授为写一篇论文,花费18亿元喂猪

在猪的饲养实验中,分别以200毫克、400毫克和600毫克的添加量将山竹醇添加到猪饲料中。若以最低添加量计算,每千克猪饲料添加200毫克山竹醇,这样的添加成本为:

200毫克 × 800元/毫克 = 16万元/千克

在这篇论文中,猪平均每天采食量为2.7千克,也就是说每头猪每天食用添加了山竹醇饲料的成本为:2.7千克 × 16万元/千克 = 43.2万元。

离大谱!华中农大张黎科普:黄教授为写一篇论文,花费18亿元喂猪

换言之,每头猪每天的“饭钱”竟然高达43.2万元,而黄教授在他的研究论文中提供的数据样本显示,养育了80头猪,用山竹醇饲料喂养了整整52天,其饲料成本竟高达17.97亿元。

张黎感慨万分:“某教授的实力真是雄厚,居然能够负担起猪猪们一日三餐的费用!”

离大谱!华中农大张黎科普:黄教授为写一篇论文,花费18亿元喂猪

许多网友纷纷表示,这个“科普”讲得太精彩了,将外行人难以理解的学术论文解释得如此透彻,简单易懂。教授竟然花费了18亿元来喂猪,着实是学术界的大佬!

当然,众人也都明白,张黎同学之所以进行这样的科普,是因为那些低级认知的数据竟然被引入论文中,就连学生都难以置信,而教授竟然将其发布在论文中,这真的是对学术的一种嘲笑。

离大谱!华中农大张黎科普:黄教授为写一篇论文,花费18亿元喂猪

实际上,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意味。一位网友也提到,国内对山竹醇在猪饲养中的价值研究,黄教授作为专家,基本上掌握了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源,很多外界并不了解的数据都可以轻易篡改。一方面在宣扬山竹醇在猪饲养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了解山竹醇的市场价格,这背后的问题也值得深思。

离大谱!华中农大张黎科普:黄教授为写一篇论文,花费18亿元喂猪

客观地说,这类学术论文实在是有些离谱。一方面,它对实际猪饲养毫无益处,谁会为了如此昂贵的山竹醇来喂猪呢?另一方面,这类论文似乎只是追逐个人利益的工具,不仅浪费科研经费,也缺乏对研究生培养的实质性价值。

这11位研究生着实是非常勇敢的,一般人很难想象,也不太愿意与导师产生冲突,更别说为了维护学术风气而与导师对抗。但是他们做到了,希望这件事最终能得到公正的结果,也希望这群学生能够顺利毕业,并在未来为科研领域注入更多正能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