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校内越减负,校外越内卷?

作者:飞翔的小钰

外力培训对于成绩影响究竟有多大,学习是比拼的是天赋还是努力?学习是一个层层选拔的过程,单纯的努力可以通过中考这道门槛,天赋的加成才能够在高考胜出,前者淘汰不愿意学习的人,一般是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双向不足,后者是选拔适合学习的人,思维能力是基础,努力只是加成。

一些学霸也在努力学习,学霸也去培优,这是源于兴趣的支撑,也有一些学霸不会去选择培优,而喜欢自主学习和思考,不管何种方式,其核心支撑还是基于学习兴趣下的自主学习意愿和能力。

为什么校内越减负,校外越内卷?

先天素质的不同,在学习中所遇到的抗性不同。正如身体条件优越的人,他们去跑马拉松,去健身,不会感受太大的压力,反而是一种愉悦的体验。但对于身体素质一般的人,这个过程就会很难。

思维能力的差距与身体素质的差距一样,不同的人应对新知识体系学习,接受能力也不同,而通过努力提升接受能力,同样也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难度接受能力,从小学到高中也就是一个不断有人因为能力差距掉队的过程。

小学阶段学习最简单,学习中面对的难度抗性最小,是一个建立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但很多家长为了追求赢在起点,人为的将压力提升,就会过早的产生学习抗性,虽然在成绩上表现优异,但学习抗性却在不断累积。

为什么校内越减负,校外越内卷?

这种累积的学习抗性,在遇到难度提升,正向反馈不足时会集中爆发,叠加学习过程中的压力。反之建立学习兴趣的学生,对于初中适度的难度提升,不仅不觉得压力提升,反而更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也造就了这个阶段的成绩体现两极分化。

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双向不足,只能通过刷题来缓慢提升,一些孩子借助培训来记忆模型,即使保持住成绩的不下降,也只是强弩之末,进入高中也会被拉开差距。

为什么校内越减负,校外越内卷?